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林出版社2020年版《普通高中教科书•英语》
选择性必修第三册 Unit 2 Out of this world
Extended Reading:Why we explore
一、教材分析 (Analysis of teaching materials)
本单元的主题是“人与自然”,话题是“太空探索”,涉及的语篇类型多样,旨在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人类探索宇宙的意义并学习宇航员勇往直前、直面挑战的宝贵品质。本课时是本单元Extended Reading板块,语篇话题是“我们为什么探索”,全文围绕人类探索太空的原因展开。语篇类型为议论文,文章结构清晰,论点明确,逻辑性强,说理严谨。作者开篇设问:太空探索既充满危险与挑战,又耗费大量财力物力,人类为何仍然坚持进行探索?随后作者从五个层面论述了其背后的原因,通过引用名人名言、列举事实、提供数据等论证手段来展开论述。文章引导学生探讨探索太空的意义,使学生了解人类航空航天事业发展的历史与现状,关注我国太空探索所取得的成就,增强民族自豪感,从而激发学生探索太空的兴趣和欲望。
二、学情分析 (Analysis of students)
本次授课对象为高二学生,学生具备一定的语言基础与学习能力,能够用英语获取、梳理、概括和整合语篇的表层信息,但运用英语深入分析语篇、理解文章内涵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尚有不足。同时,学生综合运用语言技能进行多元思维,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学生熟悉本单元“太空探索”的话题,理解太空探索的重要性。但是,学生对太空探索的多维意义和太空探索面临的挑战缺乏深入了解,对太空探索的兴趣有待提升。因此,本节课通过搭建“内容——原因——意义——挑战”的逻辑框架,深化学生对主题意义的理解,提升高阶思维,激发学生的探索欲。
三、 教学目标 (Teaching objectives)
By the end of this section, students are expected to:
1. identify the reasons why human beings explore space;
2. analyze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space exploration;
3. cultivate the desire to explore the unknown and consider future career
exploration.
四、教学重难点 (Key points and difficult points)
Key points:
1. Understand the value of space exploration;
2. Identify the spirit reflected in space exploration;
3. Develop the desire to explore the unknown in life.
Difficult points:
1. Identify and discuss the spirit reflected in space exploration;
2. Deliver a logically structured speech.
五、设计理念 (Designing concept)
本节课基于“学习进阶”理论,通过“what — why — how”进阶式阅读开展教学。基于学生的问题进行教学活动设计,问题从学生中来,问题向学生中去,与学生的真实生活融合。教学活动中不断与学生交互,教学活动进阶式上升,从主题内容进阶到主题意义,从分析探索太空的必要性、好处、挑战进阶到激励学生探索太空,从探索太空进阶到探索未来职业方向,层层深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坚定学生为国家做贡献的决心,进而达成迁移目标。
六、教学过程 (Teaching procedures)
u Activity 1: Identify the problem (4’)
Ⅰ. Watch a video and share feelings
Guided questions: 1. What does the video show?
2. How do you feel?
【设计意图】以嫦娥六号探月的宣传片导入,通过展现中华民族从古至今对月球的浪漫遐想与现代航天的辉煌成就,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探索热情。宣传片以穿越古今的视角,将神话传说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引出太空探索的话题。
Ⅱ. Reflect on the result of a survey
Guided question: What can you get from the survey?
【设计意图】呈现抽样调查数据(多数学生不愿意成为宇航员),引发学生反思个人理想与社会发展的关系,重新审视未来职业选择。
Activity 2: Analyze the problem (28’)
Ⅰ. 1st reading — What we explore (6’)
Guided questions: 1. What do we explore in space?
2. Is It a must for China to explore space?
【设计意图】学生与文本进行第一次整体阅读交互,获取文本关于太空探索的基本信息,培养定位关键信息的能力。接着通过中国和其他国家在探索太空领域的互相竞争,将理性分析与情感认同结合,引导学生理解探索太空的必要性,提升学习内驱力。
Ⅱ. 2nd reading — Why we explore (10’)
Guided questions: 1. Why do we explore space?
