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敏:巧设活动支点 撬动言语思维 2020-10-18
网站类目:资源共享 资源学科:英语 资源类别:读后感 资源年级:六年级 选用情况:学科网未选用 资源内容:
巧设活动支点  撬动言语思维

江阴市璜土实验小学  周敏

趣味活动是高年级语法训练的常用的方式之一,真实的交际情境、丰富的活动形式足以掀起学生运用新语法的热情。但这表面的喧嚣还不足以让学生自如地开展口语交流。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心情愉快、感情激动的时候,“话匣子”自然会打开。于是,在语法训练时我尝试着找寻撬动学生言语思维的最佳活动支点。

一次语法课,内容是译林版《英语》五年级下册Unit 4 Seeing the doctor中的Grammar Time板块,内容为谈论疾病“What’s wrong with you/him/her/them?”及其回答“I/They have… He/She has …”和运用“should/shouldn’t”来向他人提建议的两类问答句。学生经过单元Story Time的学习,对这些问答句十分熟悉,我就基于故事文本情境创设依次呈现语法板块的句型,枯燥晦涩的语法内容学生很快就熟练掌握了。因此,对于接下来的句型操练,我信心满怀。

课件呈现了几张病人的图片,引导学生同桌展开问答,可能是图片学生早已熟知,且句型相对简单,交流过程中他们按部就班,学习的热情远没有我预期的那么高涨,行将进入角色扮演的活动环节,学生的学习热情怎么一下子下跌了呢?常规性的看图问答,只有小部分优等生举手发言,其余的学生只会充当听众,课堂无法开展角色扮演。如此语法学习不但没能帮助学生更准确地用英语表达,也没能提高他们运用语言的能力,这样的语法训练不是我所期待的。教学内容太难了?教学活动太无趣了?思考片刻后,我便尝试这样调整活动方案。

我紧扣“see the doctor”这一单元主题,设计了“Help in Love Hospital”的活动情境,复印了Fun Time中的四类疾病并将其裁剪后放到每组的信封中,同时呈现如下活动规则:①四人小组选出一位医生角色;②其余三人信封中抽出“病例卡”扮演病人;③组内医生与病人角色开展问答;④组员到爱心诊所示范角色扮演。引导学生根据课件呈现的活动要求小组合作进行表演与交流。课堂气氛顿时变得活跃起来,学生纷纷向我推荐各自组内的医生角色,我笑着将“Doctor”的字牌摆在各组推选出来的“小医生”桌前,向 “小病人”们示意这些是各自组内看病诊疗的地方。学生们按捺不住内心的兴奋,各组忙着抽病例、读卡片、想动作……有条不紊地扮演起来了,他们参与语法教学活动地热情又被点燃了,课堂像电饭煲中正煮着的米粒,沸腾着不时发出扑哧的声响,等待着成熟的时机。

表演的时刻终于到了,课堂俨然成了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只见“小医生”穿起了白大褂,拿起了听诊器;“小病人”们精神萎靡,感冒发烧头痛牙疼者皆有之。医患双方参照“病例卡”运用语法知识讨论起病情、商议着对策,真实体验着语言运用的乐趣,而掌声或奖励卡是对他们最大的鼓舞与激励。随着活动的深入,我发现一些平日里沉默寡言的学生此刻也都颤颤巍巍地举起了手,大胆地走上前来展示他们本学期的“处子秀”。我心底不禁暗暗自喜,这就是我等待的语法训练的最佳状态。

    趁着那份学习热情,这些孩子把手中的“病例卡”连词成句,写出一段完整的小短文,听着、看着、读着……其中几乎没有语法错误,显然,他们的言语思维还“灵动”着呢!

语法是语言运用的基础,是对人们运用语言的规范形态的描述和归纳。夯实学生的语言基础,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关键在于正确和规范建构学生的语法知识。善于探寻最佳语法活动支点、撬动学生言语思维的老师,总是能看到学生身上更多的长处和闪光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