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地区的自然特征与农业》(刘凌宏) 2025-09-18
网站类目:资源共享 资源学科:地理 资源类别: 资源年级:八年级 选用情况:学科网未选用 资源内容:融合教育优质课

附件1

2025年江阴市融合教育优质课教学设计(参考模板)

教师基本信息

刘凌宏

出生年月

1982年10月

政治面貌

群众

大学本科

从事融合教育教学年月

20239月至今

职务职称

中小学一级教师

联系方式

13861604751

邮箱

16909201@qq.com

工作单位

江阴市第一初级中学

详细通讯地址

江阴市澄江街道黄山路199

展示教师岗位类型

þ资源教师þ普通学校任课教师 ¨其他教师(

协同教师(选填)

居寒洁、赵蓉蓉、刘星宇

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

西北地区的自然特征与农业

学科

地理

1.教学内容分析(分析本课时在单元中的位置,学习内容对发展学生能力的功能价值,蕴含的正确价值观念等)

本单元主要分为“自然特征与农业”“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两部分内容。

在自然特征方面,介绍西北地区的地理概念。在地势上属于第二级阶梯,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西部高山和盆地相间分布。西北地区由于距海较远,并且被山岭重重阻隔,湿润气流难以到达。因此,这里降水较少。由于气候干旱,这里河流稀少,且为季节性河流,是我国内流河的主要分布区。西北地区地表景观东部高原以草原为主,向西逐渐过渡为荒漠草原和荒漠,西部盆地有大面积的沙漠分布。

在农业方面,西北地区草场广布,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贺兰山以东地区降水较多,地表水资源比较丰富,分布有呼伦贝尔草原、锡林郭勒草原等大型优质草场。贺兰山以西地区降水较少,地表多戈壁、沙漠,但山地降水较多,分布有高山草场。西北地区只有在有河水、高山冰雪融水、地下水灌溉的地区,才能发展农业,形成灌溉农业区。由于夏季气温高,光照强,昼夜温差大,这里的农产品品质优良,尤以瓜果闻名国内外。

2.学情分(分析特殊需要学生与本课时学习相关的经验认知与能力基础、学习兴趣与发展需求、发展路径等

小月平时在课堂上态度积极,专注时间较长,能利用图文资料提取一些简单的地理知识,缺乏分析归纳的能力。有关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与农业等内容,学生平时生活中对该地区可能有一些感性认识和了解,但不一定科学和全面。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结合学生可能具有的一些感性认识,进行正确的启发和引导,结合课堂教授的新知识,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西北地区的降低综合思维的要求,用简单的游戏活动和具身体验作替代

3. 教学目标差异性目标根据课程标准个别化教育计划和学生实际,描述学生经历学习实践过程后应达成的目标)

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

利用地图等相关资料分析归纳我国西北地区的自然特征

综合思维】【人地协调

利用预设情境分析归纳西北地区的自然特征对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影响。

普通学生

特殊需要学生

1. 读图明确西北地区的位置与范围。

2. 理解西北地区自然景观的递变规律,并初步探讨其成因。

3. 明确西北地区的自然特征及气候与地形、植被、河流的相互关系以及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4. 掌握西北地区灌溉农业及其形成条件

5. 树立因地制宜和人地协调的观念。

1. 读图能在地图上描画西北地区的位置与范围。

2. 知道西北地区的自然特征:干旱。

3. 通过拼图游戏发现西北地区自然景观的递变规律,知道降水对景观差异的影响。

4. 通过视频资料介绍知道西北瓜果甜的原因。

4.教学重点难点

普通学生

特殊需要学生

西北地区自然特征的成因及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知道西北瓜果甜的原因。

5.教学环境与教学资源

教学环境:录播教室,希沃课件,智慧黑板。

辅助教具:新疆红枣、葡萄干。

支持与帮助:协同老师与同伴支持。

6.教学过程(详略适宜)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包含差异性活动

环节一:视频导入

学环节中呈现的学习情境、运用的方法策略等)

