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卫填海》 2025-08-27
网站类目:教学设计 活动级别:校级 活动类别: 执教姓名:王晴燕 所在单位:江阴市晨光实验小学 执教时间:2024-10-23 执教地点:江阴市晨光实验小学 执教内容:《精卫填海》 参加对象:全校语文老师

教学目标

⒈.读准多音字“少”,借助注释理解字词,把文言文朗读正确、流利。

⒉.通过想象故事的神奇之处,感受精卫执着坚韧的品质。

⒊.借助情节图,学习展开想象,把文言故事讲生动。

教学重点、难点

1.借助注释,理解课文,说说故事的主要内容。

2.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创编故事,使故事更加具体,人物更加生动。

教学过程

任务一:借助情节图,把故事讲清楚。

1.读词组找特点。

出示:夸父逐日、后羿射日、大禹治水、女娲补天

1)读词语,你发现了什么?

预设:都是神话故事,题目就告诉了我们故事的主要人物,告诉了我们故事的主要事件。

(2)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神话故事也是这样的,一起读题。

(3)通过预习你发现这篇课文与其他课文有什么不一样?

预设:小古文、文言文

2.初读课文

(1)出示自读要求:大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好停顿,觉得难读的地方可以多读几遍。学生读课文。

(2)指名学生读课文,特别注意“少”(多音字,第四声),“堙”(前鼻音)

(3)读出节奏

读文言文不仅要准确,还要注意停顿,读出节奏,才能体会它的语言之美。

学生练读。

3.学习字词。

(1)《精卫填海》这个故事发生在哪里呢?

预设:西山、东海(板贴)

小结:西山在西面,东海在东面,它们之间相距甚远。

(2)故事的主要人物是谁呢?

预设:女娃   精卫(板贴)

①“女娃”是谁呢?

 (出示:炎帝之少女)借助注释:理解“少女”,在现代汉语中,少女指的是年轻的女孩子。在课文中意思是小女儿。文言文中像这样古今意义不同的词,我们要格外留意。

②你能来说说这句话“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的意思了吗

预设:炎帝有个小女儿,叫做女娃。

③现在你知道“曰”是什么意思了吗?

预设”在课文中的意思是叫做它看起来和“日”字很像,但同学们不要混淆,“曰”字写起来要略微宽、扁一些。出示甲骨文,理解“”的另一个意思是说

(3)女娃、精卫做了什么?读读课文,圈出动词,并说一说发生的事情。

预设:      

①“游”在课文中可以理解为游泳,也可以理解为游玩。文言文言简义丰,一个简简单单的字,可能蕴含着丰富的意思。

板贴,预设:有一天,炎帝的小女儿女娃去东海游泳。

②甲骨文中,溺的左边是人形,右边是水,表示人沉没在水中。文中的溺,是溺水、淹没的意思。

板贴,预设:有一天,炎帝的小女儿女娃去东海游泳,然后溺死在东海里。

③衔,内部是金字,外部是行字,衔的本义,是横勒在马嘴中的金属器具,两边连着缰绳,可以控制马的速度。现在的意思是用嘴含着或叼着。

板贴,预设:有一天,炎帝的小女儿女娃去东海游泳,她溺死在东海里后化作一只精卫鸟,她每天衔着树枝。

师:你还说清楚了女娃变成精卫鸟的经过呢!

④堙:填塞

板贴,预设:有一天,炎帝的小女儿女娃去东海游泳,她溺死在东海里后化作一只精卫鸟,她每天衔着树枝填塞东海。

4)请同学们借助情节图,结合注释,抓住动词,试着完整地说一说这个故事。

①自己先练一练;

②指名说;

预设:炎帝的小女儿名叫女娃,有一天他去东海里游泳,被溺死了。她死后化作一只精卫鸟,每天去西山衔石想要把东海填满  

③小结:同学们,刚才我们确定了人物身份的转变,知道了发生的事情,结合着注释,借助关键的动词,就把这个故事说清楚了。

任务二:想象神奇之处,把故事讲生动。

1.课文很短,只有两句话,35个字,却处处让我们感受到神奇。

2.现在有一位导演想把这则神话故事拍成一部电影,你觉得可以重点拍摄哪些场景?(化生为鸟、衔石填海)

1化生为鸟

①化生的过程非常神奇。

②这只精卫鸟长相也不一般,非常神奇。它长什么样?

这时,一个浪头拍过,女娃一下子不见了,她被大海吞噬了,不一会儿......海上白烟袅袅,一只形似乌鸦的鸟儿破浪而出,她......(样子)此时,大海......

预设:这时,一个浪头拍过,女娃一下子不见了,她被大海吞噬了,不一会儿,天空乌云密布,电闪雷鸣,一道金光闪过,海上白烟袅袅,一只形似乌鸦的鸟儿破浪而出,她头部有鲜艳的花纹,白白的嘴,五彩斑斓的翅膀,红色的脚。此时,大海又恢复了之前的平静。

师:我想,通过你的拍摄一定会展现得很神奇的!

