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文章推荐

江阴市顾海英德育名师工作室:文章推荐《与爱同行,做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

发布日期:2024-04-26 13:11:12     来源:guhaiying

简评:教育学生应当智慧且温暖:用赞美代替苛责,用关怀取代教鞭,用爱的教育拉近师生距离。使学生更加优秀并非只有教师的雷霆手段,有时候融入到学生当中,站在学生的角度进行思考,站在学生的立场进行反思,也许我们的认知将会别开生面。

推荐理由:关爱学生既是党和国家对广大教师的基本要求,也是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核心,关爱学生体现在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

与爱同行,做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

汕头市澄海南湾小学  姚丹霖

摘要:教育事业是爱的事业,苏霍姆林斯基告诉我们:“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作为教师,要尊重并关爱每一名学生的成长,关心每一名学生的健康和学习,以真情去教育和影响学生,努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关爱学生既是党和国家对广大教师的基本要求,也是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核心。而关爱学生体现在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

关键词:爱的教育;德育;因材施教;欣赏肯定

一、耐心倾听,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要十分关切地对待孩子内在的世界,不可粗暴地把自己的意见强加于他们,要耐心地听取他们的意见,要以平等待人的态度,参加他们的讨论。”我对这句话深以为然,因为现在早已不是教师扬着教鞭居高临下俯瞰教导学生的“教师中心”时代,因此教师应适当转变自己的观念,教育应当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我们应该贴近学生,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耐心倾听。

   我所从教的四年级的学生大多有着非常强烈的倾诉欲望,他们什么事情都愿意和同伴分享,也包括他们信任的老师。倾听学生的倾诉有时候是教师了解学生内心世界的一条最直接有效的捷径:从他的谈吐你可以感受到这个学生的品行;从他倾诉的内容你可以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认识到他们近段时间的焦虑与喜悦;从他提出的意见中你可以了解他们的需求与真实的内心想法……而这些将会在我们的耐心倾听中,使我们的教育自然而有效。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我们有时候抱怨现在的学生不好教,几次三番语重心长、苦口婆心却起效不大,但是是否反思过自己可曾停下来倾听他们、贴近他们、了解他们呢?

  “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所以教书不能高高在上地摆架子,不能以居高临下的姿态俯瞰学生,而应当放下身段、贴近学生的生活,学会耐心倾听学生的倾诉,积极与他们沟通,为他们的喜而喜,为他们的忧而忧,真正将自己融进他们的世界,这样你所“看到”的才不会是冷冰冰的学习机器,或者不可理喻的“熊孩子”……

   以我自己班中学生为例,班里的小汉是一个平时看起来比较淳朴老实的孩子,虽然不是很擅长交际,但一向乖巧听话。可是最近在语文课上却常常在造句的时候造出一些出人意料、不符合他平时“人设”的句子,比如在用关联词“宁可……也不……”这一关联词造句时,他十分积极地举手,当我点到他回答的时候,他站起来回答说——“我宁可死,也不写作业。”其他学生顿时哄堂大笑,他脸也红了起来。我知道他不是这种叛逆的孩子,可能只是觉得这样造句很“好玩”,所以我虽然不解也有点生气,但是还是摆摆手示意他坐下,课后我把他叫到办公室来谈心,问及这事时也把我的疑惑说了出来,他一开始只是沉默,但当我谈及最近和同学相处如何时,他才向我倾诉,我这时才意识到他平静乖巧的外表下也有这么多小烦恼。原来是他觉得自己不合群,认为班里其他学生会觉得他过于安静,有点无聊,这种想法让他觉得自己在无形中被孤立,于是他才会在课堂上造出一些他觉得比较搞笑的句子,以期让班里同学看出他原来也可以这样“幽默”,这样“优秀”。了解了他的真实想法后我把自己对于他一贯以来的看法和他交谈了,并告诉他展示“幽默”的做法可以有很多种,让同学们佩服你的做法也有很多种,比如争取考到优异的成绩,比如作文写得很棒在大家面前展示,在同学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援助之手……并且,我有意识地在日常学习中把他作文中写得好的段落当众念给大家听,果不其然,博得了阵阵掌声;在他学习有进步时也当众表扬他,让他在无形中树立信心。他也渐渐敞开心扉,与大家打成一片。看着他开心的笑容,我也由衷为他高兴。