展示西北景观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对应地区

(学生在真实问题情境中开展学习实践活动,与教的环节对应,同时体现特需学生的参与活动机会和支持策略)

观赏图片,对西北地区的自然环境有一个初步印象。

设计意图初步感受西北特色以边塞诗词描绘西北,营造情境激发学生好奇用西北地区特色旅游资源图片,营造情境,激发学生对西北的好奇与探索欲望

环节二:西北范围

教师活动

展示西北地区地形图,要求学生在地图上描画西北地区的范围,并在图上找出西北地区的主要地形区。

学生活动包含差异性活动

根据图文资料明确西北地区的范围,能在地图上读出西北地区的三个地形区。

在同学的辅助下完成该活动。

设计意图

让学生通过动手描画的实践活动,利用地理工具地图提升区域认知的核心素养。

环节西北风情

教师活动

展示吃、住、行、舞、景”五组图片请学生挑选出属于西北地区的,并简要说明理由。

学生活动

根据图文资料明确西北地区气候干旱的自然特征。

在同学的辅助下正确找出部分图片。

设计意图

让学生了解西北文化、旅游资源,思考其与地理环境关系提升综合思维。

环节四:景观探因

教师活动

指导学生读西北地区年降水量的分布图,分析西北地区气候干旱河流稀少的原因,探究西北地区内植被景观的东西差异及原因。分析干旱的自然对本区农业的影响。

学生活动

根据图文资料和课件提示分析位置、地形与气候相互作用,解释干旱成因。明确本区的农业生产以畜牧业为主。

在同学的辅助下完成拼图游戏。知道西北地区有新疆牧区与内蒙古牧区。

设计意图

利用地理工具地图强化区域认知提升综合思维树立因地制宜和人地协调观念。

环节五:瓜果飘香

教师活动

展示最甜的葡萄相关视频,引导学生梳理有效信息;探究西北地区瓜果微甜色艳的原因。

学生活动

根据视频资料和课堂活动归纳总结西北地区瓜果微甜色艳的原因。

在同学的辅助和老师的指导下知道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糖分的积累。

设计意图

利用多媒体资源培养学生的关注度,用实例验证气候对农业的影响。

环节六:地下长城

教师活动

展示西北地区灌溉农业分布图指导学生分析本区发展灌溉农业的优势与不足。简单介绍地下引水工程“坎儿井”。

学生活动

根据图文资料和课件提示分析气候、地形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在同学的辅助下知道水源对灌溉农业非常重要。

设计意图

利用地理工具地图提升学生的地理实践力和综合思维,强化因地制宜和人地协调思想。

7.板书设计

西北地区

位置 地形

干旱

畜牧业

灌溉农业

水源

8.巩固练习与拓展学习设计(关注不同学生的课业作业练习的内容形式设计的针对性)

利用游戏活动让学生完成课堂总结。利用多媒体资源提升学生的兴趣和专注度,强化关键信息的记忆。

9.特色教学资源分析、技术手段应用说明(结合教学特色和实际撰写)

10.学习评价设计

11.教学反思与改进(教与学的经验性总结,基于班级、特殊学生学情和目标达成度进行对比反思,教学自我评估与改进思路)

本节内容是四大地理区域中学习的第三个地区,学生已熟练掌握了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特需学生也能在同学的辅助下跟随教师的指导完成课堂学习任务。为配合特需学生思维能力弱注意力不持久的特点,把本课的重难点分解为时长较短的多个小活动,降低思维难度与深度的同时,利用视频、游戏等课堂互动形式来激发学生兴趣,保持注意。绘图、看视频、拼图游戏、实物品尝等身体力行的具身学习方法融合兼顾了所有学生的认知特点,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在学习过程中月月同学积极参与、努力表达的样子令人感动。从目标达成情况看,在课堂小结阶段月月能主动回答出“新疆瓜果甜与昼夜温差大有关。”已基本达成目标、突破了难点。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还应该注意指导学生提升思维能力。

12. 其他




  • 阅读(5)
上一篇: 没有了 | 下一篇: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