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资源共享

小班益智区:摆一摆

发布日期:2025-06-12 17:12:02     来源:zhangxiaoqing2023

观察:

9:17-9:21

9:17分开始观察时,女孩已经摆放了8个自然物在底板的螺旋线上,4个呈现的是松果堆在底部壳子里,后4个是单独的自然物摆着。她连续重复地沿着线的方向取放单个自然物,3分钟过去,这次她先摆放了一个栗子壳(红色圈出处),然后取了个松果,先把这个松果在壳上悬空比了比,然后将它放进壳里,这也是目前路线里第5个堆叠放置的自然物。


9:21-9:30

女孩持续取松果、栗子等沿着线线一个接一个摆放,过程中有6次自然物滚动离开线线,女孩一发现就立刻将物体放回线处,再取下一个摆放。

9:30-9:33

这时,女孩往蓝色材料盒里看了几眼,挑了几个自然物抓在手观察了起来,然后转身向四处张望,求助老师:“老师,这里没有里大的了!”老师弯腰回应:“再找找,说不定里面还有呢!”说完和女孩一起在盒子里寻找,接着女孩找到大一些的自然物继续摆放。老师在她身旁观察了约1分钟去向了其他区域。


 

 

 

9:33-9:36

女孩继续摆自然物,直至摆到线尾全部摆完,大喊一声:“我摆好了。”又朝着对面玩游戏的小男孩说:“你看看,你觉得我摆好看吗?”接着,女孩托腮观看自己的作品,脸上露出了笑容

 

 

分析:

小班幼儿处于直觉行动思维向具体形象思维过渡阶段,女孩通过触摸、摆放自然材料,感知其形状、大小、质地,是感官探索与认知建构过程,螺旋线则为空间认知提供直观载体,助力理解“顺序”“排列”等概念;向教师求助和与同伴互动的行为,显示其在独立操作与社交需求之间的平衡尝试;同时,整个操作过程中手部小肌肉动作得到了锻炼。

她在19分钟的摆一摆游戏中展现出较强的专注性,持续沿螺旋线重复摆放,凸显对游戏的兴趣和坚持,堆叠与单独摆放的交替尝试,反映出对多种摆放方式的探究;面对滚动的物体,立刻会调整位置,能反复尝试,体现了积极的学习态度与初步的问题解决能力。此外,在持续投入探索过程中,我看到了图式产生:在螺旋线上操作游戏看到了旋转图式;一个个自然物有序排列看到了定位图式;作品里多个壳中包松果的方式,看到了包裹图式;自然物滚动,看到了轨迹图式;成品呈现出中心和放射线图式和连接图式,多个图式的同时发生读懂了幼儿有意义学习中的思维。

支持:

1.情景化设置:可基于小班幼儿年龄特点,围绕相关主题创设情境,如“小蜗牛旅行”等,赋予螺旋线故事性意义,增强游戏趣味性与情境代入感 。

2.分享式交流:游戏后组织分享,邀请女孩介绍“螺旋线上的故事”,鼓励其表达创作想法、遇到的问题等,提升语言表达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教师评价时可适时用上包围、连接、包裹等词汇帮助幼儿总结出现的图式行为。

3.启发式提问:如除了螺旋线路,你还想设计怎样有趣的路线?你还知道哪些好玩的材料也能用来摆一摆?引导幼儿拓展思路、关联生活经验。

4.平行式参与:在实现材料已更新丰富的基础上,教师以游戏伙伴身份,用比如“我给小蜗牛铺个核桃小台阶”,示范不同材料组合、摆放方式,隐性传递创意技巧,提升幼儿的创新力。

 

观察者:江阴市周庄实验幼儿园 曹菲菲

此案例素材来自江阴市花园中心幼儿园小1班

技术支持:江苏迅和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