2. What does Stephen Hawking want to tell us?
3. What’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xploring space and living on
earth?
【设计意图】学生与文本进行第二次整体阅读交互,围绕为什么要探索太空这一主题开展讨论交流活动,通过段落主题句寻找文中的相关信息支撑,分析探索太空的原因。学生通过欣赏霍金的名言,体会探索是人类的天性。学生进一步思考天性是来自内心的动力,而好处是来自外部的动力,探索太空和生活在地球上的关系,领会探索太空的重要性,加深对主题意义的理解。
Ⅲ. 3rd reading — How we explore (12’)
Guided questions: 1. What barriers do we meet when exploring space?
2. What problems can space exploration cause?
3. What spirit is reflected when humans explore space?
【设计意图】学生与文本进行第三次整体阅读交互,通过结构化阅读,利用所获得的综合信息,了解探索太空的困难和带来的问题,意识到人类探索太空是充满挑战的,培养批判性思维。学生探讨分析探索背后的驱动力和精神内涵,对语篇背后的价值取向进行推理与论证,得出探索太空推动人类进步,是有激励价值的,逐步推动迁移目标的达成。
u Activity 3: Solve the problem (8’)
Discuss and make a speech about dream career
Guided questions: 1. What area do you want to explore as your dream career?
2. What is your reason and how can you realize your dream ?
【设计意图】学生分组活动,把从宇航员身上学到的探索精神迁移到自身应具备的探索精神,通过比较、思考和探究,将知识转化为能力,逐步实现情感迁移与内化。以演讲的形式,整合信息并表达观点,明确探索内涵,思考自己探索的领域,做好职业规划。这一环节注重从认知到实践的转化,帮助学生建立个人发展与国家需求之间的联系,培养其责任担当意识,最终实现知识、能力和情感的多维迁移目标,为未来的职业规划和人生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u Homework
1. Required:
Share your speech with your classmates after class;
2. Optional:
Search online for some information about how to live in outer space.
【设计说明】课后作业是本节课的延伸,学生分享太空探索主题演讲,回顾课堂所学,能在交流中碰撞新想法,锻炼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调研太空生活细节,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航天科技与人类生存的关系,从而增强对太空探索的好奇心 激发探索兴趣。通过资料搜集与整理,培养学生信息筛选、归纳和总结的能力,鼓励学生主动探索课本以外的知识。
u Blackboard Design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例践行了主题意义引领下的进阶学习语篇教学理念,将太空探索大主题转化为学生可感、可思、可用的成长养分,让探索精神真正扎根于学生的生命实践。通过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活动,有效达成了拓展阅读课的迁移目标。设计的主要亮点如下:
1. 进阶式问题链驱动深度思维
遵循“what-why-how”的认知逻辑,搭建学生的思维阶梯。每个环节设置指向性明确的引导问题,使学生的思维从事实性理解逐步迈向批判性评价,精准呼应了“学习进阶”理论,实现了从文本表层信息到主题意义建构的跨越。
2. 多模态资源强化文化认同
创新性地将神话传说和现代科技结合,直观呈现中华民族从飞天幻想到航天强国的历程。穿插中国太空探索的图片,既服务语言学习目标,又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3. 迁移任务实现知行合一
本节课的迁移目标是学生具有探索未知的激情和欲望,思考未来的职业方向,更好地为国家做贡献。以宇航员精神为锚点,学生建立“航天英雄——个人发展——国家需求”的意义联结,通过“梦想职业”演讲输出形式,完成信息整合、观点论证和情感表达的语言综合运用,成功激发了未来职业探索欲。
本节课还有以下可提升之处:
1. 分层任务设计不足,可为不同层级的学生提供针对性学习支架,设置阶梯式任务,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
2. 技术融合的深度探索有待加强,在数字化工具创新应用上仍有提升空间。
【作者信息】
佘亚丽,江阴市青阳中学,曾获江阴市高中英语优质课一等奖,江阴市英语学科命题大赛一等奖。
【备注】
本课例曾在江阴市“高一高二英语主题大教研”活动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