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论文※韩小静 “冷冰冰”还是“笑眯眯”? 2023-10-07
网站类目:文章推荐

“冷冰冰”还是“笑眯眯”?

——由全国第六届中小学美术课现场评比说开

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一中学  韩小静

 

201111月,全国第六届中小学美术课现场评比在风景如画的安徽省黄山市落下帷幕。全国数千名中小学美术教师带着期待与热情汇聚一堂,观摩了小学和中学的三十多节课程。作为高中美术教师,我观摩的是中学组的课程。比赛开始的第一天,我自以为很早就来到了会场,却发现有些拥挤的会场早已涌动着来自全国的各种语言汇成的热浪:大家和邻座的老师交流着、期待着,盼望一节节精彩纷呈的好课给我们带来美的享受的同时又能引出层出不穷的启示。

随着比赛的展开,会场的喧闹、老师的紧张都逐渐被富有魅力的课堂所替代,观课活动渐入佳境。三天的课程自然让我获益匪浅,然而留在我脑海中印象最深的却是最后一天下午。最后一位上课的老师是来自重庆藏族中学的左老师。课程开始前我就与旁边老师笑言《父亲》这幅作品应该由一位深沉的男老师来讲,左老师的出场恰恰印证了我的“预言”,只是没想到,左老师不仅深沉,甚至“忧郁”,整节课未曾闪现一丝笑容!

一、疑惑——不微笑,可以吗?

要对学生微笑,这是前几年新课改开始时我们常听到的告诫,教师的微笑使学生感到亲切。要改变刻板的教学模式,要创造新型的师生关系,要鼓励学生大胆参与,微笑是多么重要“法宝”!左老师怎么可以不微笑?

回顾整个比赛,不曾有一节课没有老师的微笑。就在左老师上课之前,亲和力很强的深圳中学的女老师带着甜美的微笑度过了整节课,让人“如坐春风”,而左老师,带着十一月秋风的微寒直奔主题,让我“汗毛倒竖“直至课程的结束——但不是因为感到冷,而是因为被感动。

左老师上课前,现场的设备出了故障,课程一度被耽搁,再加上整个活动已近尾声,现场难免有些躁动,然而,在这样的不利因素下,“冷冰冰”的左老师同样可以将学生凝聚在课堂里,将整个现场凝聚在课堂里,以至于课程结束,我们还意犹未尽。这是为什么?

二、只有真诚,才是最好的态度

这个“奇迹”恰恰验证了“法无定法”这句话——从来没有一个完美公式可以造就一节好课,正是因为创造无边,我们才有可能看到一届又一届比赛中出现的异彩纷呈的好课。仔细思索一下,无论是“笑眯眯”还是“冷冰冰”,都要表露教师真诚的情感态度。这真诚至少包括两方面:教师对艺术的真诚和教师对学生的真诚。

1. 教师对艺术的真诚

教师对艺术的真诚热爱是研究艺术、研究艺术教学的最重要的内动力,所谓学之者不如乐之者,乐之者不如好之者。艺术教师不热爱艺术就不可能在艺术上做深入的探索,而缺少艺术体验自然会导致艺术深度、艺术高度不足,这样的教师很难在教学上独出机杼。前些年流行一种“表演型”的老师,与其说是老师不如说是个好演员——由别人为他备好一节课,他就可以在观摩或评比中“精彩”的“表演”一番,连什么时候说什么话都是别人教的,这样的老师自然掌控课堂的能力有限,也很难想象他会有什么精彩的课堂生成,教师个人的成长空间不大。这样的课也容易流于表面形式而少内在的魅力,程式化的表演自然降低了课程的“含金量”,使课程观摩示范的意义被淡化。

所喜的是,现在大家已经意识到教师发展自身能力的必要性。艺术教师一定要热爱自己的专业,在不断的艺术实践中,在持之以恒的自我学习中获得体验,这个过程中的灵感、方法常常对学生有借鉴作用,有时甚至可以顺着自己的心理历程发现艺术学习的共性问题,从而在教学中摸准命脉,一语中的。经历这一历程的教师在课堂上一定不怕“意外”,更容易有“神来之笔”。而教师由心底里透射出来的对艺术的热爱本身就是“身教”,就如同艺术表演中所说,“不疯魔不成活”,感动自己才可能感动别人。

2. 教师对学生的真诚

除了对艺术的真诚,教师必须对学生真诚。教师可以微笑,微笑的脸庞后面一定要是一颗真诚关注学生的心。教师授课时,是更多关注于自己的比赛成绩,还是关注于课堂、关注于学生,这是个需要注意的问题。眼神空泛的微笑只是一种表演,当然没有打动人的力量。教师也可以严肃,但严肃也应是基于对学生的关切和真诚。教师对学生真诚的关切胜于一切表面文章。“以学生为主体”其实未必非得是勉强为之的学生活动,也可以是将学生尊为“主人”的态度。其实除了微笑,在课堂上有许多表达真诚与关注的方式:一个真挚的眼神,一个温柔的手势,一句善意的调侃……方式是什么样并不重要,却要让学生发自内心的感受到,在老师和同学的眼中,“我”的反应、“我”的感受得到了重视与尊重,“我”是有价值的。这样才可能得到这样的结果:我愿意参与这一课程的学习。学生感受被尊重当然会体现在课堂的很多方面,但尤其在种种“课堂意外”中得以突出体现。当学生质疑时、失误时、争论时,老师怎样对待他们,是唯恐偏离了自己预设的轨道而急于收回学生的话语权,还是宽容、温和、智慧的保留他们的尊严,并给以引导、鼓励?这时便可看出教师是真诚的引导学生获取知识还是只是“自私”的完成教学任务。

