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喜爱的玩具(教学设计) 2025-09-23
网站类目:教学设计 活动级别:校级 活动类别: 执教姓名:朱虹 所在单位:江阴市教育局 执教时间:2025-09-23 执教地点: 执教内容: 参加对象:

教材分析: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我最喜爱的玩具》写话练习重在引导学生有话可说,有话可写,学生可以通过认真观察后,从玩具的名称、颜色、形状、玩法等方面来介绍自己的玩具。此次写话是本学期第一次写话,要注意激发学生表达的自信心,注意写话的格式要求,“标题在中间”“段前空两格”“标点符号占一格”。

学生分析

玩具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我最喜爱的玩具》内容选材贴近二年级学生生活,主题符合学生兴趣。由于低年级学生识字量小,思维水平发展程度低,翻开课本就要求写话无疑困难重重,学生往往不知道写什么,怎么写,为此,我在课前让学生把自己最喜爱的玩具带到学校,让学生消除紧张感。教学时可以请学生把自己最喜欢的玩具放在桌子上,通过自己观察、同桌分享、小组内说说玩具的名称、样子、玩法,用玩具实物激发学生口语表达的兴趣,以说促写,一气呵成。

设计理念:

以二年级学生认知特点为基础,围绕“我最喜爱的玩具”主题,创设真实交际情境。让学生带玩具进课堂,通过自主观察、同桌分享、小组交流,构建双向互动的口语交际场,多维度实践中梳理玩具特征与玩法。以“说”为桥梁,降低写话难度,结合例文示范格式与表达要点,引导师生、生生互评,在实践中掌握“标题居中、段前空两格”等规范,激发表达自信,让写话从“无话可写”变为“乐写善写”,实现从口语到书面语的自然过渡。

教学目标:

1.按顺序观察自己喜爱的玩具,想清楚要写的内容,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并在方格纸上写下来。

2.学习写话的格式要求:在方格纸上书写,段前空两格,标点符号占一格。

教学重难点:

1.学习从形状或颜色或部位等不同角度来写玩具的样子

2.初步掌握基本的写话格式,写几句自己想说的话,对写话产生兴趣。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图片激趣。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玩具吗?(喜欢)想和玩具交朋友吗?(想),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到玩具商店去逛逛吧!(请大家闭上眼睛)到了!玩具可真多呀!认识他们吗?

课件出示玩具图片,激发学生兴趣。

我们课本上也画了一些玩具,你认识吗?课件出示插图中的玩具,简介(认识)图中玩具:小汽车、鸡毛毽子、溜溜球、陀螺、小布熊、洋娃娃、积木。

2.展示玩具。师:同学们家里一定有不少玩具,哪一件是你最喜爱的?今天带来了吗?(学生:带来了。)请把各自带的玩具放在桌面上。

3.小时候的老师也喜欢玩,特别喜欢玩一些玩具。瞧,这就是老师最喜欢的玩具。

[老师出示自己的玩具,营造既贴近生活又极其真实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诱导学生参与交际。]

(二)练习说话,进行交流

师:小朋友仔细看,谁能说说老师最喜欢的玩具是什么?

1.指名说。句式:老师最喜欢的玩具是______,它是_________。

2.同桌练说。下面,老师要求大家不但要说出玩具的名称,还要学着运用学过的词语来形容玩具,比如:“金黄”“雪白”“细细的”“长长的”“亮亮的”等。说出玩具的特点,比如颜色、形状、大小……同桌的同学先说一说。

3.指名说。大家说得很带劲,有的小朋友说得准确生动,谁能到前边来说一说?

4.介绍自己玩过的玩具。

师:同学们你们玩过哪些玩具呢?你最喜欢的玩具是什么?它是什么样子的?它好玩在哪里?先向同学说说。

5.指名向全班说。

[运用句式,训练学生说话的条理性,引导学生观察,抓住特点,使说话训练由浅入深,由易到难。]

(三)领悟方法,介绍玩具

1.例文引路。师:同学们,我们这节课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写话,把自己喜爱的玩具介绍给大家。该怎样写呢?老师这里有一篇范文,给大家做个例子。(课件出示例文):我最喜爱的玩具是鸡毛毽子。爸爸给我买的毽子有一个圆形的底座,底座上有一根短短的管子,管子里插着几根鸡毛。鸡毛有红色的,有蓝色的,有黄色的……非常好看。我常常和小伙伴一起踢毽子,我会单脚踢,会双脚轮流踢,能一口气踢十几个呢。小伙伴们都为我叫好。

师:请大家仔细阅读,短文是怎样介绍自己最喜欢的玩具的?自己先读短文,一会儿说给同学听。

①指名说。谁愿意说给大家听。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他介绍了哪种玩具?什么样子?怎么玩的?

