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春花语文名师工作室
2024-2025学年个人总结
江阴中专 李晨媛
日历一天天滑过,时间就像手里攥过的沙,不知不觉一学年就到了尾声。这一年里,有拼尽全力完成任务后的松口气,也有面对难题时的犯嘀咕,跌跌撞撞间,倒也攒下了不少踏实的脚印。在此,我愿以这份个人总结,回顾一学年的努力收获,反思不足、展望未来。
一、聚焦本职,抓实教育教学
教育教学工作是教师的本职工作,本学期我担任了机电系23102、24192班的语文教学工作。面对00后学生的新特点,在教学上我秉承活泼而细腻的教学风格,注重知识结构纵横比较、前后勾连,营造愉悦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真正让学生在乐中学,学以致用。在日常教学中,我积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案例分析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我注重因材施教,针对大专班、高技班不同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兴趣点,设计个性化的教学方案,力求让每位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有所收获。此外,我还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多媒体教学、在线学习平台等,丰富教学资源,拓宽学生的学习渠道,使语文教学更加生动有趣。通过这些努力,我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成绩,还增强了他们的语文综合素养。我也积极参加江苏联院五年制高职语文教学案例评比,获三等奖。
二、结合实际,开展课题研究
从事课题研究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式之一。课题研究可以激发教师的科研动力,拓展教师的专业认识,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从而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与水平。本学年,我作为第一主持人,申报了江苏省第六期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目前虽仍在申报阶段,但已完成了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自选题确定伊始,我便深入调研了当前职业教育双创育人过程中的热点与难点问题,结合学校现状,经过反复斟酌,最终确定了兼具现实意义与研究价值的课题方向。在申报材料撰写过程中,我查阅了大量相关文献资料,借鉴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和研究成果,与团队成员多次研讨交流,对课题的研究目标、内容、方法等进行了精心设计。同时,积极与学校领导和专家沟通,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对申报材料进行反复修改完善。虽然目前课题还在申报阶段,但通过这一过程,我对课题研究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为后续课题研究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发展未来,提升个人学历
学历提升,能为个人职业生涯注入新的活力。2022年,在学校组织下,我开始进行同等学力申硕的学习。2023年,我顺利通过了教育学考试。今年5月,我参加了英语统考。备考过程同时也是对我个人的挑战。由于工作繁忙,我需要合理安排时间进行学习,这要求我具备较强的自律性和时间管理能力。然而,正是这些挑战让我更加坚定了决心和信心。在克服挑战的过程中,我也收获颇丰。今年的努力终于有了回报,我顺利通过了英语考试。接下来,我将进入毕业论文阶段。这是一个需要深入钻研、精心打磨的过程。我计划结合自身教学实际,选取一个既具理论价值又贴近教学现实的课题进行研究。在撰写论文的过程中,我会积极与导师沟通,不断修正研究方向和方法,力求论文具备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指导意义。同时,我也会继续提升专业素养,为未来的教育教学工作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四、立足专业,服务学校大局
写作是语文老师的基本功之一,我的岗位正好与语文专业相关、本学年花了较多的时间和功夫在高质量完成各类学校综合性文字材料起草工作上。完成了学校公众号、校园网新闻发布近一百篇,工作计划及总结报告、案例约稿等20余篇,尽自己所能做到重点突出、语言精炼、亮点鲜明,充分体现学校重点工作亮点与成效。写作能力的提升,无非就是依靠多读、多看、多写、多改。本学期,我也是静下心来,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公文范例、教育著作等,完成了年初制定的阅读一本教育学著作、一本文学著作的目标。同时,我也积极参加工会组织的征文比赛,获江阴市一等奖。
时间总是匆匆,不等人。但是只要我们以积极的态度,努力过好每一天,认真完成每一项任务,让自己的工作、生活高质量推进,就没有遗憾。下一学年,我希望自己能够继续保持积极教育的初心,不忘热爱生活的本心,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基础上,读一本好书,上一堂好课,写一篇论文,让自己的时间更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