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阅读教学与思维发展》读书笔记 2021-07-02
网站类目:文章推荐

一、英语阅读教学现状与成因

(一)教学现状

1. 以讲代读:是以教师的讲解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while-reading环节,教师通常组织三个有步骤的阅读理解活动,如1分钟的skimming(略读),2分钟的scanning(扫读),3分钟的close reading(细读)。略读后回答一两个理解问题;扫读后做匹配段落大意练习;细读后分析文章结构和段落主题句,用较多时间讲解词汇、语法和重点句型。整个过程以回答、练习和讲解为主,教师话语过多,偶尔虽有师生间的交流或生生互动,场面看似热闹,实则学生被动学习缺少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实际上,以讲代读的教学行为是一种碎片化浅阅读,它以牺牲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为代价,取代了学生必要的持续默读,抹去了阅读中品味、咀嚼和消化的思维过程。由于阅读活动和阅读过程被肢解为若干部分,学生很难静心阅读,难以把握文本的深层内涵,也很难养成整体感知、深入理解和细读品味文本的阅读习惯。

2.以考代教:是以学生做标准化阅读理解题取代阅读教学。

学生做了大量标准化阅读理解题后,不知不觉形成了一种应试习惯:一拿到标准化阅读试题,就先看问题和答题选项,然后再阅读文章查找答案。如果教师以考代教把测试方法等同于教学方法,那么学生就不是为求知而学英语,而是为应试而学英语。教育观念和行为的偏颇,浪费了学生大量的时间和经历,剥夺了他们真实阅读的机会,使之产生依赖性训练的心态,整个思维被模式化训练固化了,阅读能力难以提升,学生自信心下降。

3.以记代思:是学生以记忆所读材料中的语言知识替代自身的阅读思考。

    教师在组织英语课外阅读时,要求学生在文章中好词好句下加下画线并抄写,并在阅读检查和评价环节,让学生说出阅读时学到了哪些好词好句。识记好词好句固然是一种知识积累,但这种以知识为价值导向的阅读做法也存在弊端。首先,如果把识记好词好句作为应付考试的手段,期待在短时间内掌握词语,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这是狭隘的阅读观,违背了学习规律和认知规律。其次,阅读中一味专注于好词好句破坏了读者的阅读情感,使那些原本自然的、本味的、有趣的故事变得索然无味,无法刺激学生的阅读味蕾,坏了学生的阅读胃口。最后,寻找好词好句阻碍了学生与作者以及作品人物的交流,使他们成为阅读的旁观者,失去了真实阅读体验与思维的机会。因此,要想从阅读中获得乐趣,就要善于离开词语,将事物转化为仪式中的意象和想象中的图画,把词语与人物情节相结合,从重语言形式转向重文本内容,从而自然习得词汇。

二、英语阅读对发展思维能力的功效

(一)思维内涵与思维价值

1.思维的基本概念

    思维结构是一个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的量变过程,且有一个不断改变和完善原有结构的质变过程。一个人的思维能力的强弱,取决于其思维结构的优化程度。

2.思维的重要性

从学习角度看,思维贯穿于学习活动的始终。在学习过程中,思维能力具体表现在两个层面:一是通用层面,主要表现在抽象概括与逻辑分析能力上,这是接受知识、发现知识或建构知识的基本前提;二是学科层面,主要表现为学科特有的理解问题和分析问题的思维方式,这是学习者能够像学科专家一样深入思考问题时所需要的一种能力。从学科角度看,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品格、学习能力四大要素。其中,思维品质包含思维能力和思维人格特质两方面内涵,前者是认知因素或智力因素,如分析、评价、创造等技能,后者是非认知因素,如好奇、开放、自信、正直、坚毅等特质。发展思维品质能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

3.思维是否可教

李其维等人把教育在思维中的作用作为专题研究,结果表明,教育是作用于思维发展的的决定因素,合理的、适当的教育措施,把握客观诸因素的辩证关系,能挖掘小学儿童运算中思维品质的巨大潜力,并能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黄雄武(台湾学者)说:“学校教育应该做,而且只要做两件事,一是打开人的经验世界,二是发展人的抽象能力。如果说学校教育还有第三件事该做,那么便是留白,留更多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去阅读、去创造、去冥思、去幻想、去尝试错误、去表达自己、去做各种创作。”

(二)语言创新思维结构内涵及学理依据

1.语言创新思维结构内涵

① 逻辑性思维技能:分析综合、分类比较、归纳演绎、抽象概括

② 批判性思维技能:判断推理、质疑解疑、求同辨异、评价预测

③ 创造性思维技能:纵横思维、联想想象、隐喻通感、模仿创生

三、学思结合与为思而教的教育价值

(一)外语教育学思结合是否可行

1.学思结合的理论依据

① 英语学习本质决定学思应当并行。

② 英语学科的功能规定学思务必并用。

③ 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学思应当并用。

2.学思结合的实践依据

① 外语的价值决定了学思能够相伴相随。

② 课程的功能决定了学思能够相互结合。

③ 外语教学实践决定了学思能够相辅相成。

(二)以文学阅读发展语言创新思维

1.阅读能够产生学习动力源。

文学作品一般选自童话故事、寓言故事、生活故事、英雄故事、科学家故事和益智故事等,文学读本或有个性鲜明的人物,或有激动人心的事件,或有扣人心弦的情节,或有生动形象的情境,这些内容是发展好奇心的自然条件,能够把读者引向有目的、能产生结果的、探究知识的情境中,使探究精神转化为求知欲,变为向他人和书本求教的能力,继而产生可持续的阅读动力。

2.阅读能够培养语言创新思维。

文学阅读是高层次认知活动,它需要运用逻辑性思维对语言进行条理化和系统化梳理,也需要运用批判性思维对作品进行解读和赏析,还需要运用创造性思维对作品进行评价、鉴别和重构。

3.阅读能够发展英语学科素养。

    文学是人文精神的反映,集中社会万象,是一个民族语言与文化的结晶,文学作品是识字和启智的上佳语料,文学阅读能够发展学习者的英语学科素养,在学思结合中提高能力和思维品质,在大量阅读实践中提高文化品格和学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