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迹 2025-09-23
网站类目:教学设计 活动级别:市级 活动类别: 执教姓名:王赕 所在单位:江阴市祝塘中心小学 执教时间:2025-09-23 执教地点: 执教内容: 参加对象:

月迹教案

教学目标:

1.正确读写并理解“款款地、玉玉的、银银的、痒痒的”等词语,积累并运用课文中的叠词,体会叠词和儿化在表达中的妙处;

2.在感情朗读中,寻找作者童年寻月的线索,体会作者或急切、或惊喜、或甜蜜、或温暖、或惬意的心情;

3.聚焦语言,抓住文本特点,通过读一读、画一画、写一写体会语言特点,感受月的美好,体会作者细腻的感受和那份追求美好事物的情怀。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追寻诗人笔下的月亮足迹

1.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新课文,题目叫作——《月迹》。抬起你的手跟老师一起来板书写课题和作者的名字——月,床前明月,月上柳梢;迹,蛛丝马迹,了无踪迹。(板书:月迹)

作者是当代著名作家——生答:贾平凹,这个“凹”字在这里应该念“wā”,贾平凹在陕西农村长大,他在自己的一篇文章中写到过自己名字的来历:小时候父亲给他取名叫“平娃”,“娃娃”的“娃”,长大以后他用“娃”字的谐音“凹”字代替了,这个字在陕西方言中就念“wā”。(板书:贾平凹wā)

来,让我们来齐读课题和作者的名字。

古往今来,有很多文人墨客描写过月亮的踪迹,我们不妨一起先来吟诵几句。诗仙李白写到——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王维有诗云——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张九龄写到——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若虚感叹到——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教师说提示语,学生念诗句)

2.跨越千载,明月永恒,吟诵着这些千古名句,追寻着月亮的踪迹,你发现刚才这些诗人笔下的月亮踪迹分别出现在了哪些地方?

预设:海面 江面 松林之间 天山上

3.那么,贾平凹笔下的月亮踪迹又会出现在哪里呢?来,请你们默读课文,边读边寻找:贾平凹笔下的月亮都跑到了哪些地方去了?在文中圈一圈。

二、追寻作者笔下月亮足迹,感受作者细腻

 

1. 找寻月亮踪迹

师:读完课文,同学们有没有找到贾平凹笔下的月亮都跑到了哪些地方了?

预设:竹窗帘里,倒映在镜子里(板书:镜中月)

      院子里                板书:院中月)

      水里                  板书:水中月)

眼睛里                板书:眼中月)

      天空上                板书:空中月)

2. 寻找叠词,初体会叠词的用处

师:在我们找月亮的过程中,你的心不知不觉地被贾平凹哪些直接描写月亮的词语给吸引了? 师鼓励学生说出第几段哪个词。

预设:渐渐的,款款的;渐渐地爬;玉玉的;银银的;满盈了;亏了,末了(liǎo );白光光的

师:老师发现你们关注的词语有的在写月亮的形状,有的在写月亮的动态,有的在写月亮的颜色,有的在写月亮的气息……老师还特地把大家伙儿谈到的这些个儿词语筛选了一下,排成了五排。这些都是作者直接描写月亮的词语,为什么要这样排列呢?排成五排,联系板书,两厢对照,谁发现了其中的奥秘?

第一排:款款地、渐渐地、慢慢儿、匆匆的;

第二排:玉玉的、银银的、淡淡的、痒痒的;

第三排:闪闪的;

第四排:小小的;

第五排:白光光的。

预设:第一排是写镜中的月亮,第二排是写院中的月亮,第三排是写水中的月亮,第四排是写眼中的月亮,第五排是写夜空中的月亮。

师:谁来字正腔圆地读一读这五排词语?有没有发现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叠词)这样的词语听上去有怎样的感觉?

预设:淘气、写的很生动、读起来有气势、让人感到舒服

师:听读词语光有舒服、惬意的感觉还不够,有的时候在听的时候,你需要打开你的心扉,由词语散发开来,你往往还能看到什么,闻到什么,尝到什么,甚至还能摸到什么?就这五排词语,你们听着老师的描述,敞开你的心扉听一听,好吗?

夜幕降临,院中一株桂树散发着迷人的清香。漫步在庭院里,此时抬头就可看到满天星辰,寸草悠悠,一家人围着圆桌,品尝月饼。望着明月,有说有笑,看着月亮慢慢的爬上树梢,在闪耀群星之中发出玉玉的、银银的的光。

师:你好像看到了什么?

你鼻子好像闻到了什么?

你嘴巴好像尝到了什么?

你双手似乎摸到了什么?

师:听着同学们的描述,此时五排词语仿佛不再是一个个词,而是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一股股新鲜的味道,以及那一个个触手可及的事物。我们能从这些词语中感受到贾平凹笔下的月亮跟别人的不一样,感受到作者的细腻。来,让我们一起有滋有味地,字正腔圆地来读一读。(生齐读)

 

三、启发梳理心情变化

1.师:刚才,我们已经跟随着作者的脚步找到了月亮的踪迹,那么在找寻的过程中,作者的心情有什么样的变化呢?快速地在文中找一找。

引导学生按照寻月的过程,用高低起伏变化,展现出作者的心情变化。

(不满足——高兴——失望——羡慕——嫉妒——兴奋——满足)

