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语文课程改革路径的重新抉择》推荐赏析 2023-08-09
网站类目:点评分析 活动级别:国家级 活动类别: 执教姓名: 所在单位:江阴市月城实验小学 执教时间:2023-08-09 执教地点: 执教内容: 参加对象:

           《语文课程改革路径的重新抉择》推荐

吴忠豪教授历数语文课程改革的百年之变,表示态度要积极,步子要稳妥;要指向实践,改革语文课教学;要选择最有价值的教学内容。他的讲话让我感触颇多。

模模糊糊一大片可能就是语文课程的学习规律

曾经因为语文课的“模糊”,学校大力提倡向其他学科学习,特别是数学学科,崇尚那种清清楚楚一条线的课堂效果。

吴教授从百年课改的经验得出:语文学科有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特质,模糊可能是语文课程的学习规律。中华文化历来有意象之美、含蓄之美,小学的语文课堂常常是以文火慢炖的姿态带领学生学习语文,在不断的积累中,学生逐步形成语感,习得能力。语文课堂上跟着感觉走,“模糊一些”未尝不可。

将重心转移到以学生为主的运用语言实践活动上

吴教授指出:母语教学是一门实践性课程。语文能力是在实践中形成的。运用是学习语文的最好途径。

《新课标》(2022版)在阐述六个“任务群”时无不是以“本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开篇,可见“实践”是任务群的根本。语文学习任务群意味着系列语文学习活动。教师必须转变观念,摒弃传统的分析讲解,去尝试创设情境,设计任务,组织活动,课堂上让学生主动地学,让学生积极完成学习任务,主动阅读,促进语言积累,养成习惯,培养意识。

语文究竟怎么学——多读,多背,多写,多实践。

吴教授引用于永正老师话,告知每一个参会人员语文学习的根本方法:读、背、写、实践。

《新课标》提到的任务群中的“积累、梳理、整合、整体感知、联想想象、比较推断、质疑讨论”等等活动,都离不开朗读背诵、识字写字、交流表达。这些实践活动不是割裂的听说读写,而是以学生为主体的综合实践活动,有真实的学习情境、明确可测的任务、渐进性实践活动、自主多样学习方法、显性学习成果、聚焦语文核心素养。这些情境、任务、活动……都需要一线教师根据语文要素、文本特质精心设计。求稳求实,在每一个学段聚焦某个语文能力,巩固提升,反复训练,养成习惯,形成自动化学习行为。

怎样设计适切的任务情景,怎样转化语文要素,怎样确定任务性质,“大观念”“大概念”怎样区分……说实话,这些还不甚明了,都需要在今后的实践中不断地摸索尝试。可以做的,是在语文课堂上守住语文教学的“根”,开展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做中学,在不断地阅读、积累、表达、运用中,生出语文核心素养的繁茂枝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