三、自然,课堂的生机所在

在紧张的比赛现场,面对着众多的专家和观课老师,授课老师的紧张也是人之常情。要顺利完成预设的教学已经是不易,能够“兼顾其他”、“从容不迫”就尤为困难。这种“功力”来自于平时的习惯与积累。我们看到有些老师能够机智处理突发情况而保留学生的尊严,也看到有些老师为了赶时间,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急不择言”。遗憾的是,比赛时大家总是把“风险”降到最低,尽可能让课程有序的进行,从而避免可能出现的种种“意外”。严妆之后的“国色天香”固然会使人“为之一振”,但我们更期盼“垂环堕髻”的“回眸一笑”令我们“神游天外”呵。这也是我们观课感觉不够过瘾的地方。教育家叶澜老师对什么样的课算是好课有个独特的标准:有待完善的课才算是好课。她说“课不可能十全十美,十全十美的课作假的可能性很大”,“公开课要上成没有一点点问题的课,这个预设目标本身就是错误的,这样的预设给了老师巨大的心理压力”。在我看来,课堂的生机源于自然。我们常能看到这一幕:授课老师在授课间隙忧心忡忡的偷看一下手表,脸色不由的沉了下来——时间不够了,于是紧接着我们便听到老师急促的话语。在这样的压力之下,课堂的生机何在?如果在公开课、评优课这样的“严肃”氛围之下,在课程精心设计之外,还能保留有一份自然,让教师的表情随着应有的授课心情自然地该笑时笑,该严肃时严肃,那样的课堂氛围一定会更好吧。

四、严肃还是微笑,要看多种因素

教师的表情的调控应当是由多方面原因决定的。

1. “冷冰冰”还是“笑眯眯”,取决于不同的教学内容。

针对教学内容设计教学,展开教学,确立该课的教学风格基调才有可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不分教学内容的“冷冰冰”当然不会取得好效果。《父亲》赏析一课因其作品的主题性与苦难相关,与文革、伤痕艺术带给人们的心灵伤痛相关,与升华的深沉父爱相关,所以基调是冷的,其实正是在这表面的冷之下,奔涌着男性深沉克制的感情热流,表面的“冷冰冰”,其实是以一种面对成年人的、严肃地探讨问题的平等态度来与学生探讨作品及隐藏在作品之后的人性,它的潜台词无异于父亲以严肃冰冷的表情对已近成年的孩子说“孩子,我要和你谈些问题,男人的问题”。那种由于被尊重、被信任而产生的庄重感会使孩子产生一种庄严的心态,从而产生一种奇妙的神圣气氛。

2. “冷冰冰”还是“笑眯眯”,还取决于教学对象的年龄、心理特点。

根据教学对象确立适当的教学策略才能取得良好的回应。如果是小学生、初中生,用这样的方式恐怕不仅不会激起那种神圣与庄严,甚至连能否将他们的心留在课堂都是个问题。

3. “冷冰冰”还是“笑眯眯”还要因人而异,根据教师自身特点而定。

左老师是一位父亲,以他的年龄、性别、身份、语言特色、神情气度来这样上课我们就觉得可以接受甚至深受感染。换成别人,恐怕会有“东施效颦”之嫌。再好的授课方式也要适合自己才能游刃有余。

结语

课堂教学千变万化,“冷冰冰”还是“笑眯眯”其实只是个小问题。然而从这一小问题上尚且可以发现,没有固定的程式和不可逾越的规范,那么在很多大方面又怎么可以仅仅满足于循规蹈矩?艺术贵在创造,教学艺术就如同绘画、雕塑等艺术创作一样,只有情真意切的投入其中,并遵循教学对象的身心特点才有可能创造出学生喜爱并可真正获益的好课。从这一角度来说,本次全国中小学美术课现场评比中还缺少惊喜,但也无疑留给我们更大的开拓空间。有老师说:当你有了充分的教学体验、获得了一定教学经验时,你会发现,你不用看课标,你就是按课标做的。这一方面说明课标的合理性,另一方面告诉我们,标准来自于实践,学生需要的就是我们应该做的。全国中小学美术课现场评比是一场竞赛,更是一次难得的全国范围的观摩、交流、研讨,由此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明确未来的发展目标,其意义远远超过竞赛结果本身。期待着在这次全国中小学美术课现场评比之后,全国美术教师能够继续探索,不断创新,为中国美术教育的发展再添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