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分析: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是围绕“”关爱”这个主题展开的,编排了《雷锋叔叔你在哪里》《千人糕》《一匹出色的马》三篇课文,语文要素为:“”读句子,想象画面”。本单元习作的具体要求为:“”向大家介绍一下:他是谁?长什么样子?你们经常一起做什么?” 就格式而言,本次习作有固定的写作结构,就内容而言,写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写自己想写的话;就情感表达来说,对朋友充满观察的兴趣。简而言之即:对写话感兴趣,有固定的要求,写身边的人。
学生分析:
学生在一二年级学习看图写话,这是学生第一次不看图的写话课。以往的看图写话可以将图画作为支架,帮助学生根据图画上的内容写。本次的写作支架换成问题和表格,帮助学生发散思路,选择要写的内容。要求学生文从字顺,把句子说完整即可。部分学生的语言和思路发展程度较高,可以提供更多的写作方法,满足这部分同学需要的同时,促进习作多样性和写作兴趣。
设计理念:
本次写话教学紧扣“”校园物语”实践研究理念,以生活为源,选“”我的好朋友”贴近学生日常的主题,引导观察身边人,将生活体验转化为文字,践行“”生活即教育”,让写话成为情感与生活的表达窗口。
以支架破难,针对低年级写话困境,借“”猜谜导入-范例引导-妙招学习”路径,用“”说清人物、抓特点写样貌”等步骤,搭清晰写作阶梯,助力学生掌握方法、自主写作。
以兴趣为引,用猜谜、讨论、佳作欣赏等形式激活学习热情;评改环节兼顾成果与过程,学生互评、教师点评多元并行,借积极反馈增自信、促乐趣,培塑语文学习情感。以育人为旨,写好友过程中,引导发现他人优点,体悟友谊珍贵,渗透珍惜友情、友善相处的情感教育,实现语文育人价值,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教学目标:
1.能根据提示有序地写一写自己的好朋友,写清楚他的样子和与他一起做的事。
2.继续学习写话的格式:开头空两格;一个汉字、标点各占一格。
3.通过说好朋友、交流好朋友、写好朋友的语言实践,生成和好朋友友好相处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难点:
1.能够用通顺、完整的句子介绍自己的好朋友,抓住外貌特征和共同活动进行描述。
2.运用恰当的词语表达对朋友的喜爱之情,做到语句通顺、情感真挚。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引出主题(5分钟)
1.猜谜游戏:出示谜语,学生猜出人物(哪吒)。
2.提问:你能描述一下哪吒的样子吗?他有什么特点?
3.引出主题:今天哪吒来支招教写话——《我的好朋友》,让我们一起学他来介绍你的好朋友吧。
(二)范例引导,学习写法(15分钟)
1.出示范例:
情景设置:张池是哪吒认识的第一个好朋友,介绍“”张池”的写话范例,引导学生分析:
他是谁?(张池)
长什么样子?(掉了一颗门牙,圆圆的脸,笑起来有小酒窝)
经常一起做什么?(一起上学、回家,打乒乓球)
2.学习妙招:
妙招一:说清楚“”他是谁”。(使用“”我的好朋友是……”“”我有一个好朋友,他叫……”等句式。
妙招二:抓住特点写样子。(从头发、眼睛、嘴巴等部位描述,使用“”看上去好像……”的句式)
妙招三:用“”一起”讲事情。(使用“”天天”“”经常”“”常常”等词语,描述共同活动)
妙招四:巧结尾,抒感情。(表达对朋友的喜爱或敬佩之情)
(三)牛刀小试,练习写话
1.填空练习:出示填空题目,学生根据提示描述人物外貌。
( )的头发 ( )的嘴巴 ( )的眼睛
2.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自己的好朋友,互相补充外貌特征和共同活动。
3.独立写话:学生根据讨论内容,独立完成写话,要求:
题目居中,开头空两格。
写清楚“”他是谁”“”长什么样子”“”经常一起做什么”。
使用“”一起”“”天天”“”经常”等词语,表达对朋友的喜爱之情。
(四)展示习作,感悟友谊
1.佳作欣赏:选取几篇优秀习作,全班欣赏,教师点评。
2.学生互评:学生互相朗读自己的写话,分享对朋友的喜爱之情。
3.情感升华:引导学生珍惜友谊,与朋友开开心心、长长久久。
教学反思:
(一)成功之处
1.主题贴近生活,激发写作兴趣
