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阴市长寿中学 赵娜
一、基本信息
执教学科 |
英语 |
所跨学科 |
美术、生活技能、数学、历史、道德与法治 |
|
使用教材版本 |
牛津译林版七年级英语上册 |
|||
案例简介 |
七年级英语上册Unit 7 "Be wise with Money" 的主题来源于现实生活中的财务管理需求,围绕新课标的要求,以“合理支配货币”为主题,属于“人与自我”范畴,涉及“价值观培养与生活技能”;也属于“人与社会”范畴,涉及“经济生活与社会观念”。语言学习渗透在对语篇主题意义的探究中,学习活动由浅入深,有效帮助学生形成基于主题的结构化知识。学生将模拟一个去超市购物的情境,在小组合作中制定预算计划。 课程的核心驱动问题是让学生理解如何合理分配有限的金钱以满足不同的需求,及金钱管理对个人和家庭生活有何影响,最后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培养节约和理财的习惯。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家庭理财的重要性和方法,认识不同国家的货币与礼物文化,培养合理规划金钱、理性消费和储蓄的意识,增强对金钱价值的理解,同时提高用英语表达与金钱相关话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金钱观和价值观。 |
|||
二、主题(项目)设计
1. 主题(项目)背景分析
(1)教学内容分析及课时分配
学习主题与课程标准联系:本单元“Unit 7 Be wise with money”紧密围绕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合理支配货币”为主题,属于“人与自我”范畴,涉及“价值观培养与生活技能”;也属于“人与社会”范畴,涉及“经济生活与社会观念”。本单元涉及的语篇类型有图片、对话、音频、图表、问卷、说明文等。本单元的教学旨在帮助学生认识世界主要国家的货币名称、单位和符号等,了解货币的基本属性、作用及货币的演变史,提高学生对个人及家庭财务的管理意识,促进他们培养良好的购物习惯,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初步形成理财意识。
所需涉及的具体学科及知识:本单元主要涉及英语学科,但可跨学科融合美术(如绘制商店/超市卡纸、海报)、生活技能(如理性购物)、数学(如图表数据分析)、历史(如了解货币的演变史)等知识。
课时分配及教学内容:
(2)学生情况分析
思维与认知基本情况:七年级学生在英语学习中正处于打基础的关键时期,在面对“Be wise with money”这一单元时,他们的思维开始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在学习“Be wise with money”时,对于直观的购物场景、价格标签等形象化内容,他们能快速理解并产生兴趣,比如看到课本上商店购物的图片,能迅速理解对话含义。但涉及到较为抽象的理财观念,像储蓄的长远意义、合理消费规划等,他们理解起来需要更多实例辅助。在课堂讨论中,当探讨压岁钱如何分配,学生能基于日常简单经验提出想法,不过系统地分析利弊还存在困难。学生对与生活紧密相关的话题兴趣浓厚,“Be wise with money”贴近生活,容易激发他们的参与热情。他们乐于分享自己的购物经历,在角色扮演购物的课堂活动中表现积极。但面对理论性较强的理财知识,容易因枯燥而注意力分散。
思维障碍点:1)本单元涉及储蓄、预算等抽象理财概念,七年级学生正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难以理解其背后的长期价值和意义,如为什么要储蓄,怎样合理制定预算。2)以及在描述商品价格、比较价格差异时,学生在句子运用和词汇搭配上容易出错,影响表达的准确性。3)教材中涉及的西方购物文化和消费习惯,如信用卡支付、促销活动形式等,与学生生活实际不同,学生理解时易产生偏差,难以完全领会对话情境和文化内涵。
发展点:1)学生对生活中购物场景熟悉,可通过列举生活中购物、消费的具体事例,引导他们分析消费行为,逐步形成理性消费思维,从生活经验上升到理财知识。2)组织小组讨论零花钱的管理、购物决策等话题,在交流中碰撞思维火花,拓宽思考角度,学会从不同立场看待金钱问题,提升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创设真实购物情境,如模拟超市购物、网上购物等,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英语交流,强化语言表达,同时在实际运用中深化对复杂句式的理解和掌握。
课前学生理财消费相关问卷数据
2. 主题(项目)学习目标设计
核心素养目标:
语言能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听懂、会说、会读、会写与金钱管理相关的词汇和短语,如 save , spend , budget 等,并能够运用这些词汇和短语描述自己的金钱管理习惯和计划。
文化意识:通过学习本节课的内容,学生能够了解不同的文化背景下的金钱管理观念和习惯,提高自己的文化意识;并且能利用所学去谈论不同国家受欢迎的礼物,培养其跨文化意识。
思维品质:通过讨论和实践活动,学生能够运用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分析不同的金钱素养管理策略,并能够给出合理的建议。
学习能力:学生在理解家庭理财相关对话,掌握家庭预算分配情况,能分析并回答关于家庭理财的问题;提升阅读理解和信息处理能力。并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等活动,能够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
相关学科目标:
英语:掌握金钱管理相关的词汇、短语和句型,提高口语表达和阅读理解的能力。
美术:学会用卡纸绘制商店/超市、海报等手工艺品。
生活技能:掌握一些基本的理财方法。
数学:会运用图表分析关于家庭理财的数据以及换算礼品价格。
