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人的花园》教学设计 2025-08-27
网站类目:教学设计 活动级别:校级 活动类别: 执教姓名:刘莹 所在单位:江阴市青阳实验小学 执教时间:2025-05-30 执教地点:江阴市青阳实验小学 执教内容:巨人的花园 参加对象:

教学目标:

1、边读边想象花园景象变化的奇幻,感受童话的奇妙。(基点)

2、了解花园景象变化与巨人态度变化之间的联系,探究巨人变化的原因,明白童话的美好寓意,“快乐要和大家分享”。(重点)

3、联系生活,迁移运用,体会小男孩所蕴含的价值,体悟童话的真善美。(深入)

4、根据课文内容发挥想象,写一写孩子们在巨人的花园里尽情玩耍的情景。(拓展) 

教学过程:

任务一 感受花园的变化

1、找一找,梳理景物变化。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发现了花园在变化:可爱——凄凉——可爱——快乐。

2、读一读,读出不同花园。

1)指生朗读第2自然段:你能读出春天花园的可爱吗?

评价朗读:你的朗读就像一只神奇的画笔,把柔嫩的青草、星星似的美丽花朵都带到了我们的面前。这个花园多么可爱啊。

2)同桌合作朗读第7自然段:冬天的花园很凄凉,同桌二人来读一读。请你们来。

评价朗读:你们的音调很低沉,冷冰冰的。这是因为你读到了什么?

3)女生/男生齐读第11自然段:童话故事啊,越读越有意思。你看,花园又变回可爱了。

评价朗读:你们的语调非常轻快,就像花园中小鸟的歌声。男生也来试试看。你们的朗读让教室都明亮起来了,这就是春天可爱的花园。

4)全班齐读14、15自然段:花园的变幻并没有停留在这儿,童话的结尾告诉我们巨人的花园变成了孩子们的乐园,一起读。

3、想一想,探究变化原因。

巨人的花园为什么会有如此奇幻的变化呢?

这一定和巨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巨人在花园的四次变化中都有哪些表现?

任务二 探究巨人的变化

活动1:分析巨人的具体表现

1、梳理巨人表现,谈谈巨人印象。

在花园变化前后,巨人分别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请同学们分别用横线和曲线划下来,我们做交流。

请你先来交流。(以下按照先后顺序预设)

1)叱责

预设:巨人回来了看见孩子们在花园里面玩耍,说“你们在这儿做什么?”他叱责道。孩子们吓得跑开了。

评价+提问:你找到了巨人的语言描写。你知道“叱责”是什么意思吗?

预设:就是很生气地、凶狠地、大声地说话。

指导朗读:请你来扮演巨人,生气、凶狠、大声地对孩子们说。

学生朗读。

评价:巨人的声音如此凶恶,让人害怕,连我都想逃跑了。

过渡:巨人除了叱责,还做了什么?

2)砌墙、布告

预设:巨人砌高墙,挂布告牌,写着:禁止入内,违者重罚。

评价:我们的言行举止总是源自内心的真实想法。再读读巨人的内心独白。你读到了一个怎样的巨人?

预设:自私的。

追问:哪里让你觉得特别自私呢?

评价:你从出现3次的“我自己”感受到了自私。从高墙和重罚这两个词语中想象到了可怕的画面。请你把“自私”写在黑板上。

一起读好这段话。(你们在这儿做什么……违者重罚)

过渡:花园不断地变幻着,巨人的行为也在变化着,后来呢?

3)走进、抱起

预设:在第13自然段,巨人走进了花园,抱起了小男孩。

追问:同学们发现没有,刚刚巨人是驱赶了所有的孩子,现在巨人对孩子什么态度?预设:帮助,同情。

这个行为背后,他是怎么想的?

朗读、评价+追问:对,巨人心软,同情,还很后悔啊,于是伸出了援助之手。请你用后悔的语气读一读。

学生朗读。

评价朗读:你创造性地加入了叹气和停顿,后悔的感觉更明显了。

提问:读着巨人的语言、行为。你看见了一个(怎样的)巨人?

预设:有爱的、有同情心的。

评价+追问:这两个词语说得都很好,请你把“有爱心”写在黑板上。巨人的爱不仅仅体现在这里,还进一步体现在哪里?

4)是你们的了,拆除围墙,和孩子们一起玩乐。

预设:巨人对孩子们说花园现在是你们的了,而且他拆除了围墙。

评价+追问:巨人不仅帮助了一个小男孩,还将自己的花园分享给了所有的孩子。此时的巨人是怎样的呢?一个词。

预设:乐于分享、无私。

评价:是分享让花园变得美丽,成为孩子们的花园啊。请你把“乐于分享”写在黑板上。

指导朗读:难怪巨人会说,一起读(我有许多美丽的花)。此刻巨人心里什么滋味。

预设:幸福满足快乐的。

评价:那就请你幸福、满足、快乐地读一读。

指导朗读:我们一起幸福地读一读。

原来,在这个童话故事里,花园在变化,巨人的态度也在转变。巨人一开始很自私,最后却愿意和孩子们一同分享。是什么让巨人有了这么大的转变呢?

