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原名师工作室成员2024-2025年度总结及2025-2026年度计划——孙红英 2025-09-10
网站类目:成员信息

江阴市梅原名师工作室2024-2025年度个人专业发展总结
                          江苏省江阴高级中学  孙红英
    2024-2025年度,我以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紧扣提升专业素养与教学质量的目标,积极参与梅原名师工作室各项活动,在教学、教研两方面稳步推进,同时履行老教师传帮带职责,圆满完成年度规划任务。现将具体情况总结如下:
一、教学能力稳步提升,风格特色逐步凸显
    本年度,我在保质保量完成本职教学工作的基础上,主动钻研先进教学方法与手段。积极参与工作室组织的公开课、研讨课,在梅原老师的指导下,对英语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优化改进,形成了情境导入任务驱动迁移应用的个人教学思路。以迁移英语为核心,搜集整理各类课例资源,结合教学实际设计迁移练习,有效提升了学生知识运用能力。此外,主动报名参加校级教学基本功大赛并获等奖,通过以赛促学,进一步夯实了教学功底。
二、教研能力持续强化,专业素养不断夯实
    理论学习方面,系统研读《英语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等专著及期刊,撰写读书笔记2篇、教学反思札记若干篇,深化了对学科核心素养的理解。实践研究方面,开设校级示范课、参与校外观摩课,与工作室青年教师结对帮扶1人,通过共同备课、磨课、评课,实现教学相长。围绕迁移英语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主题,撰写教学论文2
三、总结与展望

    本学年,通过工作室平台的学习与实践,我在教学风格塑造和教研能力提升上取得了一定进步,但在课题研究深度和成果转化方面仍有不足。今后,我将继续以研究型教师为目标,加强课题攻坚,推动教研成果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同时更好地发挥传帮带作用,为学科发展贡献力量。

江阴市梅原名师工作室2025-2026年度个人专业发展规划
                          江苏省江阴高级中学  孙红英

 

以成为研究型教师为核心目标,立足上一年度教学教研成果,针对课题研究深度不足、成果转化薄弱等问题,聚焦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落地,依托工作室平台深化教学实践与研究,同时强化传帮带效能,全面提升专业能力。具体规划如下:
一、深化教学实践,打磨成熟教学风格
1. 优化教学模式:在情境导入任务驱动迁移应用思路基础上,结合学生学情细化环节设计,每学期开发3-4个特色课例,形成可复制的教学模板。
2. 深耕迁移英语:拓展课例资源类型,覆盖听力、写作、语法等模块,建立分类资源库;每学期设计2组跨单元迁移练习,探索迁移+分层教学模式。
3. 以赛促优:主动参与市级教学比赛或优质课评选,赛前结合工作室研讨打磨教学设计,赛后总结经验并应用于日常教学。
二、强化教研攻坚,推动成果转化
1. 理论深度学习:重点研读课题研究方法、英语教学成果转化相关专著,每学期撰写不少于3篇高质量读书笔记,结合教学实际形成2篇理论应用反思。
2. 课题研究突破:联合工作室成员或校内教师申报1项市级或校级课题,聚焦迁移英语教学成果的实践转化路径;定期开展课题研讨,按阶段完成研究报告、案例集等成果。
3. 论文与成果输出:围绕课题研究和教学实践,撰写2-3篇教学论文,力争在省级期刊发表或获市级以上奖项;将成熟课例、迁移练习整理为校本教学资源,推动校内共享应用。
三、发挥传帮带作用,促进共同成长
1. 结对帮扶升级:新增1名青年教师结对帮扶,制定个性化培养计划,通过备课指导+听课评课+磨课实践三步培养模式,帮助其形成稳定教学思路。
2. 经验分享交流:每学期在工作室或校内开展1次专题讲座,分享迁移英语教学课题研究经验;主动参与工作室集体备课,提供教学设计建议。
3. 协同研究共进:带动结对青年教师参与课题研究和论文撰写,指导其完成1篇教学案例或短篇论文,形成师徒共研的良好氛围。
四、实施保障
1. 主动对接梅原老师,定期汇报工作进展,寻求专业指导;
2. 合理分配工作与研究时间,每月预留不少于8小时用于教研和课题推进;
3. 积极参与工作室各类培训、研讨活动,主动与同行交流学习,拓宽专业视野



  • 阅读(10)
上一篇: 没有了 | 下一篇: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