历史:了解货币的演变史。
3. 主题(项目)学习评价设计
主题(项目)学习评价设计评价表格
评价维度 |
评价内容 |
评价方式 |
评价指标 |
评价得分 |
过程性评价 |
课堂参与度 |
观察记录 |
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小组活动的积极性和频率 |
10 |
合作学习能力 |
小组互评 |
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分工、协作及沟通能力 |
10 |
|
任务完成情况 |
教师评价 |
学生按时按质完成学习任务的情况 |
10 |
|
表现性评价 |
口语表达能力 |
情景对话展示 |
学生在情景对话中的语言流畅性、准确性和逻辑性 |
10 |
阅读理解能力 |
阅读理解题 |
学生对短文内容的理解程度,包括细节捕捉和整体把握 |
10 |
|
写作能力 |
作文评价 |
学生作文的结构、内容、语言表达和创意性 |
10 |
|
语法掌握情况 |
语法练习题 |
学生对some/any和there be句型等语法点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
10 |
|
综合评价 |
跨学科融合能力 |
项目作品评价 |
学生在绘制商店/超市的卡纸以及海报制作中融合美术;在模拟购物的情景中掌握一些生活技能;学生运用图表分析关于家庭理财的数据融合数学;学生在理解货币的演变史中融合历史等学科知识。 |
10 |
创新思维 |
项目创意评价 |
学生在绘制商店/超市的卡纸以及海报制作等项目中的创新点和独特性 |
10 |
|
自主学习能力 |
学习策略运用 |
学生自主运用学习策略和技巧进行阅读和口语练习的能力 |
10 |
4. 主题(项目)学习活动环境设计
物理环境:教室桌椅可摆放成小组形式,便于学生合作交流;配备黑板、多媒体设备、卡纸等教学辅助工具。
虚拟环境:提供数字资源如小猪佩奇购物视频、在线词典,虚拟商店等;利用网络平台进行资源共享和成果展示。
5. 主题(项目)任务设计
任务(问题)情境:假设现在学校要举办一个关于理性消费的海报比赛,学生需要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并制作一张海报。
驱动问题:如何合理分配有限的金钱以满足不同的需求? 金钱管理对个人和家庭生活有何影响? 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培养节约和理财的习惯?
任务设计:
第1课时:Welcome to the unit
任务名称 |
任务目标 |
教学活动 |
任务1: |
1.引入货币的主题 |
1. 情境导入(世界环游旅行) 2. 提问问题 |
任务2: |
1.学习货币相关知识 2.学会用英语讨论喜欢的礼品 |
1. 呈现不同国家货币名称、符号和单位 2. 货币符号绘画 3. 听Millie和Simon的对话并完成填空练习 4. 引用数学知识,换算礼品价格 5. 小组讨论喜欢的礼品并发言 |
任务3: |
1.拓展其他国家的货币 |
1.提出问题,进行思考并回答 |
第2课时: Family money management
任务名称 |
任务目标 |
教学活动 |
任务1: |
1. 阅读并理解关于家庭理财的对话。 2. 学习短文中的词汇和句型。 |
1.学生自主阅读对话“Family money management”,理解大意。 2.教师讲解对话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型,如:spend、cost、pay for等。 |
任务2: |
1.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 培养学生的细节理解能力。 |
1. 设计阅读理解题,如选择题、填空题等,检验学生对短文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分组讨论对话内容,分享个人对家庭理财话题的看法和感受。 |
任务3: |
1. 培养学生的写作意识。 2. 为后续的写作任务做铺垫。 |
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对话中的家庭理财和理性消费。 2. 学生尝试用对话中的句型来操练 |
第3课时: Grammar
任务名称 |
任务目标 |
教学活动 |
任务1: |
1.引入主题 |
1.情境模拟(寻找理财达人) 2.视频导入 3.看图片,并用some和any表达想要购买的物品 |
任务2: |
1. Some和Any的学习与使用 |
1.看图片,说单词 2.浏览文本,圈出some和any 3.观察文本,归纳总结规律一、二 4.观察句子,归纳总结规律三 5.用some和any进行填空 6.用some和any进行对话 |
任务3: |
1.there be 句型的学习与使用 |
1.看图片,用there be句型回答问题 2. 观察句子,归纳总结规律一 3. 观察句子,归纳总结规律二 4. 观察句子,归纳总结规律三 5. 观察句子,归纳总结规律四 6. 观察句子,区分there be句型和have/ has 7. 练习巩固 8. 小组合作,制作超市(或商店)手抄报,并用some/any以及there be句型进行介绍超市(或商店)有什么物品 |
6.主题(项目)作业设计
结合主题单元内容及目标整体设计单元作业,在作业类型、难度、时长等方面综合考虑,尤其关注跨学科作业的设计。单元作业设计要关注实践性、综合性。
本单元作业设计以“Be Wise with Money”为主题,结合单元目标和学生实际生活,设计形式多样、层次分明、注重实践性和综合性的作业。作业类型包括基础性作业、拓展性作业和跨学科作业,难度由易到难,时长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一、基础性作业
1.词汇积累:
制作单词卡片:将本单元学习的金钱管理相关词汇制作成单词卡片,正面写英文单词,反面写中文意思和图片。
词汇分类:将本单元学习的词汇按照类别进行分类,如收入类、支出类、储蓄类等。
词汇造句:用本单元学习的词汇造句,并尝试使用不同的句型。
