黄文敏论文《基于融合的小学美术“综合·探索”领域教学实践初探》 2022-04-11
网站类目:文章推荐

基于融合的小学美术"综合探索"领域教学实践初探

——以《我造的花园》一课为例

摘要:2011年版《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中关于美术课程目标从四个学习领域来设定,其中"综合探索"课程是指通过综合性的美术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研究、创造以及综合解决问题的学习领域。它分为三个层次:"一、融美术与各学习领域为一体;二、美术与其他学科综合;三、美术与现实社会相联系。"并且这三个层次也在不同程度上进行交互作用。本文以苏少版第十一册单元课程园林中《我造的花园》一课为例,通过案例的形式细致而深入进行剖析,以案例研究的方式深入探究"综合探索"领域的教学实践研究。

关键词:融合课前调研知能专项学习成果展示

一、课题背景

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指出:"综合探索"领域是指通过综合性的美术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研究、创造以及综合解决问题的美术学习领域。这一领域是美术新课程标准中特别倡导的新的美术活动课程。综合性学习是世界教育发展的一个新特点,也是美术课程应该具有的特征。这一领域的设置,旨在从跨学科的角度,弥补分科课程的不足,并更有效地运用各种课程资源。"它提供了美术各学科之间、美术与其他学科、美术与现实社会等方面相综合的活动。帮助发展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探究发现能力,培养学生能够综合运用美术及其他知识技能解决学习、生活中各种问题的能力。与以美术学科为主体的传统美术教育相比,它更偏向生活化、实用性,注重与学生的社会生活经验相结合。由此,可以看出这一领域学习的主要特征就是"综合性""探究性"

本课是苏教版六年级下册中《美丽的园林》、《水墨园林》、《我造的花园》单元课程中的最后一课,这个单元由古至今地汇集了中外花园的特色,形成以点带面的跨学科的主题单元学习。聚焦并追溯文化根源的学习活动,可谓是提升了美术教育的价值观,也是对学生综合活动能力的大挑战。在这节课中,教师在设计教学策略时结合了江南地域古典园林的特点,同时结合自己对生活的了解,引导学生将心中的花园通过草图设计到利用材料加工呈现出来。

六年级学生已经具有比较完备的综合实践能力、探究能力以及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具备了一定的审美能力和想象创造能力,对美基本上已经有了自己独特的感受和表达趋向。学生愿意尝试使用不同的工具以及运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体验造园的乐趣,感受美术所带来的魅力。在这节课中,学生正处于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努力向更高层次拓展进取,教师需引导学生发展自主学习能力,主动搜集信息、欣赏交流、实践探究的学习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帮助学生规划有针对性的问题,并指导学生分组用不同的表现手法实现造园活动,方便学生从活动中提炼、总结造园相关的知识点。

二、活动过程

(一)融合其他学科领域,进行课前调研

课前调研,更加侧重师生互动和学生自主的学习方法,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需要学生采用如采访、观察、上网、查阅书籍、实地考察、拍照摄像等多种方式获得经验,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构建自己的知识。而在这个过程中,不偏离美术学科的同时将美术与其他学科进行跨学科的有机综合,将松散的知识点加以串联,提高学生综合的能力和探究的思维方式。引导学生逐步学会以议题为中心、将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领域交互融合,增强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以如图片音像、文字报告、演示文稿等各种形式展示调研成果;开拓视野,拓展想象的空间,激发探索未知领域的欲望,体验探究的愉悦性、成功感。

园林在人类发展史中有着及其重要的地位。它既代表建筑艺术的一类,也体现了不同时期的社会文化、宗教艺术。结合前两课的学习,通过课前调研这一活动引导学生在前两课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学习经验,并通过回答简单的调查问答"你心目中的花园是怎样的?"引导学生细化研究主题。一位学生的答案引起了同学们的共鸣,她说"我要建造一个具有江南古典园林韵味的花园,里面有精巧的建筑,种满奇花异草,因为这是我们这里特有的地域文化特点,我们应该把这种文化传承下去。"

经过讨论,同学们确定了如何建造一个江南古典园林韵味花园的研究主题,还讨论设计出了课前调研学习单,也完成了分组。

课前调研是"综合探索"课程教学的基本学习经验保障,这里包括学生课外所进行的资料搜集、实地参观体验等自发活动,从这些自发性的组织活动得到的社会经验时,教师是无法进行时刻监督的。因此需要教师抽出时间对学生进行定时的检查指导。

(二)融合各美术学习领域,进行知能专项学习

综合实践领域的活动过程中,最能突显美术学科特性,则体现在进行美术知识技能专项学习的时候,而这个知能专项学习需要灵活融合各美术学习领域。学科内的综合,是视觉艺术中不同形式、材料、题材等的综合,旨在利用不同领域之间的学习情境以及情境间的相似性,围绕美术的主题呈现多向的培养目标。本课的领域融合则是将"设计应用"平面设计、"造型表现"立体造型整合在一起。同一个主题,不同表现形式,帮助学生多种思维模式并进,以及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再生性与再创性。本课的知能专项学习需要3课时。

