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任务群视角下的小学语文思辨性阅读教学探索 2024-09-12
网站类目:点评分析 活动级别:市级 活动类别: 执教姓名:仲艳 所在单位:江阴市辅延中心小学教育集团 执教时间:2024-09-12 执教地点:辅延小学 执教内容: 参加对象:

学习任务群视角下的小学语文思辨性阅读教学探索

摘要:小学语文的学习任务群是一种以教材为基础,以具体任务为导向,结合项目学习的方法,从整体上重新组织语文学习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运用语言文字,从而培养核心语文素养。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思辨性阅读的教学应侧重于三个关键方面:整合教学内容、创设认知情境、以及搭建学习支架。通过这些措施,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学习动力,使他们在语言文字的实践活动中不断发展思维能力和提升语文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学习任务群;思辨性阅读

一、整合教学内容,构建学习任务群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第三单元的主题是“处处留心皆学问”,旨在引导学生体会文章的精准表达和掌握连续观察的写作技巧。《蟋蟀的住宅》作为本单元的压轴课,通过系统梳理,明确了教学重点:一是学习生字词,理解词语含义,二是感受作者在描写中的精准表达,三是通过图片和实例掌握蟋蟀建造住宅的过程,理解其“伟大工程”的意义,并欣赏文章的生动表现形式。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更好地理解蟋蟀的住宅特点和文章内容,教学设计中设置了三个学习任务群。首先,学生将扮演“住宅侦探员”,通过阅读和探究发现蟋蟀住宅的独特之处。接着,他们作为“观察员”细致观察蟋蟀建造住宅的过程,体验自然界中生物的智慧。最后,以“建造师”的身份,让学生发挥创造力,模拟设计蟋蟀的住宅。这三个任务群既贴近学生的认知特点,又能够循序渐进地提升他们的阅读理解和思维能力。

二、创设认知情境,促进深度学习

认知情境的创设在语文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深入理解文本方面。在《蟋蟀的住宅》一课中,教师可以通过情境模拟和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到蟋蟀建造住宅的全过程。例如,教师可以将教室布置成蟋蟀的栖息地,学生分别扮演蟋蟀及其天敌,模拟蟋蟀在复杂环境中选择合适居所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能体验到蟋蟀如何躲避危险、寻找安全住所的挑战,还会更深入地思考蟋蟀为何选择特定地点建造住宅的理由。通过这种情境体验,学生不仅是被动接受知识,还会在互动中主动思考蟋蟀选择居所的原因,例如环境的隐蔽性、温湿度的适宜性等。这些探讨能够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自然界中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理解选择背后的逻辑。此外,这种情境模拟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使他们更加积极地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最终,学生在这种沉浸式的学习体验中,不仅提升了对文本的理解,还在无形中培养了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

三、搭建任务支架,促进思维提升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任务支架的搭建是促进学生思维能力提升的重要手段。任务支架指的是教师通过精心设计和引导,为学生提供层层递进的学习任务,使其在逐步深入的过程中不断提升思维水平。具体到《蟋蟀的住宅》一课,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需求,合理安排任务,从而逐步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理解文本,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首先,教师可以从文本的表层理解入手,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内容和信息。例如,可以提出“蟋蟀的住宅是什么样的?”“蟋蟀为什么需要一个住宅?”等简单的问题,引导学生从文本中提取关键信息。这一阶段的任务支架主要帮助学生理清文本内容,打下扎实的阅读基础。在学生对文本有了基本理解之后,教师可以通过更具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例如,“蟋蟀为何选择在这样的环境中建造住宅?”“蟋蟀的居所选择与它的生存环境有何关系?”这些问题要求学生不仅要理解文本内容,还需要运用推理和分析能力,探讨蟋蟀选择住宅背后的生态逻辑。通过这样的任务,学生能够在文本信息的基础上,逐步发展出更为复杂的思维过程。在思维能力进一步提升的基础上,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更为多元化的思考。例如,提出“蟋蟀的住宅设计是否可以借鉴到人类的建筑中?为什么?”此类问题引导学生将文本内容与现实生活相联系,培养他们的跨学科思考能力。学生在这一阶段不仅需要综合已有的知识,还要在新的情境下应用和拓展思维,这对其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提升有着重要意义。

四、建立多元联结,提升阅读效果

在小学语文思辨性阅读教学中,建立多元联结是提升阅读效果的重要策略。通过将文本内容与现实生活以及其他学科相结合,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在更广阔的知识背景下理解文本,激发其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这种联结不仅丰富了学生的阅读体验,还增强了他们的跨学科思辨能力,促进了知识的整合与应用。在《蟋蟀的住宅》一课中,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建立文本与现实生活的联结。首先,可以让学生思考自然界中的动物如何选择和建造居所,例如鸟类筑巢、蚂蚁挖洞等。这些案例可以与蟋蟀建造住宅的方式进行对比,让学生从中发现异同。通过这样的联结,学生能够理解不同生物在适应环境、保护自身方面的策略,这有助于他们进一步思考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其次,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将《蟋蟀的住宅》中的内容与人类的建筑设计相联系。例如,可以讨论现代人类住宅设计中如何借鉴自然界的智慧,如气候适应性建筑、生态住宅等。学生可以思考蟋蟀选择地下住宅的原因,并将这种策略与人类建筑中地下室设计、节能环保等概念进行比较。这种联结不仅能够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文本,还能激发他们对现代建筑学的兴趣,促使他们从跨学科的角度进行思考。此外,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从更广泛的角度探讨建筑与环境的关系。例如,引导学生思考自然环境对建筑设计的影响,讨论如何通过设计来应对气候变化、保护生态环境等问题。这样的讨论有助于学生从更高层次理解建筑与自然的互动关系,并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结语

通过整合教学内容、创设认知情境、搭建任务支架以及建立多元联结,我们可以有效促进四年级学生在《蟋蟀的住宅》一课中的思辨性阅读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循序渐进地引导他们从浅层理解深入到多角度分析,最终培养其综合思维能力和跨学科的认知视野。这样的教学设计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文本内容,还能增强他们在现实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以思辨性阅读为核心的教学探索,不仅提升了语文教学的实效性,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参考文献:

1】徐晶.学习任务群在学生深度学习中的有效运用[J].语文教学之友,2022(07)

2】陶晖.阅读教学要重视感悟——以《李时珍夜宿古寺》教学为例.语文天地,2014(30)

3】梁若笠.论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中的重要性.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8(S2)

  • 阅读(2)
上一篇: 没有了 | 下一篇: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