2衔石填海

①西山与东海,相距很远。精卫用嘴巴衔着木石,不辞辛劳地往返其间,精卫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可以进行具体的拍摄?

预设:此刻狂风在怒号,它的翅膀因为风太大飞不动了,可是它依然坚持不懈地衔石填海。

大雨倾盆,精卫的眼前一片模糊,甚至看不清前方的路,它的翅膀因为沾上了水珠,吃力地飞着。

烈日炎炎,它口干舌燥,满头大汗,可是它嘴里衔着树枝,一刻也不停歇。

师:是呀,他会遇到这么多大自然的困难,除了这些困难,还会遇到什么呢?

树枝的小刺扎紧她的手里,它丝毫不觉得疼痛,勇敢地向前飞去。

石头很大,它的嘴被划破了,鲜红的血液从它嘴角流出,可是它仍然坚持着衔石填海。

师:精卫除了会面对大自然的困难,还会遇到很多突发事件呢!

②小结:从旭日初升到夜幕降临,从盛夏到严冬,不管是晴空万里还是暴雨倾盆,不管是烈日炎炎又或是寒风刺骨,精卫不知疲倦地衔呀,飞呀,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斗转星移,沧海桑田……怪不得这句话还用了一个“常”字,这个“常”字,意味深长呀!

3.刚才我们通过想象画面,拍摄镜头,感受到了故事的神奇,请同学们用这个方法把故事给讲生动。自己试试看吧!

我会讲故事

把故事讲完整。

把故事讲生动,有一处神奇的想象。

☆☆

把故事讲生动,有两处神奇的想象。

☆☆☆

预设炎帝的小女儿名叫女娃,有一天他去东海里游泳,突然,一个浪头拍过,女娃一下子不见了,她被大海吞噬了,不一会儿,天空乌云密布,电闪雷鸣,一道金光闪过,海上白烟袅袅,一只形似乌鸦的鸟儿破浪而出,她头部有鲜艳的花纹,白白的嘴,五彩斑斓的翅膀,红色的脚。此时,大海又恢复了之前的平静。她化身成了一只精卫鸟,它每天去西山衔石填海,尽管是烈日炎炎,它口干舌燥,满头大汗,可是它嘴里衔着树枝,也一刻也不停歇。发誓要把东海给填满。 

任务三:和不同角色对话感悟人物品质

1.精卫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衔石填海,它遇到大海,大海会对它说些什么呢?

出示:①精卫填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东海咆哮着对它说:

预设:精卫,你这么小,还想填平我?你别做梦了!

师:我从你的嘴里听出来了它嘲笑的语气。

如果你是精卫,你听到东海如此的嘲笑你,你会怎么回答它呢?

精卫:就算我很渺小,我也会一直填下去的!

小结:精卫不仅要面对大自然的这么多困难,还要面对他人的不理解。

②海鸥还到精卫筋疲力尽的样子,不由地说:(帮助、劝告)

预设:精卫,我来帮帮你吧!

精卫,你休息休息吧,自由自在地生活不好吗?

精卫回答:我一定要把东海填海填平,不能让他再伤害其他人的性命。 

③(        )看到精卫(       ),说(          )

预设:海龟看到精卫衔石填海,懒洋洋地说:“精卫,你别填了,来和我一起晒太阳吧!”

精卫回答:“我一定要把东海填海填平,不能让他再伤害其他人的性命。 ”

鱼虾看到精卫衔石填海,难过地说:“精卫呀,你不要填海了,我的家要没有了。”

2.即使它遇到了大自然中这么多的困难和他人都不理解,但是它依旧还是日复一日地衔石填海,此刻浮现在你眼前的是一只怎样的精卫呢

预设:坚韧执着的精卫(板书)

3.思辨:大海如此的浩大,精卫如此的渺小,你觉得精卫傻不傻?

预设:不傻,我们要学习精卫这种坚韧执着的精神。

小结:我们要学习的是精卫坚韧执着的精神,就像习近平爷爷说的那样吧,精卫填海等神话故事反映了中国人民勇于追求和实现梦想的执着精神。)

4.联系生活想一想,生活中有像精卫一样的人吗?

预设:消防员,尽管前方是火场,还是毅然决然地冲进去救人。疫情工作人员,志愿者......

任务四:推荐课外阅读,学习人物精神。

1.35个字,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充满魅力的中国古代神话。让我们一起读一读,把这个故事记在心间,把精卫留在心底。

2.总结学法:

①结合注释理解课文。

②用情节图梳理故事内容。

③展开想象把故事讲生动。

3.《精卫填海》出自中国上古文学的瑰宝《山海经》。

出示介绍:《山海经》是一部内容丰富、风貌奇特的古代佳作,全文涉及历史、地理、民族、宗教等方面的内容,是中国古人想象力的集中体现。

4.拓展阅读《夸父逐日》。

  • 阅读(25)
上一篇: 没有了 | 下一篇: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