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丹丹《阅读课的姿态》阅读心得 2024-09-19
网站类目:文章推荐

让阅读课千姿百态   

                                                       华西实验学校  周丹丹

刚拿到《阅读课的姿态》这本书时,不禁被封面上的一句话所吸引—立足于不同体式的阅读教学,让阅读课千姿百态。这句话中有两个关键点值得我们关注,一是不同体式,二是千姿百态。

就这两个点,回顾自己走上工作岗位的八年,每一类型的文本阅读课似乎有些千篇一律,有些模式化,而《阅读课的姿态》这本书给了我很多的启发。

一、立足不同体式

不同的文本体式,应该有不同的阅读处理方式。教师要根据文体特点选择适合学生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合适的教学语言,这样做就能让学生阅读时也关注文体,知道不同的文体在内容和形式上的不同特点,习得一类文本的阅读方法。面对不同的文本,学生才能有的放矢地选择合适的阅读方法。比如阅读散文时,就是让学生通过把握文本个体的“外显之形”,去理解其内里所蕴蓄的丰富的“内蕴之道”,就是让学生体味散文精准的言语表达,分享作者在日常生活中感悟的人生经验。

郑振铎的《猫》是部编教材七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它的文体向来都有散文和小说两种争。那么不同的文体,其教学内容就会有所不同。笔者认为它是郑振铎先生的小说集《家庭的故事》中的首篇,体裁是小说。主要讲述了“我”三次得猫、养猫、失猫的经历。每只猫性格不同,待遇不同,结局不同,带给了“我”不同的情感冲击,从而引发了“我”的深思。文章情节曲折,首尾呼应,对比衬托,巧设伏笔,用词传神,情感细腻。依据小说的文体特点确定这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为以下两点:通过阅读,理清三只猫不同的命运遭遇。学会客观公正、关爱弱小的待人处事原则、方法,培养自我反省的精神。那么教学内容选择基于教师的文本解读。好的阅读教学,往往基于合适的文本解读;不好的阅读教学,其原因往往是不顾文体样式,采用了莫名其妙的解读方式、阅读方法,可见教师的文本解读至关重要。

二、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

要让阅读课千姿百态,不同的文体要有不同的姿态,有不同的阅读规律和教学价值,必然也要有不同的阅读方法和教学策略。不同作者的文章应该有不同的教学姿态。。即使时同一种文体,不同的作者也有不同的风格。即使是同一作者的文章也会有不同的特点甚至风格,学生的阅读,我们的教学都应该随文变化。

为了达到这一点,老师上课时要依据文本样式、文章内容采取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在具体的语文学习活动中引领学生的精神成长。好的语文活动就像一棵大树,下面的小活动就像一片片树叶,树叶由主干衍生出来,层层联系,层层递进。

陆老师在教学《卖炭翁》时,为了带领学生走进卖炭翁所处时代的悲苦,设置了两大块的教学活动,一是从细节处体会炭的千斤重和卖炭翁收获轻,二是从矛盾处体会公使的强势和卖炭翁的弱势。这两个教学活动从形式上看似是并列的,实际上第一个活动为第二个活动做了很好的铺垫,在逻辑上呈现螺旋式的上升趋势。而串起一二两个教学活动的主线就是教师对一车炭的语言形式的变换。特别在从细节中体会炭的千斤重和卖炭翁的收获轻这一环节对于情节的梳理都可以看出学生思维的递进。用动词梳理故事,接着添加地点进一步梳理故事,然后让学生通过想象将一车炭千余斤进行补充,学生在教师一步一步的引领之下,在诗歌当中走来走去。

金老师运用比读活动,抓住文本的矛盾之处,让学生在文本中走来走去,在比读中实现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也训练了学生思维的思辨力。金老师的与诗人同行黄州这一课,他选取了苏轼在元丰三年、五年、六年写的《卜算子咏梅》、《定风波》、《记承天寺夜游》,抓住三个文本中的内在联系这三首都是苏轼被贬黄州,不同时间表现出不同心境,从形式上和文本内在比读,让学生理解闲人、幽人、独往者的那份淡然到超然的人生心境。特别是比较《记承天寺夜游》和《卜算子咏梅》的异同更能训练学生的思辨思维,在比读中让我们感受到了苏轼那份淡然到超然的心境变化。

让我们在以后的语文教学中,依据不同样式,根据文本的不同特点,采取适当的语文教学活动,带领学生在书本中走来走去,让学生的心灵得到滋养,精神有所成长,学有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