“我的好朋友”这一主题与学生生活紧密相关,学生有丰富的生活经验可写,因此在教学中表现出较高的积极性。猜谜游戏的导入方式巧妙地调动了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为后续的写作奠定了良好的情感基础。
2.支架设计合理,降低写作难度
教学中设计的“四个妙招”从“说清楚是谁”到“抓住特点写样子”,再到“用‘一起’讲事情”和“巧结尾抒感情”,为学生提供了清晰的写作路径。每个妙招都配有具体的例子和句式引导,如“我的好朋友是……”“他的脸圆圆的,笑起来有小酒窝”等,帮助学生克服了写作无从下手的困难,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完成基本的写作任务。
3.注重格式规范,培养良好习惯
在教学中,始终强调写话的格式要求,如题目居中、开头空两格、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等,并通过佳作欣赏直观地展示规范的格式,让学生在实践中逐渐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为中高年级的习作打下坚实基础。
4.多元评价方式,增强学习信心
采用教师点评、学生互评相结合的多元评价方式,不仅关注学生写作的内容,还注重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如“你的描写很生动”“你用的词语很准确”等。这种积极的评价方式让学生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增强了写作的自信心和兴趣。
(二)不足之处
1.观察指导不够深入,细节描写欠缺
在引导学生观察好朋友的外貌时,虽然强调了要抓住特点,但指导不够具体深入,导致部分学生的描写仍然比较笼统,如“他有一双大眼睛”“她的头发很长”等,缺乏细节描写。例如,没有引导学生观察眼睛的具体形状、眼神的特点,头发的颜色、质感等,使得人物形象不够鲜明生动。
2.语言表达单一,缺乏个性化词汇
学生在描述朋友和共同活动时,使用的词汇较为单一,如“一起玩”“很开心”等,缺乏个性化的表达。这反映出学生的词汇积累不足,也说明在教学中对词汇的拓展和运用指导不够,没有及时引导学生运用更丰富的词汇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3.时间分配不合理,练习时间不足
在教学过程中,范例引导和妙招学习环节占用了较多时间,导致学生独立写话和展示交流的时间相对紧张。部分学生未能充分完成写作任务,展示环节也不够充分,影响了教学效果的全面落实。
4.情感表达不够深入,流于表面
虽然在教学中强调了要表达对朋友的喜爱之情,但学生的情感表达多停留在“我喜欢他”“我们是好朋友”等表面层次,缺乏深入的情感体验和细腻的表达。这说明在引导学生挖掘情感内涵方面做得不够,需要进一步加强指导。
(三)改进措施
1.加强观察指导,注重细节描写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更细致地指导学生观察人物的外貌特征,可采用“放大镜观察法”,引导学生从头发、眼睛、嘴巴、衣着等方面进行细致观察,并用具体的词语描述出来。例如,观察眼睛时,可以描述为“她的眼睛像黑葡萄一样又大又亮,笑起来时眯成了一条弯弯的月牙”。同时,可通过对比观察,让学生发现朋友的独特之处,培养细致观察的能力。
2.丰富词汇积累,鼓励个性化表达
在教学中,应有意识地拓展学生的词汇量,通过“词语超市”等形式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词汇选择,如描写外貌的词语“胖乎乎”“水灵灵”“炯炯有神”,描写心情的词语“兴高采烈”“美滋滋”“乐开了花”等。同时,鼓励学生运用自己积累的词汇进行个性化表达,避免千篇一律。
3.合理安排时间,保证练习质量
重新调整教学时间分配,缩短范例引导和妙招学习的时间,为学生提供更充足的独立写话和展示交流时间。可采用“先写后导”的方式,让学生先尝试写作,再根据学生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4.深入挖掘情感,引导细腻表达
在引导学生表达情感时,可通过提问“你为什么喜欢和他做朋友?”“你们之间最让你感动的一件事是什么?”等,帮助学生回忆与朋友相处的具体事例,深入挖掘情感内涵。同时,通过范文赏析,让学生感受如何通过具体的事件和细节来表达真挚的情感,使文章更具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