   我们在忙碌的教学任务中负重前行,可曾停下来等等那些被我们“拖着”行走的稚嫩躯体。我们未经了解他们的内心却一味将自己觉得有用的东西施加给他们,殊不知他们真正需要的是什么,这样的教育往往只是架起空壳却虚有其表。因此了解学生、倾听学生是教育的艺术,也是教育的必然。

二、结合德育,塑造学生的美好心灵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创造宣言》中指出:“教育者不是造神,不是造石像,不是造爱人,他们要造的是真善美的活人。”这句话我觉得对于作为教师的我们应当是一句十分有分量的启示。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而判断学生能否成为有一个优秀的人,其衡量的标准应当是多元化的,不应该只是单看分数的高低,而要结合学生的日常表现、品行、学习态度……“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作为老师,传授学生知识固然重要,但是只一味地填鸭教育未免过于狭隘片面。作为教师,尤其是语文老师和班主任,我觉得除了传授课本知识之余,教会学生为人处世的道理,传授他们“立世之德”也是尤为重要的,即我们现在通常意义上的“德育”。

   从德育这一方面而言,我觉得我校每周设置班会课的主题教育,从感恩、爱国、安全、法治教育等方面入手设计对应的班会课是十分智慧的一种做法,既是对平时课堂学习的互补,也在其中融合学生的道德教育。

   有件事我一直印象十分深刻。有一次班会课上我们正讲着“拾金不昧”这个话题,旨在通过对“拾金不昧”这种品质进行探讨以及举例,并肯定表扬这种做法,让学生学习这种好的行为。班会课一结束,有个男生攥着一张百元钞票对我说:“老师,这是我早上来学校路上捡到的。”这是一个比较调皮的学生,学习上比较敷衍应付,令人头疼。我有点意外,但是没有询问为什么一早来到学校没有上交,只是向他询问事情的来龙去脉并表扬肯定了这种做法,并在学月总结班上好人好事时,也再度表扬宣传了他的这一行为,号召大家向他学习,也同时委婉向他提出如果平时学习上稍稍用点心,那么将会锦上添花。尽管他不是一捡到钱的时候就立刻诚实上交,但是有什么关系呢?至少经过教育之后他战胜了诱惑,做出了正确的选择。“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我们作为班主任,要允许自己学生有“犯错——学习——进步”的时间,并在做出正确选择的同时,及时肯定他们的做法。后来我隐隐感觉到这件事之后这个学生在学习上比之前用心了不少,作业不再拖欠,书写也端正了不少,虽偶有犯错但是意识到错误之后改正的态度很诚恳。后来他的语文成绩有了起色,我也及时在班里鼓励表扬他,让他意识到自己的进步并再接再厉。平心而论,看到他的进步,我真的油然而生出一种“幸福感”,作为教师的“幸福感”。

   因此,除了课本知识之外,立德树人的道德教育也能在无形中迸发巨大的力量。

三、因材施教,尊重学生的差异

   在《论语·先进篇》当中有这么一则故事:

       子路问:“闻斯行诸?”

       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

       冉有问:“闻斯行诸?”

       子曰:“闻斯行之。”

      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

      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意思是:子路和冉有都是孔子的弟子,有一天他们都向孔子提出了一个同样的问题:听到好的建议,我是不是马上行动?可是,同样的提问孔子却有了不同的回答:他让子路先问父亲和兄弟的看法,而直接让冉有去做。另一个弟子公西华非常不理解,为什么同样的问题,孔子却给出不同答案。孔子于是回答了他的疑惑:冉有懦弱犹豫,所以我激励他立即实施;子路逞强好胜,所以我建议他征求父兄的意见。

   这便是经典教育理论“因材施教”的由来。

   对于不同的学生,孔子会善于根据不同学生的性格特点加以不同的引导,而我们所面对的学生也一样,千人千面,将同样的教育方式套用在不同学生身上,结果往往大不相同。我们不能妄想一劳永逸,不思变通。就如第斯多惠所说的:“应当考虑到儿童天性的差异,并且促进独特的发展。不能也不应使一切人都成为一模一样的人,并教以一模一样的东西。”培养学生就像栽种花木,首先我们应当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的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教育学生也如此,应当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方式灵活教导,允许并尊重他们的差异,而不是把他们教化成一模一样的人,量化生产一批批学习机器或书呆子。

