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的意义》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30-31页的例1及相应的“试一试”和“练一练”,练习五第1-6题。
二、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让学生知道小数是如何产生的,体会小数和分数的联系。
2.在具体的情境中,通过观察与比较,理解小数的意义,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都可以用小数表示。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
3.会读写小数,能在具体情境中描述小数的具体含义;会根据图形写出小数,并说明为什么这样写;会在直线上找到小数,并体会小数与整数的关系。
4.在建构小数概念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抽象和概括能力。
5.在应用小数进行表达的过程中,感受小数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三、教学重点:
理解小数的意义,会读写小数。
四、教学难点:
理解小数的意义。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最近学校开展班级布置比赛,总务处给各班准备了一些卡纸。
知道卡纸的长和宽是多少吗?
二、步步为营,初步理解
提出问题:知道卡纸的长和宽是多少吗?要想知道长和宽该怎么办?(贴出无刻度的1米长的纸条尺)估计一下,这把尺有多长?(把彩色卡纸放在尺子下比划比划)卡纸长多少,量出来了吗?为什么量不出?该怎么办?用无刻度的1米长的纸条尺无法量出卡纸的长和宽,该怎么办?
(用1分米来量)怎样可以在尺上找到1分米?(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1分米)如果用“米”作单位,1分米该如何表示?量出长和宽分别是多少?用“米”作单位如何表示?根据观察测量结果,得到0.4米和0.3米。
三、举一反三,深化理解
观察测量情况,发现用1分米来量也量不出来了,所以要用1厘米来量,讨论:1厘米用“米”作单位如何表示?通过观察测量结果,得到0.35米和0.28米,说说如何写,如何读。
出示A4纸,它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呢?再一次细化刻度,量出A4纸的长和宽。
根据测量的数据独立用“米”作单位表示出来,再汇报交流。
四、观察比较,内化理解
观察可以写成小数的这些分数,分母有什么共同之处?和同桌说说自己的想法。
观察分母是10的分数写成小数后有什么共同之处?分母是100、1000的呢?在小组里说说自己的想法。
五、巩固应用,拓展提升
1.读出小数,并说出表示几分之几。
用希沃白板5制作课件,采用蒙层功能,先出示小数,再用擦除功能显示读法。
2.“试一试”:1分用分数表示是( )元,用小数表示是( )元。
5分用分数表示是( )元,用小数表示是( )元。
7角3分用分数表示是( )元,用小数表示是( )元。
练习纸上做一做,选取2份不同答案拍照上传,进行对比教学。
3.在直线上描点
课件展示,在细小处用放大镜显示。
4.配对游戏
用希沃白板5中创建课堂活动,设计其中的“知识配对”,即时检测学生对于小数和分数的转化的掌握情况。
六、总结提炼,课后延伸
1.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2.课后延伸:你在生活中还见过哪些小数?请你在小组里说说它们分别是几位小数,并说出它们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