第1课时草图设计

课时目标:通过课前调研所获得的信息,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并绘制出平面设计图,体验设计创作活动的内在乐趣。

1、介绍学习方式,指导自学方法分发本课时的学习任务单,强调本节课需要根据任务单中的提示完成自学任务。

2、展示评价,鼓励创新

在这一环节中教师的角色是服务者,服务于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鼓励学生互相赏析,探讨草图中的不足与优点,积极思考造园的合理布局与创作。

第2课时元素制作

课时目标:用剪、刻、撕、卷等方法巧妙运用各种材料造园所需元素的立体造型,使学生从小有"变废为宝、变废为美"的意识,培养学生之间团结合作、乐于分享的精神。

1、循序渐进:通过拆一拆,探究四角攒尖亭顶制作方法,延伸探究圆形、六角、八角亭顶的制作方法;

2、层层剖析:进而探究其他景物的制作方法,尝试运用不同的材料表现。

3、展示交流:展示自己的作品,说一说制作技巧以及材料选择和加工的方法。

第3课时布局造园

课时目标:学习园林的布局原则与技巧,培养学生合理布局,美化环境的能力。

1、赏析对比:为了让学生更好更直接的理解园林布局的原则和技巧,通过采用范作对比欣赏,引导学生发现园林布局要做到主题鲜明、主景突出、结构分明、层次清楚、高低错落、疏密有致,景物既要多样化,有曲折变化,又要使这些曲折变化有条有理,使多样的景物各有风趣,能互相联系起来,形成统一和谐的整体。

2、评价调整:小组为单位进行介绍交流,说说本组的布局意图以及奇妙之处。

(三)融合社会活动,延伸成果展示

美术与社会活动的融合,更具综合实践性,能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了解周围事物、社会动态,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人文历史,培养学生沟通交往、组织策划等能力,并且在活动中逐步学会关爱他人、关爱自然、关爱社会。"综合探索"领域不仅仅要培养学生的美术学科的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关注学生的兴趣、情感、体验、想象、创新等各种能力的发展,使学生的探究能力增强、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各种能力得到提高。成果展示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质性评价的方法,它可以分为不同的层次和种类。就"综合探索"领域而言,探究学习的结果本身就是多样的,可能是各种美术形式的作品,也可能是一场表演,还可能是汇集各种照片影音资料的研究结果。展示没有固定的模式,可以是小型或大型的展览、陈列、演出表演等。展示评价是一种适合儿童心理特点的评价方法,展示的过程就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过程,让学生自己策划展示本身也是一种综合教学的探索。本课采取作品发布会进行成果展示,成果展示时鼓励学生讲述自己的体会和经验、评价他人的作品。展示的目的是鼓励,展示评价的重点不是表扬优秀作品,而是重在人人参与,给每位同学以鼓励的机会,对小学生来说,自己的作品和成果能被展示是一种荣耀,会增强他们的信心,获得由美术学习带来的满足感。

四、结语

美术课程的人文性,决定了美术学习是以完善学生身心的"成人"教育为核心,所以""只是载体,""才是价值所在。""在中国文化中,是一个很重要的术语。佛教经典中译为"",有两处:一是"菩提",愿意为"",古译为"",二是"末伽",这是道路的"",指修行的方法与历程。

美术教育之"",两者兼而有之:终极价值是"菩提"——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过程价值是"末伽"——学习的方法与历程,简言之,就是能力。在四大学习领域中,"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是以技载道,属于"形而下"哲学范畴,"综合探索"是以道驭技,属于"形而上"哲学范畴。

认识美术与自然、社会生活、文化、科技之间的关系,进行探究性、综合性的美术活动,是当下教育教学发展中的一个新特点。在现行的美术教育中,综合性首先是一种理念。一方面,美术自身综合化的趋势在增强,美术与其他领域的交融都在不断深化和拓展美术自身领域。另一方面,综合也指向多元文化意识和创造性的思维,是一种教育价值趋向的综合。美术学科的课程内容不仅仅是传统的美术创作或者技法训练,而是在文化的整体发展统摄下的一种综合性极强的美术课程。就"综合探索"学习领域而言,这里的综合不仅仅是学习内容的综合,还包括学习方法、教学方式的综合。

"综合探索"学习领域是学生们在时间的流动中体验"雨后春笋拔节的声音",在空间的定格中积累"生命路上远行的资粮","综合探索"学习领域是"发现"的教育,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综合探索"学习领域是"唤醒"的教育,培养了学生的思考力;"综合探索"学习领域是"指引"的教育,引领学生一步步走向灵魂的妙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