②师小结介绍方法并板书:名称、样子、玩法。

2.以说促写。

①伙伴交流。鼓励学生之间进行交流。

②自由练写。提示:开头要空两格,标点符号也要占一格。

师:同学们,下面把你们刚才说过的内容写在方格纸上,不会写的字用拼音代替。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在观察、交流、倾听、互评中领悟方法,给每一个学生提供参与的机会。遵循二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让儿童边玩边说,让学生体验学习的乐趣,提高交际的兴趣。]

(四)点评修改,分享提高

1.示范修改。教师选择两篇学生的写话稿(一篇较差,一篇较好)进行点评,重点指导写话的格式、标点、表达顺序等。

2.同桌互评。说说同桌哪些地方写得好值得学习,哪些地方需要改一改。

3.自我修改。学生根据老师、同学的意见,对写话稿进行二次修改。

[设计意图:这是第一次出现写话,如何让学生将对写话对象的兴趣转化为对写话的兴趣是关键,将主动权交给学生,鼓励他们畅所欲言,教师相机进行指导。重点指导学生注意写话的格式、标点等。]

(五)总结,激励

师:这节课大家都很能干,我们学会了怎样介绍自己最喜欢的玩具,怎样写话。大家说得都很好,写得也好。

(六)作业

把今天的写话练习带回家,读给爸爸妈妈听,听听他们的意见,再进一步修改。好吗?

教学反思:

一、教学亮点回顾

(一)情境创设,激发兴趣

课前让学生携带最喜爱的玩具到校,课堂上摆放展示,瞬间营造出充满童趣的氛围。学生围绕玩具交流时,眼神发亮、踊跃发言,将“要我写”转化为“我要写”。比如,有的学生拿着会变形的机器人,兴奋地向同桌演示玩法,讲述得到玩具的故事,为写话积累了生动素材,也让他们真切感受到“生活是写话源泉”。

(二)支架搭建,降低难度

针对低年级学生写话 “不知写什么、怎么写”的难题,设计多层支架。从“说清楚玩具名称”起步,到“抓颜色、形状等特点描写样子”,再到“用‘一起做’分享玩法”,最后“抒发喜爱之情”,像阶梯一样引导学生逐步构建写话内容。以描写玩具样子为例,通过“玩具像什么?有什么颜色?摸起来什么感觉”等问题启发,学生写出“我的毛绒小熊浑身雪白雪白的,摸起来软乎乎的,像抱着一朵云”这样生动的语句,实现了从“无话可说”到“有话能说”的跨越。

(三)多元互动,促进表达

课堂上安排同桌分享、小组交流、全班展示等环节,构建“说—听—评”互动链。同桌分享时,互相补充细节;小组交流中,碰撞创意玩法;全班展示后,师生共同点评。比如,在评价学生描写陀螺玩法的片段时,大家发现“用力一转,陀螺就转起来”可以加上“像旋风一样”,让句子更生动,这种互动不仅提升了表达能力,还培养了合作与倾听习惯。

二、教学问题审视

(一)观察指导不够深入

部分学生描写玩具仍停留在表面,如写玩具汽车,只说“车身是蓝色的,有四个轮子”,未关注“蓝色是天空蓝还是深海蓝”“轮子转动时有没有声音”等细节。这反映出观察指导缺乏深度,没有教给学生“多角度、细观察”的方法,导致写话内容同质化、不鲜活。

(二)个体差异兼顾不足

班级中,语言表达能力强的学生能流畅分享玩具故事、生动描写细节;但基础薄弱的学生,存在语句不通、内容简略问题,如“我的玩具是积木,很好玩”,未能展开。教学中对这部分学生的帮扶不够,没有及时给予个性化支架,使得他们在写话时跟不上节奏,信心受挫。

(三)时间分配把控欠佳

课堂上,学生交流玩具的环节热情高涨,耗时较长,导致写话练习时间压缩。部分学生刚理清思路,还未来得及完整书写,就到了展示环节,只能仓促收尾,影响写话质量与体验,也让“以说促写”的转化效果打折扣。

三、改进策略探索

(一)细化观察,丰富感知

后续教学中,引入“五感观察法”,引导学生调动视觉、触觉、听觉等感知玩具。比如观察毛绒玩具,可设计任务:“看看它的眼睛像什么形状?摸摸它的耳朵软不软?听听摇晃它有没有声音?”通过具体指令,教学生捕捉细节,让描写从“笼统”走向“细腻”,如“我的毛绒小熊,眼睛像两颗黑葡萄,耳朵毛茸茸的,轻轻晃它,肚子里会发出‘沙沙’的声音,像在说悄悄话”。

(二)分层教学,关注个体

针对学生差异,设计“基础版、进阶版”写话任务。基础版提供句式模板,如“我的玩具是____,它的颜色____,形状____,我喜欢和它____”,帮助薄弱学生保底;进阶版鼓励创意表达,如“给玩具写一段‘自我介绍’”,满足能力强的学生需求。同时,课堂上增加“一对一”辅导,关注基础弱的学生,及时纠正语病、补充内容,增强其参与感。

(三)优化流程,合理用时

重新规划教学环节,压缩交流时间,明确“同桌分享3分钟、小组交流5分钟”的限时要求,确保交流高效。预留15-20分钟专门用于写话,让学生有充足时间将口头表达转化为书面文字。展示环节采用“抽样展示+典型问题共评”方式,既节省时间,又能聚焦共性问题,提升讲评效率。

四、教学成长思考

通过本次教学反思,我深刻认识到:低年级写话教学,既要立足“兴趣激发”,用真实情境点燃热情;更要聚焦“能力进阶”,以精准支架、分层指导,帮助学生跨越“不会写”的障碍。同时,要始终关注“个体差异”,让每个孩子都能在写话中找到自信、获得成长。未来教学中,我会继续打磨细节,让“我最喜爱的玩具”不仅是一次写话练习,更是学生爱上表达、乐于创作的起点,真正实现“以写话,启童心;以交流,促成长”的语文育人价值。


  • 阅读(2)
上一篇: 没有了 | 下一篇: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