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雨》(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在随文识字中认识“压”“垂”;会写“雷” “垂”2个生字。
2.借助图片,梳理文章脉络,在语境中体会“压、垂”等字词运用的准确与生动,感受雷雨前景色的变化。
3.能联系生活经验,带着感受朗读课文,并在情境中,尝试积累背诵前三个自然段。
教学重难点:
重点:随文识字,理解识记“压、垂”;借助图片,梳理文章脉络,感受雷雨前景色的变化。
难点:带着感受朗读课文,在语境中体会“压、垂”等字词运用的准确与生动。
教学过程:
任务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一、创设小小气象员情境
1.同学们,正式上课前,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好消息,你们听,(播放音频)你们想不想试试?
2.那老师先考你们一个气象小知识,生活中你见过什么样的雨?
(毛毛雨——细细密密的,如牛毛一般;阵雨——来得快,去得也快;暴雨——路面很快就汇成一道小溪了;太阳雨——晴天也会飘起雨丝)
3.刚才我们聊到了不同的雨带给我们不同的感受,听,(播放音频)这是什么雨?(雷雨)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欣赏一场雷雨。
4.请同学们伸出手,和老师一起写课题,“雷”这个字是本课的生字,注意“雨”字变为偏旁时,竖变成点,横折钩变成横钩,下面是一个田字。
5.“雷”这个字可有意思了,(出示甲骨文“雷”)看,这是它的老照片,这圆圆的并不是代表田地,而是代表车轮,这是因为我们的祖先不明白雷声是怎么回事,以为天上有很多的车轮滚滚而过发出了巨响,所以就把这样的巨响称为“雷”。谁来大声朗读课题?真响亮!一起读!
任务二:初读课文,理清顺序
一、初读课文
1.要成为气象员可要完成三个挑战。
2.出示挑战一。
挑战一:我会读
1.读一读:大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找一找:用“——”画出描写正在下雨的句子。
3.谁来说说你找到的文中描写正在下雨的句子?(哗,哗,哗,雨下起来了。雨越下越大。渐渐地,渐渐地,雷声小了,雨声也小了。)
4.小结:这三句话分别在4、5、6三个自然段中,写的就是下雨的时候,所以4-6自然段写的是“雷雨中”的景象,那么1-3自然段写的就是“雷雨前”,7-8自然段写的是“雷雨后”的景象。(板贴)看,我们在读课文的过程中,抓住了主要信息,就把文章的脉络理清楚了。
任务三:精读课文,品词析句
一、雷雨前的景色
挑战二:我观察
自读,边读边想象画面,并用“⭕”圈出雷雨前的景物。
让我们首先走进雷雨前的场景,请大家自己读读课文的1-3自然段,边读边思考,作者观察到了雷雨前的哪些景物?把它们圈出来。(提醒:我发现有的同学很棒,是按顺序一句一句找的)请你按顺序说一说。(乌云、叶子、蝉、大风、树枝、蜘蛛、闪电、雷声。板贴。)
(一)学习第一段
1.接下来让我们走进雷雨前的景色。请一位同学读读第一自然段,想一想你看到了怎样的乌云?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预设1:满天。
从哪个词?(满天)出示图片,“满”说明什么?看着图片读一读。你还看到了怎样的乌云?
预设2:黑
从哪个词?(黑沉沉)。这个词表示颜色——很黑。乌云越黑说明等会儿的雨就——越大。再读。
预设3:沉
“沉”这个词除了黑还写出乌云的什么特点?(沉)谁能把乌云直逼地面的沉重感读出来?个读。老师听到你把“压”读得特别重。
2.能做做压的动作吗?压就是向下按。有物体压在你身上什么感觉?(很不舒服、喘不过气来)
3.读到这个压字,有个小朋友产生了疑惑(出示音频)。
课件出示,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 )下来。(飘)
能换成飘吗?为什么?(“飘”是用来描写轻的物体)
4.小结:“压”字把乌云低沉厚重的感觉表达出来了。一起读,感受。
5.天空乌云密布,此时叶子——一动不动,蝉——一声也不出。世界万物都变得静悄悄的,再读。
是啊,世间万物像是被即将到来的雷雨震慑住了,世界仿佛静止了。带着感受,一起读一读。
(二)学习第二段
1.雷雨前夕,风娃娃也来凑热闹了,呼呼的大风把树都吹弯了,树枝吹得乱摆。可见,这阵风怎样?(很大很猛)。这阵大风,还会吹走什么?还会把人们晾在阳台的衣服,吹得(飞走了,乱摆……);把路上的行人,吹得(左摇右晃,睁不开眼,无法前行……)
2.谁能用你的朗读把这感受读出来?(个读、齐读)从你们的朗读中,老师感受到这风真是又大又急呀!
3.假如此刻你就是树上的那只蝉,突然,树枝开始乱摆,你会是什么感觉?这么大的风,谁能不害怕呀,连蜘蛛也被吓得逃走了,你能读出蜘蛛的害怕吗?(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
4.虽然蜘蛛有点胆小,但它的本领可不小,它会织网,可以用蛛丝来逃跑。瞧,它从网上安全地垂下来了。
我想把“垂”换成“落”字,行不行?为什么呢?是呀,“落”和“垂”都有往下的意思,但“落”表示连着的事物分开了。而“垂”是指事物的一头朝下,上面有东西拉着。蜘蛛下来的时候是被一根蛛丝拉着的,所以用“垂”字更准确。
5.看图想一想,哪个应该用“垂”,哪个用“落”?
一个“垂”字把小蜘蛛急切想逃走的模样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了。齐读。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过渡:幸亏这只蜘蛛跑得快,不然,你看,闪电——,雷声——
1. 雷雨前除了闪电和雷声有变化外,还有什么在变化着呢?(出示课件:乌云越来越____;空气越来越____;____越来越____)天空的变化还在发生,我们的声音也要随着变化越来越响。
2.这三个自然段,为我们描绘了雷雨前的景象,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任务四:气象播报,说景象
同学们,刚才我们看着书介绍了雷雨前的气象,现在你能不看书来介绍吗?马上化身气象小主播来试一试吧!
挑战三:我播报
1.大声响亮⭐
2.用上动词,说清雷雨前变化⭐
3.按照顺序说清变化⭐
1.借助关键词播报。
2.借助视频播报:难度升级,看着视频来播报。
任务五:指导书写
1. 出示“垂”拆分的部件(教师提前将垂分解成千、艹、倒着的二),让学生摆一摆。借助口诀记忆:千字在中央,小草栽两旁,二字倒着长。
2.观察“垂”字,说一说哪些笔画要提醒同学们。
3.教师范写,学生书写。先写一个“千”,再写最长横,两竖往里收,最后一横略短。横画之间的距离要均匀。
4.出示写字标准,学生书写
5.投影,生生评价。
总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欣赏了雷雨前的景象,下节课让我们走进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象,继续争做小小气象员吧!
板书设计:
16. 雷雨
乌云 叶子 蝉 大风
树枝 蜘蛛 闪电 雷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