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资源共享

自然建构区观察

发布日期:2025-06-12 16:50:29     来源:zhangxiaoqing2023

观察记录表

日期

2025.06.10

时间

起始时间:9:15

结束时间:9:45

观察者

曹晓沣

幼儿姓名

小亦(女.化名)

小宝(男.化名)

幼儿年龄

4-5

活动

自然建构区观察

事件描述

 

     

     小亦和小宝两个小朋友自然建构区活动,他们两用盒子搭建出一个四层的“蛋糕”。小宝从旁边箩筐中拿出来牛奶杯,然后再拿出来一个海洋球,放在牛奶杯上面。然后他一个一个摆放在蛋糕上面。小亦也在跟小宝做同样的事情,但是小亦看见我站在旁边,会时不时看我一下,然后低头继续摆弄材料。当蛋糕上面都摆好各种牛奶杯后,小亦和小宝两个小朋友将多余的牛奶杯和海洋球沿着建构区边缘进行摆放,杯子一个接一个,紧紧相连。随后当牛奶杯用完后,小亦就继续用牛奶杯盖沿着边缘继续摆放,当牛奶杯盖都用完后,小亦用雪花片继续摆放。我问这两个小朋友,你们搭的是城堡吗?小亦和小宝看了我,没有讲话。

     

然后小亦对我说:“老师,我搭了一圈围墙,这样大灰狼就不会进来了,这里和这边都是围墙,我还在准备了一个这个(红色禁入标志),要放在门口。”我说“好棒啊,这样你们就能够在里面吃蛋糕了是吗?”“对呀对呀,一个好吃的大蛋糕。”

小宝想去箱子里拿材料,突然发生了意外,蛋糕上面的一个小碗被小宝手臂碰倒了,里面的黑色围棋散了一地。小亦听见声音,抬头看了一下小宝,然后开始收拾地上的棋子。小宝在原地愣了一会,随后也开始蹲下身来收拾。小亦对小宝说:“你要小心一点啊。”小宝说:“这边有点挤,我不小心把它弄下来的。”

 

几分钟后,小宝拿出来了好几根吸管和一罐小型转接头,小宝说:“我要搭一座房子。”然后他拿出一个吸管,插在转接口上,将另一根吸管插在转接头另一端,随后重复几次,一个正方形的房子底座就搭好了。小宝说:“小亦,你要来一起和我搭房子吗?”小亦说:“我不要没我要自己搭。”然后小亦就在旁边自己搭房子了。跟小宝不同的是,小亦的房子底座是由两个正方形拼装起来的一个大的长方形底座。在小亦搭房子的时候,小宝房子的“立柱”也已经全部就位了,小宝对我说:“老师我要搭屋顶了?”我说:“你要搭一个什么样子的屋顶?”小宝说:“我要搭一个三角形的屋顶。”随后他拿出一根吸管插在立柱转接头上,然后又拿出一个转接头衔接吸管另一头,用第二根吸管进行连接,这样两根吸管利用双方的力量,将转接头悬空固定,转接头和吸管之间形成了一个三角形。小亦在旁边说:“老师你看,我搭了一个两间屋子的房子,因为我觉得一间屋子不够用,所以我搭了两间屋。”小宝说:“我的只有一间屋子,不过我的可以有好几层。”然后他继续往上搭建。我以为他是要搭建第二层了,但是小宝没有,他两根吸管和一个转接头,制作了一个兔子耳朵出来,他说:“老师你看,我的兔子房子,有兔耳朵。”小亦在旁边在自己的立柱上面,在转接头四个口都接上了一根吸管,然后重复操作,制作了多个。小亦对我说:“老师你看,我的房子上面有好多电风扇,这样夏天就不会热了。”

     

本次观察来自于江阴市花园中心幼儿园 5班

教师分析

1. 幼儿主动操作学习

   小亦和小宝在整个操作过程中,无论是栅栏围墙的搭建,还是蛋糕的装饰,包括最后两种不同房子的搭建,完全是基于孩子自身的想法,没有教师的干预。一方面在完成蛋糕的搭建后,他们能够继续利用材料,创造性的制作出一条围墙,并安置了一个红色禁入标志,这一系列行为体现出幼儿对材料的主动探索和对游戏情节的持续拓展。另一方面小亦也非常具有想法,能够明确自己想要搭建两间屋子的想法,并指导自己的行为。

2. 问题的解决与社会性交往

当小宝因为意外碰倒小碗后,他们两人并没有立刻寻求教师的帮助,而是选择自己进行收拾,没有争吵。在这一过程中,两个人进行了默契分工,互相收拾自己身边的材料,并进行了有效沟通。小亦提醒小宝要小心一点,小宝也对自己的行为进行了解释。再后续的活动中,两人依然能够进行持续沟通,例如在搭建房子时候,小宝也提醒小亦可以将他们两的房子分开一点,这样就不会互相碰倒了。小亦也接受了小宝的建议,主动将房子挪至另外一边,留出双方的移动空间。

同时在整个活动中,两个孩子与观察者之间的关系也在不断地进行深入,从一开始地对观察者到来感到意外,频繁关注观察者的行为,到中期面对询问不回答,再到后期主动与观察者进行对话,小亦和小宝逐渐接纳我,并积极邀请我参与他们的活动。这说明孩子们对我的接纳经历了从陌生到熟悉的阶段,这也提示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长期的与幼儿进行观察了解,这样才能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与表达,与幼儿建立亲密的社会连接。

3. 知识的迁移与创新表达

   小宝突破常规,在一层房子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制作了兔子耳朵这一形象,它的原理与房子屋顶的原理类似,区别就在于吸管连接位置不一致,导致吸管的形变程度也不一致,从而赋予房子新的形象和功能。小亦也根据自身的需要,在一间房子的基础上从旁拓展出第二间房子,并且运用以往制作竹蜻蜓的经验,在屋顶上安装了许多的风扇,精细的进行组合,这些都体现了幼儿在深度学习过程中,对知识的灵活运用和创新表达。

 

 

技术支持:江苏迅和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