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静婧《人是如何学习的》读后感 2024-09-20
网站类目:文章推荐

读《人是如何学习的》有感

江阴市申港实验小学   潘静婧

 

人,是如何学习的?初次看到《人是如何学习的》这本书的书名,便觉得这是一个非常深刻而广阔的命题,尝试着沉潜心灵地阅读,联系实际地思省。

本书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导论,包含第一章学习:从猜测到科学,第二部分学习者与学习,包含第二章专家与新手的差异,第三章学习与迁移,第四章儿童是怎样学习的,第五章心理与大脑,第三部分教师与教学,包含第六章学习环境设计,第七章有效教学:历史、数学、科学示例,第八章教师的学习,第九章技术支持下的学习,第四部分为学习科学未来发展走向,包含第十章结论,第十一章后续研究。

从书名和目录可以看出,这本书覆盖了心理学、脑科学、信息技术等多个学科领域,借助各个领域的研究成果,来指导或者说帮助人们更有效地学习。现在大都提倡终身学习,因为这个时代的知识和信息量太大了,而且还在不断地增加,一段时间不学习,就感觉被社会淘汰了。一个人的终身学习,大概可以分为上学前的学习,学校里的学习,工作以后的学习,当然这中间都会穿插社会上的学习。

此书颇“厚”,内容有浅有深,并未读完,但给予我印象深刻、带来最思考的地方有很多。如书中提出“教学的元认知方法可以帮助学生通过定义学习目标和监控达到目标的学习过程来学会控制他们自己的学习。”元认知常常采用内部对话的形式,有很多策略可以推进。如:预测结果的能力、向自己解释以改进理解的能力、记录理解上失败方面的能力、激活背景知识的能力、预先规划的能力以及分配时间和记忆的能力。

如何提升学生的元认知水平,反思是元认知能力之一。反思是思维活动的核心和动力,是引领学生走向深层、深刻、深度的学习,发展学生的数学学科能力的核心力量。教学中教师往往更多的关注知识与技能的掌握,而无视学科内隐的思想方法的提升。面对学生的疑点、难点、易错点,教师的表层教学带给学生的是严重的思维惰性与反思障碍。学科能力不是简单的知识累积,而是以理解和探究为基础的自觉知识转化过程,其中容易被忽略实则必不可少的环节就是总结与反思,因此,反思性学习方式的培养应贯穿教学始终。

反思性学习应是基于学生真实的自我反思,学生在特定的学习情境下,自觉地对自身认知结构、学习活动过程及结果进行创造性的预见、科学性的探究、批判性的审视、针对性的调控,通过反思性学习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深度理解、主动建构、迁移应用及问题的有效解决,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发展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素养。

然而,反思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习惯。但并不是每个人都习惯去反思,都会反思,反思很难自发的形成,主要依靠后天的学习,因此,处于教学一线的数学老师应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持之以恒地引导、帮助学生学会反思性学习。

学习活动正式开始前,需要明确活动内容或规则等必要条件。在此环节中,教师作为活动组织者的身份,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与生活经验,针对学习任务,对活动的内容、规则等进行规划与设计,对活动的结果进行猜想与预估,将会使整个活动更有效,培养学生反思的意识。

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由学生自己去发现、思考并解决,这样的理解才最深刻。而反思应该融于学生的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的研究活动中,让学生在观察、猜想、操作、比较、分析、推理、验证等学习活动中自为自省,从而深刻领悟新知,提升学科能力。

学生经历了学习活动并不一定就具有了活动经验,所以活动后应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我反思,互相交流。学生交流中应展示出对解决问题的完整理解,不仅包括显性的知识性结论,更应该包括隐性的知识所得的思维过程。交流的方式包括了生生小组小组内交流、班集体的生生交流、师生交流,课堂上尽可能多的为学生提供思考、分析、交流、争论的时间,提高交流的时间和密度,加大学生的反思力度。

千金难买回头望!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在学生自主探究获得新知后不能迫不及待地进入巩固应用环节,一定要舍得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对学习的新知及获取新知的过程进行回顾反思,这是学生对自身学习表现的自我评估,是对解决问题过程与方法的总结与提升,这是学生进入深度学习必不可少的一步,它能使经历变为经验,让方法提升为思想,从而提升学生的元认知能力,发展学科素养。

学会学习、学会应用是学生学习的终极目标。应用过程中学生要能够把一个情境中学到的知识与技能、思想与方法顺利迁移到新情境中解题,则需要反思能力。因此,教学中应注重习题的针对性,设计具有一定综合性、开放性的题目。学生针对学习任务,回顾反思已有的知识经验,合理地选择和评估策略,从而锻炼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思维的灵活性、发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