   因此在学习上,对于成绩优秀的学生,可以适当增加学习的难度;对于成绩不好的学生,可以灵活降低一定的难度;对于埋头苦读却成绩中等的学生,应当肯定他们的努力与学习态度,也委婉地提出学习方法的改进意见……而且对于不同性格的学生,所采取的教育方式也要灵活因人而异:如性格比较开朗乐观的学生如果偶尔犯了错误可以开门见山地指出其不足之处,并提出对应的要求;对于心思比较敏感细腻的学生则应当采取较为委婉的方式,让他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帮助改正;对于屡教不改的学生应当长期关注,与家长保持长期联系,加强家校沟通来敦促其改正……

   简而言之,教育是灵活的艺术,不应该生搬硬套,照本宣科,而应当求同存异,允许差异,尊重差异,因人而异地调整教育方式,让不同的学生绽放不同的光彩。

四、欣赏肯定,发掘学生的闪光点

   欣赏是一种发现,一种理解,一种智慧与境界;肯定是一种给予,一种馨香,一种信赖与祝福。当我们用欣赏肯定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的优点,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的缺点,蹲下身来,赏识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你会发现每个孩子心中都装有一个精彩的世界,其中花奇草异,鸟语花香。欣赏学生,肯定学生,用多维的眼光看待学生、评价学生,发现他们的真善美,这是一种艺术,也是一种大智慧。

   我还是以本班学生为例。振奋人心的篮球接力团体赛刚刚结束,比赛过程中,为孩子们加油呐喊之余,我也留意到传球接力过程中那些微妙而美好的瞬间:传球过程中,有时候在绕过障碍时难免会因为一些特殊情况导致篮球脱离手中,队员不得不离开路线,花费更多时间,这时候有些学生为了赶上时间往往会选择将错就错,跑到下一个障碍物那里继续接力。但是在比赛过程中,我留意到班里的小锋、小益、小腾三位同学在接力传球绕过障碍时虽发生了篮球脱离手中导致离开路线的情况,但是三位同学都非常诚实地回到原来地方重新开始,并没有企图浑水摸鱼蒙混过关,这让我觉得十分惊喜与可贵。比赛结束后,在班上就比赛情况进行总结的同时,我特意把这一观察与学生分享了,并肯定表扬班里这几位同学的做法——虽然花了更多的时间,但是收获了诚实。这比比赛获得第一名更令人高兴。

   我不觉得这种表扬与肯定是一种可有可无的举动,我始终相信,这种来自教师的肯定与欣赏,会或多或少在他们稚嫩的心里无形中播下一颗种子,使他们坚定选择,在之后一些大是大非的立场上做出正确的判断。欣赏学生,悦纳学生,肯定他们的优点,发掘他们的闪光点,不以分数定乾坤,不以职务立高下。用发现美的眼睛,去发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

结语

  “使卵石臻于完美的,并非锤的打击,而是水的且歌且舞。”使学生更加优秀并非只有教师的雷霆手段,有时候融入到学生当中,站在学生的角度进行思考,站在学生的立场进行反思,也许我们的认知将会别开生面。教育学生应当智慧且温暖:用赞美代替苛责,用关怀取代教鞭,用爱的教育拉近师生距离,让我们化作一盏明灯,照亮学生前行的路。

 

参考文献:

[1]陈娟.论“以人为本”理念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J].小学生(中旬刊),2021(01):19.

[2]钟祖荣.论教师应具备的四种核心素养[J].中国教师,2020(12):22-25.

[3]王志超.“因材施教”教育原则之思考[J].文学教育(),2020(12):141-142.

[4]张志华.浅议小学低年级班主任的班级管理艺术[J].家长,2020(34):74+76.

[5]孙蕊.谈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德育的渗透[J].学周刊,2020(36):121-122.

[6]何新莲.加强师德建设,用心浇灌幼苗[J].教育家,2020(43):51.

[7]张红.以德育人,让学生如沐春风[J].小学生(下旬刊),2020(10):97.

推荐人:工作室陆敏芝

技术支持:江苏迅和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