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盐和糖哪儿去了》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能观察并描述物质放进水里的溶解和不溶解现象。
2.举例说明有些物质可以溶解在水中,而有些物质很难溶解在水中。
3.意识到溶解在人们生活中的广泛性和重要性,体验研究溶解现象的乐
趣,激发进一步探究溶解问题的兴趣。
二、重点与难点
重点:观察并描述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和不溶解现象。
难点:观察并描述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和不溶解现象。
三、教学思路:
四、教学准备:
教师:油少量,水2杯,搅拌棒1根,面粉1份,课件。
学生:分组材料一:盐、红糖、沙子各1份,水3杯,搅拌棒3根,吸管1根。
五、教学过程
课前互动:复习水的特征——无色透明,没有气味,没有味道……
(为课上加入盐、红糖、沙子……以后,水的是否有变化做比较)
一、情境导入
1. 上课前,我们先来看一段小动画:播放毛驴过河的动画片段。在这个故事里,我们发现小毛驴背的糖和盐变轻了,那么糖和盐去哪里了?
2. 引导学生聚焦“溶解”话题。(学生会说熔化,提出熔化是类似冰化成水,今天研究的溶解的前提是在水里。)
3. 第二天毛驴背了一袋沙子过河,巧的是又在河里滑倒了,但是沙子却没变轻。你们想不想知道盐、糖、沙子在水里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呢?
【意图解析】通过播放毛驴过河的动画片段,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故事中毛驴背着糖和盐过河,糖和盐变轻的现象,引起学生的疑问,为后续的探究活动做铺垫。引导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在“溶解”这一主题上。通过讨论,让学生区分“溶解”和“熔化”的不同,明确要研究的是物质在水中的溶解现象。通过第二天毛驴背沙子过河的故事,设置对比实验。沙子在水中没有变轻,与第一天的糖和盐形成对比,引发学生思考为什么不同的物质在水中会有不同的表现。
二、观察并比较盐、红糖、沙子在水中的变化
1. 老师今天也带了些盐、红糖和沙子来,大家拿出来,看看这三种物体是什么样的?
2. 大家观察的很仔细,如果我们把这三样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并观察它们有什么变化。
3. 等下我们把它们分别放入水中来研究研究。
4. 学生将三种物质分别倒入水中并观察。(分别放入,先放盐,后红糖,后沙子)
5. 观察放入水中后盐、红糖、沙子有没有变化。
6. 接下来我们分别来轻轻搅拌搅拌。组长搅拌,组员仔细观察它们的变化。(盐和糖都是由多变少最后看不见,沙子没有变化)
7. 指导学生将三个杯子里的物质静置3分钟左右,观察现象。(沙子沉入杯底,盐和红糖没有出现沉淀)
8. 盐和糖我们看不见了,那它还在不在水里?学生尝一尝,知道盐和糖还在水里。(使用吸管让学生从水面,中间,底部分别吸,发现水的味道都变化了,说明盐和糖均匀分布在水中了)
9. 小结:糖和盐能溶解在水中,沙子不能溶解在水中。
10. 现在我们知道小马背的盐和糖变轻是因为有一部分溶解到了水里。小马连续两天滑倒在河里,着凉感冒了,医生配了一粒药片让小马放水里喝掉。
11. 出示一粒泡腾片,一杯泡过的水。因为水里看不到泡腾片,因为泡腾片溶解到了水里。
12. 观察泡腾片在水中溶解。(泡腾片由大到小,最后消失)
【意图解析】通过实验观察,让学生理解溶解现象,区分可溶性物质(如盐和糖)与不可溶性物质(如沙子)在水中的不同行为。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学生能够直观地看到溶解过程,体验溶解前后物质的变化,并理解溶解物质在水里均匀分布的特性。同时,通过联系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药物的溶解,增加学生对溶解现象的认识和兴趣。
三、了解生活中的溶解与不溶解现象
1. 盐和泡腾片平时必须溶解后才能吃下去,我们厨房间里还有没有哪里材料也是溶解后吃的。
2. 学生说:味精、酱油、醋、油、面粉……
3. 演示实验:把面粉放入水中充分搅拌,观察是否能看到面粉颗粒。
4. 出示静置后的加了面粉的水图片和刚放入面粉的水,对比后有什么发现?
5. 学生汇报实验发现:杯底有一些白色沉淀,说明面粉很难溶于水中。
6. 演示实验:将油加入水中,充分搅拌,然后静置片刻。
7. 鼓励学生课后通过实验验证,研究生活中更多的物质能否溶解在水中。
【意图解析】引导学生将溶解的概念扩展到日常生活中,通过讨论和实验探索更多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性。学生通过观察和比较不同物质(如面粉和油)在水中的行为,理解溶解性的差异,并认识到不是所有物质都能像盐和糖那样容易溶解。教学还鼓励学生进行课后实验,以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和科学实践能力。通过这些活动,学生能够加深对溶解现象的理解,并将其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
六、板书设计
盐和糖哪儿去了
多→少
溶解 在水里 → 看不见
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