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导学:搭建兴趣支架,多样激趣
“万事开头难”,整本书阅读教学同样如此,小学生已经习惯了碎片化阅读,很容易对“啃”下大部头巨著产生畏难情绪,这就让阅读教学的难度升级。兴趣是人的内在驱动力,学生积极的学习兴趣是一堂优秀阅读课的开始。因此,教师应当在导入环节链接上学生阅读的兴趣点,为整本书阅读搭建好“兴趣支架”。想要激发学生对整本书阅读活动的兴致与期待,保障阅读活动的顺利展开。教师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走近时代,唤起阅读欲望
《水浒传》故事发生背景是北宋末年的农民起义,由于这一时代距离现在比较遥远,学生很难体会到当时官场的腐败黑暗与百姓生活的苦难。教师可以带学生温故五上所学的《题临安邸》这首诗,来帮助学生了解北宋末年动荡、灰暗的社会背景,也可以通过影视视频的方式带领学生走近北宋时期的农民起义。当学生对故事发生的背景有了一定的了解后,他们的阅读欲望也会悄然被唤醒。
(二)通览目录,点燃阅读激情
《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章回体白话文小说,全书共一百回,第一回至第七十一回,讲述梁山英雄集体的传奇故事,主要写了各路英雄以“义”相聚以及梁山事业的发展;第七十二回至第一百回,交代梁山结局,讲了梁山好汉接受招安后发兵伐辽、征方腊到最终惨败的故事。每一回章节都会用对偶的文字高度凝练本回的主要内容。学生在阅读整本书之前通览目录,也将会大大点燃他们的阅读激情。
(三)放大人物,激发阅读兴趣
《水浒传》中人物个性鲜明,故事情节精彩,英雄主义的形象与事迹读起来很容易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同身受。在学过《景阳冈》这篇课文后,武松这一英勇的人物形象已牢牢树立在学生心中,教师在这时配套阅读《武松醉打蒋门神》这一回的故事,能更加深化学生心中的武松形象,迅速激发学生阅读整本书的兴趣。
二、推进:搭建任务支架,多维推进
学生面对《水浒传》这类的“大部头”书籍,整本书阅读还存在一定难度,还需要教师一定的外力助推,提供适时的阅读指导和教学策略。教师在指导《水浒传》整本书阅读的过程中,可以适当降低阅读任务的难度,尝试开展多维的阅读活动,提高学生的阅读热情和阅读能力。
(一)打卡《水浒》表格,记录阅读进度
为促使学生坚持阅读《水浒传》,教师可以设计这样一张阅读记录表,让学生在表格中填写自己每日的阅读进度与状态(图1)。
利用阅读记录表,可以促使学生每天阅读并打卡相关阅读内容,记录下每天的阅读状态,小组之间也可以定期进行评比。通过这样的阅读打卡,可以让学生在阅读后获得成就感,学生互评又有效促进了学生的自我发展。在《水浒传》的阅读过程中,阅读记录表在进行无声的监督,让部分学生能够克服阅读惰性,顺利完成阅读任务。
(二)绘制英雄卡片,品读人物形象
《水浒传》中刻画了108位个性鲜明的梁山好汉。以其中的重点人物及时雨宋江为例,他曾任郓县押司,因酒后失态,被晁盖等人救上梁山。晁盖身亡后,宋江任梁山寨主。但他始终只把梁山当作临时栖身之所,作为建功立业的跳板。他造反的目的并不单纯,受招安后,他以“忠”灭“义”,充分暴露出性格矛盾。
小说中宋江的一举一动决定了整个梁山泊的生死存亡,书中将宋江仗义疏财、正直不阿却又谨小慎微、圆滑世故的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想要引导学生关注人物细节,感受人物形象,可以通过绘制英雄卡片的方式,利用图表来多角度地展现人物性格,帮助学生准确把握人物形象。
学生为了完成这张“水浒英雄卡”的绘制,会主动进行深入阅读,关注故事的主要情节、人物的主要事例,通过品读文字来感受人物的性格特征,使得人物形象日益丰满。在“水浒英雄卡”完善过程中,学生通过运用各种阅读方法,从动作、语言、神态等细节方面品析人物形象,阅读能力在这过程中得以发展。
(三)梳理情节线索,关注人物成长
林冲是《水浒传》中第一个被逼上梁山的好汉,也是书中的重要人物之一,他的人物形象历来在《水浒传》中颇具争议。但如果学生能把该人物的身份、性格以及经历等联系起来阅读,将会对人物成长以及水浒文化有更为深刻的理解。在书中,与林冲相关的小说章节主要分布在第七回、第八回、第九回、第十回、第十九回等,学生想要更好地认识林冲这一人物形象,就需要有目的地阅读这些章节,将小说中散布的故事情节串联起来,将收集到的情节线索绘制成相关人物的情节图,把人物发生的主要事件在情节曲线上进行标注(见图3),这样一张较为完整的人物情节图,将帮助学生快速理清事件的发展,感知林冲性格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