引导:下面,我们跟着作者一起去找月亮,首先在院子里盼月亮,缠着奶奶说故事的时候,是不满足的,接着看到穿衣镜上的圆满盈了便高兴起来,接着月亮儿继续爬,我们只能看到一个空镜,只有失望,当我们听到月亮是属于最漂亮的三妹时,我们都羡慕起来,看着三妹的狂样,我们心里有了一丝嫉妒,奶奶说月亮属于每个人,我们在很多地方找到了月亮,越来越兴奋,最后当我得知月亮属于每个人,并且天空也属于我们时,便由一开始的不满足变成了满足。(板书)

2.小结:(出示月迹图及心迹图)文章有两条线,一条是作者寻找月亮的明线,一条是作者的心情变化,是——生答:暗线。寻月之旅,亦是作者的心之旅。

四、镜中月——体会动态描写

师:那接下来,我们就伫足某处,来看看这里的月亮有多动人。好,首先,我们和作者一起去镜中寻找月亮,我们发现月亮是怎么样的?生:慢慢升起的。

1.聚焦动态描写,感受用词的准确

①画一画,了解月的动态变化

课件出示第2自然段:读一读这段话,你能在圈出描写镜中月形态变化的词语吗同学们一起说。

“一道白——半圆——满盈——亏——末了——了无踪迹”(展示图片)

小结:刚才,我们用画图的形式把月亮的形态变化展现了出来,一系列的动态描写可见作者观察之细、观察之久。这一段还有哪儿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呢?

②品一品,赏析动词的准确:

结合学生汇报引导学生关注动词的使用。(月亮是怎么出现在穿衣镜上的?)

课件出示:“我们看时,那竹窗帘儿里果然有了月亮,款款地悄没声儿地溜进来,出现在窗前的穿衣镜上了”。

读一读,你有什么感受呢?生答

课件点红:这个“溜”字,总给人小心翼翼、偷偷摸摸的感觉,“悄没声儿地溜进来”更让我们感受它的悄无声息。“款款地”“溜”又让你想到怎样的画面呢?

你是不是和我一样,眼前仿佛出现了这样一幅画面:皎洁的月亮犹如一妙龄少女,优雅、从容、恬静、悠然地向我们走来,越来越近、越来越近......

让我们带着想象,再来读读这段话吧。(配乐朗读)

2.小结:此时的月亮仿佛就是一个有生命力的小人儿,是那么可爱,那么迷人。作者准确地运用动词,用一段细腻的动态描写,向我们展现了月亮到来时的动态变化。让我们浮想联翩。

五、院中月——体会静态描写

现在让我们跟着作者一起跑到院中,院中的月亮是什么样的?

课件出示:它果然就在院子里,但再也不是那么一个满满的圆了。满院子的白光,是玉玉的,银银的,灯光也没有这般亮的。院子的中央处,是那棵粗粗的桂树,疏疏的枝,疏疏的叶,桂花还没有开,却有了累累的骨朵儿了。

这是一处——生答:静态描写,月光下,这院中的景色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在这段描写中,作者的语言有什么特色?刚刚学过了。

师:作者运用了7个叠词,试着读一读,说出你的感受。

7叠词让我们觉得月亮(更圆了、更粗了,更美了......加强了语气、强调了内容)1.更生动形象2.使特点更加鲜明3.读起来更有趣

小结:虽然只是一处静态描写,但是作者巧妙地运用叠词让景物特点更加突出,语言更加生动,增添了无限的趣味。让我们再来读一读,感受这月夜的美好!

六、练一练,深化结尾

1.师:奶奶说:“月亮是每个人的,它并没走,你们再去找吧。后来,孩子们又在院落中的哪些地方找到了月亮了呢?在哪儿?你说。

2.是啊,在葡萄叶儿上、在瓷花盆儿上、在锹刃儿上,(音乐:《琵琶语》再次响起)你又会看到怎样的月亮呢?你或许看到的是藤萝摇曳的葡萄叶儿上的月亮,风一吹……你或许看到的是鼓起小肚皮的瓷花盆儿上的月亮,你绕着她走……你或许看到的是明晃晃的锹刃儿上的月亮,你向她哈了一口气……是小小的、圆圆的、明晃晃的、洁净净的、清清晰晰的、模模糊糊的,还是怎样的呢?展开想象,说说看这里的月亮是什么样的?

学生说自己写的句子,教师点评

院中其他地方还能找到月亮的踪迹吗?展开丰富的想象。(窗户玻璃上、水井、水缸)

3.师:我们来了兴趣,竟寻出院门,河边的上湾、下湾,每一处的水里也都有月亮,就连我们的眼里也发现了。月亮在天上,照耀在不同的地点,景色不同、人的心境亦不同。正像奶奶说的那样:“它是属于我们的,每个人的。”

课刚开始时,我们读了很多诗句,发现有些诗人面对月亮是惆怅的,有些诗人面对月亮是悠闲的,有些是豪迈的。属于贾平凹的月亮则是快乐的,愉悦的,美好的。

4.理解结尾难点

 PPT出示最后一句话:我突然觉得,我们有了月亮,那无边无际的天空也是我们的了。齐读。

小结:经历了寻月之旅,你一定对这句话有了深刻的理解。是呀,月亮是一切美好的象征,我们寻找的不仅仅是那皎洁的月光,更是那属于自己的那份美好,它带给我们希望和满足,有了它就有了一切的美好!这趟寻月之旅,同样也是作者的心之旅。(板书:心迹)

 

 板书:                          不满意

                      镜中月     高兴、失望

院中月     羡慕、嫉妒

月迹          水中月     兴奋            心迹

贾平凹    眼中月     兴奋

空中月     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