2.句型练习:
完成对话:根据课本上的对话内容,完成相关的填空练习或角色扮演。
情景对话:创设不同的金钱管理情景,如制定预算、记录支出等,进行情景对话练习。看图说话:根据图片内容,使用本单元学习的句型进行描述。
3.阅读理解:
完成课本上阅读理解的练习。
阅读与金钱管理相关的短文,并回答问题。
制作收支记录表:根据阅读材料,制作一份收支记录表,并分析自己的消费习惯。
单词卡片:(1)
(2)
二、拓展性作业
1. 调查问卷:
设计一份关于金钱管理习惯的调查问卷,并对同学进行调查,最后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
2. 海报设计:
以“理性消费”为主题,设计一份海报,宣传合理消费理念。
3. 角色扮演:
模拟真实的金钱管理场景,进行角色扮演,体验不同的角色,如家长、孩子、理财顾问等。
理性消费主题海报:
三、跨学科作业
1. 数学:
制作预算表:根据家庭收入情况,制作一份合理的家庭预算表。
2. 信息技术:
制作理财视频:拍摄一段理财视频,分享自己的理财经验和心得。
3. 道德与法治:
讨论金钱与幸福的关系,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了解如何保护自己的财产安全。
作业评价:
1.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包括自评、他评和师评。
2.注重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的学习态度、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3.评价标准要明确、具体,并与单元目标和作业内容相匹配。
4.作业时长:
基础性作业:每天 5-10 分钟
拓展性作业:每周 1-2 次,每次 10 分钟左右
跨学科作业:每两周 1 次,每次 40分钟左右
设计说明:本单元作业设计注重实践性和综合性,将语言学习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跨学科作业的设计旨在打破学科界限,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作业难度和时长设计合理,符合七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
7.主题(项目)教学结构图
三、课时设计
1.第1课时
2.课时标题:Unit 7 be wise with money: Welcome to the unit
3.学习目标
通过本课时的学习,学生能够:
1.学生能认识不同国家的货币,如日元(yen),人民币(yuan), 欧元(euro), 卢布(rouble), 英镑(pound), 美元(dollar),并能将国家与其货币及相关礼物进行正确匹配,拓展国际文化知识(学习理解)。
2.学生能以对话为模板,与同伴讨论不同国家流行的礼物,包括描述自己喜欢的礼物以及该礼物的特别之处,提高口语表达和交流能力(应用实践)。
3.学生能思考并说出自己还知道哪些其他国家的货币,拓宽知识面(学习理解)。
4.学习重点、难点
在语境中理解词汇
1. 与国家相关的词汇:Japan, China, France, UK, USA等;
2. 与货币相关的词汇:yen, yuan, euro, rouble, pound, dollar等;
3. 与礼物相关的词汇:money box, Lucky Cat, key ring, baseball cap, Russian dolls, tea等
运用核心句型:
1. 询问喜好的句型:Which gift do you like?
2. 表达喜好的句型:I love those... What about you?
3. 描述礼物特点的句型:They’re a set of dolls in different sizes. Usually they come one inside another, from the biggest to the smallest. They’re colourful and full of surprises. Players wear them to protect their eyes from the sun, and they’re also a kind of fashion.
5.学习评价设计
过程性评价:观察学生课堂参与度,如是否积极回答问题、参与小组讨论;记录学生在各任务中的表现,包括绘画的创意、货币换算的准确性。
表现性评价:根据学生绘制的货币符号作品,从美观度、准确性、创意性进行评价;通过小组口语展示,评价学生英语表达的流利度、准确性和词汇运用。
6.学习活动设计
任务一:引入货币的主题
环节名称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时间 |
引入 |
教师导入情境:你的朋友Amy即将进行环游世界旅行,向你询问如何制定旅游购物清单。展示世界各地著名景点图片,提问学生这些国家可能使用什么货币,引出本节课主题“Be wise with money”。
|
观察图片,思考并回答问题
|
通过熟悉的景点激发学生兴趣,自然导入新课 |
3 mins |
任务二:课堂呈现
环节名称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时间 |
知识导入与讲解 |
利用PPT呈现美元(USD/$)、欧元(EUR/€)、日元(JPY/¥)、英镑(GBP/£)、人民币(CNY/¥)等货币的名称、符号和单位,详细讲解发音和用法
|
认真听讲,跟读货币名称和符号,做好笔记 |
系统传授知识,为后续学习做铺垫 |
5 mins |
货币符号绘画 |
将学生分成小组,发放绘画工具,要求学生在纸上绘制刚才学到的货币符号,并标注名称和单位 |
小组合作,进行绘画,讨论符号特点,相互评价绘画作品 |
与美术学科融合,加深对货币符号的记忆,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艺术素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