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上《京剧趣谈》功能性读写学习单
——从“看热闹”到“看门道”
有间功能读写教室
学习任务一:看道具的门道
学习活动1:看得懂
1.看四场“做戏”剧照,识两类不同道具:
骑马 纳鞋底 吃酒 喝豆汁
你看,在 这场戏中,看得见的道具是 ,看不见的道具是 。
2.读四场“做戏”文字,说用道具来做戏:
你看,在 这场戏中,演员 ,我们仿佛看到 。我发现看用道具做戏的门道,既要看演员的 ,也要用观众的 。
学习活动2:看出美
1.看用道具来做戏的美
“在演员手里,‘无’远远胜过了‘有’”。这句话中藏着的“美”是什么?
2.看艺术中的中国美学
学习任务二:看亮相的门道
学习活动1:看得懂
1.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认两种亮相方式:
( )亮相 ( )亮相
2.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说两种亮相方式:
你看,在京剧《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中,
这就是 亮相。
学习活动2:看出美
1.看亮相中的中国美学
静,越发能显示武艺的高强,越发能显示必胜的信心。
动,
2.看艺术中的中国美学
学习任务三:看京剧的门道
几乎不能再简陋了一大幕一拉开,舞台上空空荡荡,就只有一张桌子和两把椅子。这,难道就是京剧舞台美术的全部?这,难道还能讲出道理?
桌椅是摆在屋子里的,京剧也以表现屋子里的事情居多,一桌二椅经常还就是当作生活中的桌椅来用的。但是,京剧表现的“屋子”各式各样,一会儿是皇帝的金銮宝殿,一会儿是书生的雅致书斋,一会儿是吵闹的酒楼茶馆,一会儿是将军的边塞帐篷。大概早期的京剧艺人也想到这一点,他们不是不想把舞台设置得像样一些,但一方面没有条件,同时从艺术上讲,也没有频繁换景的时间和必要。于是大胆地想出一个办法:索性把表示环境的背景舍弃不用,就在一桌二椅上大做文章。
如果是皇帝的金銮宝殿,就换上绣着飞舞金龙的桌围椅披;如果是书生的雅致书斋,桌围椅披可以是淡绿或浅蓝的,绣的图案可以是几株兰花;如果是酒楼茶馆,颜色就需要鲜亮一些,图案也应当热闹一些;如果是将军的边塞帐篷,颜色和图案都要雄壮、炽烈,要有“铁马秋风大散关”的味道。这样,只要在桌椅的装饰上下这么一点小小的功夫,问题也就全解决了
——选自《京剧趣谈•一桌二椅》
学习活动1:看得懂
下面的舞台布景分别表示的是什么地方:
( ) ( ) ( )
学习活动2:看出美
如果说道具是虚实相生,亮相是动静相宜,那一桌二椅是 。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