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主任的78个临场应变技巧》读后感 2025-09-22
网站类目:点评分析 活动级别:校级 活动类别: 执教姓名:袁同舟 所在单位:江阴市城中实验小学 执教时间:2025-09-22 执教地点:江阴市城中实验小学 执教内容: 参加对象:

《小学班主任的78个临场应变技巧》读后感

 

作为一名小学班主任,日常工作中充满了各种突发状况:学生之间的冲突、课堂纪律问题、家长的不理解、学生情绪的波动……这些都需要我们在第一时间做出恰当的反应。读完《小学班主任的78个临场应变技巧》这本书,书中的一个个鲜活的案例给了我许多启发,就如一位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在耳边娓娓道来。

本书由许丹红老师编写,她常年在班主任一线,在平凡的岗位上取得了不平凡的成绩。书里内容贴近实际,案例丰富,技巧实用。书中将78个应变技巧分为几个大类,包括课堂管理、学生心理、家校沟通、突发事件处理等,每一节都配有真实案例和应对策略,具有很强的操作性。以下,我将结合自己的教育实践,谈谈几点深刻的体会。

一、课堂管理中的“冷处理”艺术

书中提到:“当学生出现不当行为时,教师的第一反应往往决定了事态的发展方向。”这让我想起一次课堂上的小插曲。

那天是一堂语文课,讲解课文时,我突然听到教室后排传来一阵笑声。我回头一看,是小杰在用橡皮擦扔同桌小宇。我当时的第一反应是停下讲课,点名批评他。但就在我准备开口时,看到周围同学正在专注地看着我,并没有受这两位同学影响时,我意识到如果此时反应过度,会影响更多孩子的听讲。

于是我选择继续讲课,只是用眼神示意小杰注意。课后,我单独找他谈话,了解他是因为觉得课堂内容太简单而分心。我没有批评他,而是鼓励他在课后帮我整理一些拓展资料。结果,他不仅认真完成了任务,还在之后的课堂上积极发言。

这个案例让我深刻体会到,“冷处理”并不是放任,而是一种智慧的等待和引导。书中指出:“教师的情绪稳定,是学生情绪稳定的基石。”在面对突发情况时,保持冷静、避免情绪化反应,让孩子感受到你能稳定地控制全局,往往能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二、学生心理问题的“共情式沟通”

小学阶段的学生心理尚未成熟,情绪波动大,容易因为小事而产生强烈的情绪反应。书中提到:“共情不是同情,而是站在学生的角度理解他们的感受。”

我曾经带过一个叫小敏的女孩,性格内向,成绩中等。有一次她在课堂上突然哭了,原因是同桌不小心把她的作业本弄脏了。我当时没有立刻责备同桌,而是轻声问她:“你是不是觉得很难过?这本作业你花了很多心思吧?”她点点头,情绪慢慢平复下来。

书中提到:“共情式沟通的关键在于‘先情后理’,先处理情绪,再处理问题。”我随后让同桌道歉,并引导他们一起想办法修复作业本。小敏的情绪得到了理解,她也更愿意接受解决方案。

这次经历让我意识到,很多时候学生的问题并不是行为本身,而是情绪没有被看见。班主任不仅是管理者,更是学生情感的“接容器”。正如书中所说:“一个被理解的孩子,才愿意被引导。”

三、家校沟通中的“换位思考”

班主任这个角色,注定要与形形色色的家长打交道。家长的文化素养、个人素质参差不齐,新时代的年轻家长对班主任要求颇高,敢说敢为,一不小心,班主任就会陷于被动的尴尬状态。

书中的第六章节给一线班主任讲述了“应对家长的行为问题”,班主任工作中,应对学生有法可循,应对家长更要有方法,良好的家校沟通能够助力班主任更好地开展工作。

书中指出:“家长不是教育的对手,而是合作伙伴。面对家长的质疑,最有效的回应不是辩解,而是邀请参与。”这句话让我在面对家长质疑时,学会了换位思考。有一次,一位家长因为孩子被调换座位而情绪激动,认为我“偏心”。我当时心里也很委屈,但还是耐心听完她的抱怨,然后解释了调座位的初衷是为了帮助孩子更好地学习,并邀请她第二天来教室观察孩子的课堂表现。这位家长听了我说的话后,态度立马转好,并表示信任老师,将会全力配合。

这次经历让我明白,家校之间的信任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建立在一次次真诚沟通的基础上。书中总结得好:“沟通的目的不是说服,而是达成共识。”

四、突发事件中的“快速反应机制”

小学班主任最常面对的,莫过于各种突发事件:学生受伤、突发疾病、甚至校园安全事件。本书的第五章节就详细讲述了班主任在面临学生意外突发事件时应该怎么做。

书中强调:“突发事件面前,班主任的反应速度和专业素养,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安全。”有一次课间,一名学生在操场上摔倒,膝盖流血。我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按照书中提到的“三步法”进行处理:先安抚情绪,再判断伤情,最后及时处理并通知家长。整个过程不到五分钟,学生情绪稳定,伤口也得到了妥善处理。“突发事件的处理,不是临场发挥,而是平时准备的体现。”这让我意识到,作为班主任,必须不断学习急救知识、熟悉学校应急预案,才能在关键时刻不慌不乱。

第五章共十一个教育事例,许老师应对意外突发事件时,总能沉着冷静,心平气和,有法可循,这不仅是许老师教育机智的体现,更是她日常对待工作时一丝不苟,全心全力的态度体现,这也告诉我们一线教师,做工作要善于反思总结,学会对症下药。

五、结语

本书的最后一章节还写有“应对与同事有关的问题”,这在平时的一些教育书籍中不曾见过。许老师如一位知心朋友,将她在学校职场中与同事发生的一些故事讲给了我们听,让我这样一个职场小白也懂得了一些“潜规则”,一些“人情世故”,感受颇深!

《小学班主任的78个临场应变技巧》是一本实用的方法书,也是一位经验丰富的教育同行的智慧结晶。它让我在面对复杂多变的班级管理工作时,多了一份从容与自信。书中最后一章写道:“教育不是技巧的堆砌,而是智慧的沉淀。”这句话让我深有感触。78个技巧,每一个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反思、调整、内化。

教育是一场漫长的修行,而班主任则是这场修行中最忙碌、最辛苦的引路人。我们不可能完美应对每一个突发状况,但我们可以不断学习、不断成长。正如书中所说:“每一个应变技巧的背后,都是对学生深深的爱与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