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朝采蓝,不盈一襜。
敲下这行字的时候,我仍在感慨,我与小徐同学的缘分只有过去的一年。细想我们相处的点滴,彷如终朝采蓝,不盈一襜。
小徐同学可以说是我们十六班最为引人瞩目的学生。首先是他块头大,让你不得不去关注他。也因为此,我从认识他的第一天起就总会下意识地更多照顾他一点。最明显的是他这一学年的位置都被安排在第一排,诚然,以他的身高,是可以往后面几排坐坐的,可是为了方便管理,也为了照顾他,还是将他安排在了第一排。现在想来,这一安排也是利弊参半。小徐同学上课的专注程度,不是很高,常常会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之中。一开始我也以为是他在开小差,后来具体了解之后才知道,小徐同学有中耳炎,距离发声对象过近容易头疼,一头疼,他就会走神。但也是因为坐在第一排,任课老师们也会更多关注他,把走神的他及时拉回到课堂。当然,他也会有坚持“走神”的时候,以至于和语数英等许多任课老师在课堂上爆发一些小矛盾。不过总体来说,还是挺不错的,至少在一定的程度上提高了他的课堂效率,尽可能使他跟上老师的节奏,积极思考问题。尤其是他的英语科目,还是非常出色的,学习英语的兴趣也是最浓郁的。
其次是他心眼“不大”。学生之间总会有些小矛盾、小摩擦。小徐同学也经常会跟同学们产生一些小矛盾,而且这些小矛盾不光起因花样百出,令人匪夷所思,还总是很容易上升为肢体冲突。这使我很头疼。思前想后,我还是决定对他的教育还是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总会在小徐同学与同学们产生矛盾时,出场来做“救火队员”。要与他讲事实,摆道理,让他认识到要与同学们和睦相处,减少摩擦,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然而,在这一过程中,我深深地认识到,一个极度以自我为中心的孩子,要说服他有多么的困难。而且抽丝剥茧来看,这期间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小徐同学,虽然仗着自己块头大,喜欢利用身体优势“战胜”同学,但是这正是他内心自卑和脆弱的而表现。例如,有一次课件他来找我哭诉有同学看不起他,故意孤立和冷落他。我急忙询问他到底怎么了。小徐同学陈述说活动课上他找同学聊天,本意是想和同学分享自己喜欢的漫画,拉近和同学之间的距离。然而满怀欣喜的他却发现同学谈论的话题他丝毫不了解,根本插不进话,只能看着同学们畅聊,而自己却什么也做不了,小徐同学登时就觉得自己受了莫大的委屈,甚至觉得同学们是故意聊他不了解的话题从而来孤立他。我一边安慰他,一边找相关学生了解其中具体情况,发现根本不是小徐同学所描述的那般,而是同学们在聊switch游戏,小徐同学没接触过,听不懂,接不上话,自然没有办法发参与话题,并非同学们有意识地孤立他。了解了缘由后,我又继续开导他,聊他自身的优点和自身的特长,让他意识到自己身上也是有闪光点的,也让他明白同学之间的交流也是一种“双向选择”,不能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到同学身上,大家都有选择交流对象的自由。而且,作为同学也不能用完全负面的想法来揣度他人的动机。(小徐同学经常用负面想法来揣度其他同学的动机,诸如:吃饭时没有先让他挑选饭盒,就会觉得同学事故意针对他;集会排队时没有让他站前面也是故意针对他)仔细想来,小徐同学的这一些列表现正是因为他过于以自我为中心造成的。我之后也经常联系小徐同学的家长,反馈相关情况,从与家长的沟通过程中,看出父母对小徐同学非常重视,导致他们会在某些方面非常溺爱他,导致他过于以自我为中心,与同学相处困难。而要改变这一现象并非能计日功成,而是需要非常耐心的沟通与交流以及家校的同理合作。可惜一学年下来依然收效甚微。
不过,有时候他也挺暖心。如上文所言,我对小徐同学有下意识地去更多照顾,除了座位问题,另一个就是在值日问题上。鉴于他的大块头,小徐同学的行动相对比较慢,每天爬到四楼的教室,于他而言也是一项大工程。因此,我没有在值日表里安排他,目的是想减轻他的负担。我本以为他会对这项照顾措施视若无睹,毕竟从他日常表现来看,他对班级的清卫工作并不热心。直到一学年快结束,小徐同学竟然主动来找我,向我表示,老师我也想参加值日,只要让我参与值日工作,我可以做得非常有求。我当时是非常惊讶的,没想到在能在小徐同学这里听到这种话。后来,我开始反思,我自以为对他的“默默”照顾,可能并不是小徐同学所想要的,我也在某程度上把自己的主管想法加到了其他人身上。我在一开始就已经把他在潜意识里“特殊化”了,而并没有对他又一个更为充分、全面、客观的了解。可能我在一开始没有“特殊化”他,让他一切的要做的事情都和其他与同学一样,不“特殊”照顾,可能小徐同学能成长和发展地更好。
与小徐同学相处的一学年来,他也促使了我反思了很多东西,反思自己作为班主任的得失。作为班主任要细心、耐心、爱心、恒心。对学生的教育不会是一劳永逸的,也不是能是一厢情愿的。德育教育是一个有反复的过程,可以抽丝剥茧地去探寻期间的原因,抓住其中的主要矛盾,有针对性地解决,才可能会有一些效果。毕竟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育人是一个长期的事业,也将是老师终身的事业。
最热烈的憧憬,同时经历着最透彻地成长,前者能让一切发生,后者能让一切长久。
终朝采蓝,虽不盈一襜。然细细嚼之,终朝采绿,方能得以为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