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在课堂里》阅读心得 2024-09-10
网站类目:点评分析 活动级别:校级 活动类别: 执教姓名:陈倩倩 所在单位:江阴市月城实验小学 执教时间:2023-10-12 执教地点: 执教内容: 参加对象:

实践,活在课堂里的必要路径——《活在课堂里》阅读心得

       阅读一本好书,宛若与智者对话,学习智者的思想,充实自己的知识体系。假期有幸阅读《活在课堂里》,让我感慨万千!

这本书是李政涛先生为甘愿将自己生活献给教室的的教师所创作的“抒情诗”,其用“实”“长”“细”“深”“融”来概括好课堂该有的样子。通过阅读这本书,切实丰润我的心灵,让我更愿意减轻工作倦怠、安稳而快乐地生活在课堂中。

活在课堂里,要看到课堂的魅力。课堂是展示思维能力的空间,法国著名文学家帕斯卡尔曾说过人是一棵会思考的芦苇。失去了思维的人,已经不能称之为人,或者说是残缺的人。教学主体是教师和学生,二者都是有思考能力的人,只有通过思维才能达到学习目标,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充满思考的课堂,才能产生智慧,散发出特殊的魅力。

活在课堂里,要注重勤于探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都是有着丰富的思想和感情的个体。在课堂教学的开始阶段,教师需注意创造出一种情绪气氛,让学生能进入一种放松、愉快的状态中,确保学生情绪自然地融入到学习中。情绪是思考的催化剂,当课堂中的教师和学生都处在积极情绪状态下,其思想就会活跃起来,对自己的所见所闻有深刻感受,从而会有一种更深层次去探究事物本质的动力,让思想贯穿于整个学习活动之中。

活在课堂里,要注重打造能实践的课堂。课堂上的“生命”,是教师与学生生命的“结合,他们之间的互动能互相促进。回想起自己上课时,总是会出现各种各样的课堂景象。在自己认真准备一节课时,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得很积极,和教师的合作也很好,一节课下来,教学的完成程度较高。然而,在自己匆忙地准备一堂课时,并没有清楚自己所要达到的目的,在下课之后再去回忆这一节课所学到的知识,就会一片茫然,导致课堂变成枯燥的学习空间。教室之境,即教师之人生之境。课堂中教师不仅要积极投入,还要促进学生能配合教师的各项活动,参加到学习的整个过程中。课堂上的学习与体验过程中存在诸多不可预知的可能性,这就需要教师能及时参加学生的学习活动,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从而确保师生之间都能产生较为强烈的即兴感、参与感,让学生对课堂保持新鲜感,这样就能确保其更加积极的学习,让学生的活力在课堂中得以展现。在我的观点中,让学生利用现有知识来获得新知识,这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教育技能。新课标指出,教师选择教学方法时需建立在学生现有知识水平和经验基础上,学生可以通过对知识的迁移、类推、转化等方式来解决问题。所以,教师要结合学生年龄、认知和心理特点,找到新旧知识的接触点,把教学出发点定位在学生思维最近发展区域。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设置恰当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发现原有的知识体验和新的学习任务的冲突,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把学生带到“冲突”和“问题”的情境中,以提高学生的求知欲,促使其积极地进行探索,从而真正的活在课堂里。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学生的学习应该是一种活跃的、充满活力的学习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对学生合作交流意识的培养,为其提供合作和交流的机会,并使学生能主动地投入到合作学习中。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合作交流,可以让学生处在活跃的、自由的状态中,从而有意想不到的经历,产生独特的思维火花,会让每个学生都获得进步与发展。

从《活在课堂里》一书中,我更清楚地认识到教育不只是知识的传授过程,而是师生之间的互动与升华。希望大家都能像李政涛老先生说的一样:活在课堂里,积极创新与变革教学理念、手段,选择更适合学生学习的方法,打造让学生积极参与和实践的课堂,这样既可调动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切实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以保障学生在课堂中积极进步和成长,让好的课堂影响更多学生,增强教育质量。

  • 阅读(5)
上一篇: 没有了 | 下一篇: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