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3: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下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新探 2025-09-16
网站类目:资源共享 资源学科:英语 资源类别:论文 资源年级:高三 选用情况:学科网已选用 资源内容:论文

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下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新探 —— 以全国卷一卷真题为例

摘要

本文基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语篇功能理论,深入探讨高中英语读后续写的教学新方式。以近几年全国卷一卷的读后续写真题为案例,从主位系统、信息系统和衔接系统三个维度,提出读后续写教学应注重引导学生分析原文逻辑、把握信息传递规律、运用衔接手段,以提升学生的语篇构建能力和写作水平。

关键词

系统功能语言学;读后续写;高中英语教学

一、引言

读后续写作为高考英语的新题型,对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 (2017 年版 2020 年修订)》强调英语学习要使学生能在主题意义引领下,通过一系列学习活动,促进语言知识学习、语言技能发展等。读后续写题型充分体现了这一要求,考查学生理解文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创新思维的能力。然而,传统高中英语教学往往聚焦单句语法和词汇,学生在语篇构建方面能力薄弱。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语篇功能理论为读后续写教学提供了新视角,有助于教师引导学生从语篇层面理解和创作,提升写作质量。

二、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语篇功能理论概述

2.1 语篇功能的定义与定位

系统功能语言学由韩礼德创立,将语言功能划分为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胡壮麟教授在《系统功能语言学概论》中指出,语篇功能是将语言成分组织成连贯语篇,使语言在特定语境中具有意义的功能。与概念功能表达对现实世界的体验、人际功能建立与维持社会关系不同,语篇功能解决 “怎么说才能让内容连贯、有条理” 的问题,是语言 “落地” 的关键,无论是书面文本还是口头语篇,都依赖语篇功能机制整合零散语言单位,实现有效沟通。

2.2 语篇功能的三大核心系统

2.2.1 主位系统

主位是句子的出发点,是说话者或作者选择的信息起点,述位是对主位的陈述说明。主位与述位组合构成句子基本信息结构,多个句子主位的选择与衔接决定语篇逻辑脉络。如在英语句子 “On the table lies a book” 中,“On the table” 是主位,“lies a book” 是述位。常见的主位推进模式有平行型(各句主位相同,述位不同)、延续型(前一句述位成为后一句主位)等,这些模式是语篇的 “逻辑骨架”,对写作实践有重要指导意义。

2.2.2 信息系统

信息系统关注语篇中信息传递方式,核心是 “已知信息” 与 “新信息” 的划分。语篇信息传递遵循 “从已知到新” 原则,先提及已知信息建立语境,再引出新信息降低理解难度。例如新闻报道,导语常包含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已知信息,后续围绕新信息展开。且 “已知信息” 与 “新信息” 划分具相对性,需结合语境判断。在语言教学中,引导学生关注此结构,有助于提升其理解文本和表达能力。

2.2.3 衔接系统

衔接是语篇中使句子产生意义关联的语言手段,分为语法衔接(如照应、替代、省略、连接)和词汇衔接(如复现、搭配)。英语中的 “he/she/it” 等代词的照应,以及 “however”“therefore” 等连接词明确句子逻辑关系,还有词汇的复现和搭配,都能强化语篇连贯。缺乏衔接手段的语篇,即便句子语法正确,也会松散破碎,无法实现有效沟通。

三、全国卷一卷读后续写真题分析

3.1 真题呈现与特点

2025 年全国卷一卷读后续写真题为例,文章讲述了作者夫妇想通过举办聚会分享新家,然而弟弟带了大狗 Toby 前来。因担心大狗伤到孩子,作者让弟弟看好狗并让它待在室外。前期计划顺利,可晚饭后下雨,众人进屋,作者不想狗进屋,弟弟不愿带湿狗回家,最终弟弟离开。此后弟弟对作者短信邀约回复 Not a chance”,两个月过去,作者在妻子提醒下,考虑到弟弟面临健康问题且妻子去世,Toby 是其重要陪伴,开始反思自己。题目要求学生依据给定的两个段落首句续写,使文章逻辑连贯、情节完整。此类真题特点显著:文本贴近学生日常生活经历,围绕家庭、人际关系展开;情节设置有冲突矛盾,存在亟待化解的人际问题;段首句为续写关键指引,既限制又暗示续写走向;着重考查学生对原文情感脉络的把握、解决人际关系问题的思路、语言运用的准确性以及语篇连贯构建能力。

3.2 从语篇功能理论视角分析真题

3.2.1 主位系统分析

原文叙述时,主位选择紧扣人物My wife and I”“my brother”)和关键事件元素the gathering”“the dog Toby”“the rain”)。如描述矛盾产生场景,I didn't want Toby to be running around in the house, and my brother wasn't happy with driving home with a wet dog” 一句,前半句以 I 为主位,引出作者想法,后半句以 my brother 为主位,阐述弟弟的态度,二者形成对比,凸显矛盾。学生续写时,应延续此主位选择逻辑,以人物化解矛盾的行动、心理活动或新的交流契机为主位,如 I decided to visit my brother personally to make amends,确保语篇逻辑连贯,契合《如何有效应对读后续写题型》中对情节协同性的要求。

3.2.2 信息系统分析

原文遵循 “已知 - 新信息” 结构推进,先介绍聚会初衷、人员等已知信息,再逐步抛出大狗到来、天气变化、兄弟矛盾等新情况。学生续写时,需承接前文已知信息,像人物性格、矛盾现状、家庭背景,在此基础上引入新情节信息,如作者拜访弟弟时的新发现或兄弟交流中的新冲突。如 “As I arrived at my brother's house, I noticed a photo of our family that we took years ago, which reminded me of the good old days”,“As I arrived at my brother's house 承接前文作者决定拜访的行动,“noticed a photo... good old days” 为新信息,推动情感转折,遵循信息传递规律,提升续写内容的合理性与感染力。