活动2:寻找巨人变化的原因

1、想一想,探究变化原因。

1)因为他看到了一幅奇特的景象。读读第11小节。说说奇特在哪里?

预设:孩子们坐在桃树上,春天来了;男孩挨不到树枝,还是冬天。花园的季节变化和孩子们有关。

评价+指导朗读:请你来读一读这样春天与冬天并存的神奇。

学生朗读。

评价+追问:可爱的花园和凄凉的花园在同学们的朗读中也同时出现了,如此神奇。看着这样的变化,巨人明白了什么?

迟迟等不到的春天,原来是因为自己自私,赶走了孩子。没有爱的角落永远是冬天。

2)巨人为什么会变得自私呢?他一直都是自私的吗?

别急,我来补充一段原文:

有一天巨人回来了。他原先离家去看他的朋友,就是那个康华尔地方的吃人鬼,在那里一住便是七年。七年过完了,他已经把他要说的话说尽了(因为他谈话的才能是有限的),他便决定回他自己的府邸去。

读完了,你有什么看法吗?

预设:吃人鬼肯定很凶狠,和他待在一起会受影响。

总结:在外生活7年的巨人,内心非常冷漠,也可能受吃人鬼的影响,变得凶狠起来。就像刚刚同学们说的近墨者黑。如果巨人生来就是自私的,他在建造花园的时候就会砌高墙,立上布告牌,警告、驱赶周围的孩子。

你觉得原先的巨人是怎样的?也用一个词来概括。

是善良的。没有无缘无故的自私,也没有无缘无故的善良与爱,是什么融化了巨人心中的坚冰,唤醒了他心中的善良与爱呢?

预设:是那个可怜的哭泣的小男孩。

评价:是小男孩。巨人一开始反复强调这是“自己的”花园,而现在,他却觉得这个花园可以与孩子们分享。请你来读一读这么动人的画面(巨人悄悄地走到他后面……)

学生朗读。

评价:花园就是在这样轻轻地抱起中,在充满爱的举动中,改变了。拥有孩子的花园,才是最美的花园,才是一个真正的乐园。

过渡:小男孩在巨人的改变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唤醒了巨人心中的善意。在你的生活中,是否也有这样的“小男孩”呢?

2、议一议,找寻生活中的“小男孩”

1)请你尝试用这样的句子说一说。

预设1:如果巨人是(老师),(教室)就是他的花园,小男孩是(那个最调皮让他头疼的学生),当(老师)(能不放弃这样的学生,尊重、爱护、帮助他),那么春天就到来了。

预设2:如果巨人是(医生),(病房)就是他的花园,小男孩是(一个生命垂危却拒绝治疗的患儿),当(医生)(能穿越层层心墙,用温暖化解他的恐惧,用专业重燃生的希望),那么春天就到来了。

预设3:如果有一天我变成了巨人,(斑驳的老旧社区)就是我的花园,小男孩是(蜷缩在楼道角落的流浪猫),当(我蹲下身用掌心托起颤抖的小生命,在墙根为它们筑起温暖猫窝时),那么春天就到来了。

同学们说得太好了。我们都会长大变成能够帮助他人的巨人,到那一天,我们都要记得这颗善良的心。

2)狄金森的这首小诗,就是这个意思。让我们一起读一读。

请不要忘记你的善良与爱,请打开你的心,把美好分享出去,帮助更多的人。

3、写一写,想象奇妙情景。

过渡:在《巨人的花园》中,我们感受到了花园的奇幻变化,巨人的态度转变。

当花园变成孩子们的乐园后,孩子们和巨人又会在一起做什么?花园还会有什么变化?请同学们尽情发挥想象,写一写。

注意要求:第一,写出巨人和孩子们玩耍的内容。第二,写出花园的神奇变化。

任务三 领悟不变的真谛

1、回顾已知已学,品悟童话魅力。

在童话中,有许多奇妙的变化,花园会变、巨人会变,皮诺曹的鼻子会变,灰姑娘的礼服会变,丑小鸭的样子会变,但是无论怎么变化,皮诺曹、灰姑娘、丑小鸭、巨人这些人物最终都会是善良、美好的。

为什么童话故事中,总有这样的不变呢?

这就是童话的魅力,它有着奇思妙想的变化,更有着对真善美的不变追求。

2、拓展阅读,布置作业。

课后,请同学们继续阅读王尔德的童话和其他优秀的童话故事,感受其中的变与不变。

 

板书

花园

可爱——凄凉——可爱——快乐

(四幅图画)

巨人(由学生来概括)

善良——自私——有爱心——乐于分享

  • 阅读(17)
上一篇: 《绿》教学设计 | 下一篇: 《精卫填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