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 理论学习收获 2023-07-27
网站类目:文章推荐

“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 理论学习收获

周宇循

上承基础型,下接拓展型,发展型学习任务群对于阅读、交流和表达都至关重要。而将“实用性阅读与交流”放在发展型学习任务群的首位,体现了对于实用性文本的重视,或者说是对以往语文教学中实用性内容缺失的一种弥补(体现了语文教学“实用性”的功能与特点)从实用性阅读与交流的发展历程来看,我们对于“实用性阅读与交流”概念的认知亟待改变。我们在潜意识中认为“实用文”就是说明文、非连续性文本。而此次提出的“实用性”是从语言功能来界定的,与“审美性”相对,就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了“实用性”的外延,重新来审视教材中对于文章类型的界定,也就决定了我们要用什么方式来进行教学。

从日常我们真实的教学中也能感受的,在课程内容上,以文学性内容居多,强调语言的品味,形象的观照和情感的体验,侧重语言文字的审美化理解和表现表达与交流是我们经常忽视的一个板块,实用性口语交际依旧处于较为弱势的地位,我自己在教学实践中往往也会因为各种原因忽视口语交际板块。(P101)《新课标》强化实用性听说读写多元并进的思路。这是现代社会人际交往的客观需要,实用性的听说在社会交往中的价值日益凸显,加强这方面有利于学生“增强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另一方面,关注实用性听说也回归了实用性阅读与交流的本质。因为一些实用性文本,如演讲、访谈、纪要等,从本质上说是日常交流中的听、说活动的文字记录,脱离了听、说,静态地学习这些文本,也就抽离了这些文本存在的情境,反而阻碍了学生对文本的深度阅读。(相反,在听、说的语境中考察这些文本,以模拟的方式还原当时的情境,学生则更容易理解“作者为什么这样表述而不是那样表述”等表达策略问题。)

也就是说学生存在于学校也存在于社会,如何在社会上进行正常且得体的交流是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学习的基本路径和旨归。而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实训,在真实的情境中根据不同的目的和需要进行交流,可以有效培养学生对语文实际运用能力及核心素养。

该任务群的目标要围绕“获取信息、传递信息、满足生活需要”三个方面来整体设计,而其中有一个相对更高的层次“多角度观察社会生活,运用语言文字交流情感,传达信息,服务社会”,实际上是说让学生在任务群的学习中将语文要素很好地转化为语文能力来满足生活需要,服务社会。

那么就要讲到如何进行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的教学。也是围绕《新课标》中的“教学提示”进行的总结。我觉得最关键的是两个词:真实性和实用性。书上说“任务情境设计的本质是‘真实性’,而非‘真实’。”我的理解就是“以生活为中心”。老师在创建任务情境的时候要寻找到生活原型,明确清晰的任务指向,让学生明确感知要解决的语文学习问题,并且任务情境要以链状推进。让学生觉得这就是会在生活中发生的事件,我需要去学着来解决,并且在解决的过程中任务环环相扣,倒逼着学生实用性阅读与交流能力的提升。在此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发生就并非停留在了静态地阅读探索文本内容,也不是完全脱离了文本,而正是上面所说的将语文要素转化为了语文能力来解决情境中的问题。通过这样的任务群设计与学习,学生会遇到真实世界中的大多数认知需求,在引导下开展基于社会情境的探究性活动来增加生活阅历、丰富社会体验,以便日后更好地融入社会。实用性是指任务学习所获得的经验是通过“行动”来体现的。当问题情境的类型确定以及活动框架设计完成后,就要充分打开语言实践活动过程,通过学科实践的“行”来获取规律性的“知”,进而以规律性的“知”来提升学科实践的“行”,达到知行合一。

同时我认为要给学生提供有利于任务解决的支架。像我可能对于给学生支架的认知还不是很充分,我总是认为在教学中给了学生方法就是给了学生学习的支架,并不进行过多的阐述。但其实各种各样的活动形式对于学生来说都是解决任务的支架,可以好好地去利用起来,如何在活动设计中体现获取信息、传递信息、满足交际的要求,在活动的选择上也可以琢磨一下。比如案例二链接古今的任务一中就以活动形式给学生提供了结构支架、内容支架、情感支架以及评价支架,使得任务活动得以更有效地推进。(值得一提的是,《新课标》多次提到了“应加强对跨媒介阅读与交流的指导,充分利用数字资源和信息化平台,引导学生提高语言理解与运用能力”)

最后,关于评价应该注重学生在真实生活情境中听说读写“实操”的表现。“听说”即是对实用性口语交际的评价,要集中在倾听能力、说话能力、参与意识、策略方法、交流效果几个方面;“读”是对实用性阅读的评价,要以“理解”为核心,注意评价对象的范围不能过于狭隘;“写”是对实用性习作的评价,可以从习作语言、习作形式、习作内容三个方面展开。


《蟋蟀的住宅》设计点评

一、情境创设紧扣“真实性”

情境(为拟人拟物,让学生寻求一种代入)中需要解决的语文学习问题明确,即条理清晰地介绍蟋蟀住宅的特点以及修建过程,让人感受到“这是一项伟大的工程”,并且在文本中需要展现出宣传、代言的特点。

二、学习活动形式丰富

活动一:为文配图,从阅读入手,将文字图像化让学生感受到图片与文字在传递信息上的不同特点,并且通过图片的对比更加生日理解文章的内容,蟋蟀的住宅大体应该是什么样的。

活动二依托活动一所生成的工程图进行细化,发现住宅的组成部分以及各部分的特点,将思维可视化。活动一和活动二都是在阅读的基础上达成获取信息的目标。

活动三属于交流,整合传递信息,给了学生一定的内容支架,从特点中挖掘出隐藏着的优点,借助着自己的生活经验以及交流,学生可以将这些特点放置于真实的生活环境中体会到这样修建住宅的优点。在体会中再次借助图片进行代言宣传,将信息以适合的方式传递给他人,在交流的过程中还要注意通过观察交际对象来调整表达的语气、态度以及表情。

三、活动以链状推进,逐层深入

三个活动逐层深入,重视逻辑结构,体现了任务群的链状推进。初读明确住宅的结构;在结构中发现住宅的特点;发现特点背后所隐藏的优点,并借助前面活动生成的工程图来为蟋蟀的住宅代言,通过自己的表现来为住宅评级。

整篇教学设计简洁清晰,不光是三个活动之间有紧密联系,每一个板块之间也环环相扣,在逻辑上顺承。如基础性知识学习与文章脉络相吻合,字词从“住宅特点”以及“修建过程”两方面进行学习。

四、疑问

1.评价要求是否只关注了内容?

2.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做大单元设计,最后的实践作业是否可以放到情境中?作为活动的一环,还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提升搜集处理信息等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