3.2.3 衔接系统分析

原文运用多种衔接手段,代词照应(he 指代弟弟,it指代狗)、词汇复现(brother”“dog 多次出现强化关键元素)。学生续写时,要延续这些衔接方式,合理使用连接词体现逻辑关系。如 However, when I started to apologize, my brother interrupted me, but his tone wasn't as cold as I expected”,“However表转折,but进一步转折,apologize与前文作者反思相呼应,增强语篇连贯性,符合读后续写流畅度评价维度中对衔接手段的要求。

四、基于语篇功能理论的读后续写教学新方式

4.1 基于主位系统的教学策略

4.1.1 引导学生分析原文主位推进模式

在教学中,教师选取全国卷一卷读后续写真题及类似记叙文,引导学生标注每句主位,分析主位推进模式。如《如何有效应对读后续写题型》中提到,利用 “故事山” 导图法梳理故事情节时,同时关注主位变化。以 2021 年全国卷一卷真题为例,让学生找出围绕主人公行动的主位推进线索,理解作者叙事逻辑,为续写奠定基础。

4.1.2 训练学生规划续写主位

教师组织续写练习,要求学生在动笔前规划主位。根据给定段首句确定关键主位,如段首句为 Finally, we found a way to solve the problem,引导学生思考以解决问题的具体行动或相关人物为主位展开,如 First, I suggested we ask the local villagers for help”,确保续写与原文逻辑一致,提升情节协同性。

4.2 基于信息系统的教学策略

4.2.1 培养学生识别已知与新信息的能力

教师选取真题和拓展阅读材料,让学生划分句子中的已知和新信息。分阶段探讨不同语境下读后续写,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分析文本信息结构。以人与自然主题的读后续写文本为例,让学生找出介绍自然环境背景的已知信息和人物新行动的新信息,强化其对信息结构的敏感度。

4.2.2 指导学生合理安排续写信息

在续写训练中,教师要求学生先回顾原文已知信息,再构思新信息。要结合原文知识进行续写。学生续写时,先明确前文人物性格、情节发展等已知内容,再引入符合逻辑的新情节,如在续写朋友间的故事时,已知朋友乐于助人,新情节可围绕朋友如何在新困境中帮助他人展开,使续写内容既承接前文,又有新的发展。

4.3 基于衔接系统的教学策略

4.3.1 教授学生语法衔接手段的运用

教师结合真题,详细讲解照应、替代、省略、连接等语法衔接手段。过例句展示其用法。如讲解代词照应时,以真题中人物对话为例,“‘What should we do now?I asked. He replied, We need to find a safe place’”,“He 照应前文提到的人物,让学生体会其作用;练习连接词时,给出不同逻辑关系的情境,让学生选择合适连接词填空,提升其运用能力。

4.3.2 强化学生词汇衔接意识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词汇复现和搭配在语篇中的作用。在分析真题时,指出词汇复现强化主题,如在环保主题读后续写中,environment”“protection等同义词复现。同时,讲解常见词汇搭配,如 make a decision”“take action 等,让学生在续写中运用,提升语篇自然度与连贯性。如在续写校园活动时,运用 organize an activity”“participate in 等搭配,使文章更贴合语境。

五、教学实践案例展示

5.1 教学过程设计

5.1.1 读前阶段

教师选取全国卷一卷读后续写真题,如 2023 年真题,引导学生快速浏览文章,梳理记叙文六要素,明确故事背景、人物关系和主要情节,找出伏笔,如人物的特殊技能或物品,为续写做铺垫。同时,分析原文主位推进模式、信息结构和衔接手段,让学生对原文语篇构建有初步认识。

5.1.2 写中阶段

教师给出段首句,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根据原文逻辑和语篇功能理论,规划续写主位、安排信息、选择衔接手段。小组代表分享思路后,学生独立写作。如段首句为 Just as we were about to give up, a glimmer of hope appeared”,学生讨论以 a glimmer of hope具体指代内容为主位,结合前文困境,安排新信息,运用连接词 but”“and 等体现情节转折与发展。

5.1.3 写后阶段

学生完成写作后,教师组织互评,根据读后续写评价维度及语篇功能理论要点,如内容协同性、信息传递合理性、衔接手段有效性等,制定评价量表。学生依据量表互评,找出同伴作文在语篇构建方面的优点与不足,教师总结点评,选取优秀和典型问题作文展示,强化学生对语篇功能理论运用的理解。

5.2 教学效果评估

通过对比教学前后学生读后续写成绩,发现学生在内容连贯性、逻辑合理性方面得分显著提高。以某班级为例,教学前平均得分13分(满分25分),教学后提升至15分。同时,学生在写作中更能自觉运用语篇功能理论,如主位推进更合理、信息安排更清晰、衔接手段运用更丰富准确。学生反馈,通过学习语篇功能理论,写作思路更清晰,知道如何构建完整、连贯的故事。

六、结论

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语篇功能理论为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提供了创新视角和有效方法。通过从主位系统、信息系统和衔接系统三个维度分析全国卷一卷读后续写真题,提出相应教学策略,并在教学实践中验证,能够显著提升学生读后续写能力,使其更好地理解和构建语篇,符合高考对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考查要求。未来教学中,教师可进一步深化对语篇功能理论的研究与应用,结合更多教学资源和手段,持续优化读后续写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胡壮麟。系统功能语言学概论 [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2]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 (2017 年版 2020 年修订)[S].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3] 王初明。读后续写的原理与方法 [J]. 外语教学与研究,2012 (5):757-7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