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林版小学英语四下Unit7 Period3 2025-09-01
网站类目:教学设计 活动级别:市级 活动类别: 执教姓名:滕宁宁 所在单位:江阴市教育局 执教时间:2025-09-01 执教地点:江阴市晨光实验小学 执教内容:译林版小学英语四下Unit7 Period3 参加对象:江阴市小学英语骨干教师

基于前置性评价小学英语语法教学设计研究

——学历案

课题

译林版小学英语四下Unit7 Period3

设计者

滕宁宁

学习主题

Care about our friends and our own feelings

时间

2024.4.15

课标要求

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评价应起到监控教学过程、反馈教学信息,激励学生学习、促进教师改进教学的重要作用。

前测结论

前置性评价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学习目标,并朝着明确的学习方向前进。通过本课前测结果可知,约97.8%学生基本掌握了feeling类单词音、形、义,也能熟练运用关心类句型进行问答,对第三课时的学习“如何解决负面情绪问题”有一定的期待。

学习过程

教学目标

学习活动

效果评价


1.通过师生问答、同桌游戏,学生运用感觉类单词和关心类句型,提高语言理解和运用水平;


1.歌唱歌曲回忆已知单词。

2.师生问答归类已知句型。

3.同桌对话运用已知词句。

教师观察学生是否能有效完成问题链提问(What feelings do you know? What can you say to care about the boy who is hungry? How does the boy ask for help?),学生同桌两人,能否抽出感觉游戏卡,正确创编对话。

设计意图:本阶段学习活动旨在搭建关爱他人语境,帮助学生复习运用前课所学重点词句,为本课所学新知做好铺垫。

教学目标

学习活动

效果评价


2.通过阅读卡通语篇,获取、梳理Bobby的情绪变化与实际需要,再通过分角色扮演对话,理解并运用打电话用语Hello,… This is…speaking.;


1.合理想象图1,关心不开心的Bobby。

2.阅读图1图2,分析Bobby不开心的原因,扮演Bobby合理独白。

3.根据图3,想象并扮演Mrs Fox和Mrs Mouse电话对话。

4.对比图4到6,想象Bobby可能话语,探讨Bobby一开始不说明情况的原因。

5.跟读文本,分场景扮演。





教师观察学生能否基于卡通故事与视频,理解人物感情变化,合理想象补白故事文本,

生动表演卡通对话。


设计意图:本阶段学习活动旨在营造关爱Bobby语境下,理解卡通故事,学习教材对话中的词汇和核心语言。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大意到细节逐步理解对话内容,藉由教材故事输入,内化与运用中,不断产出高于教材语言输出。

教学目标

学习活动

效果评价

3.通过回顾课前已读绘本,运用I’m red/... I’m angry/...评价Color Monster的情绪变化,再通过师生讨论、小组交流,运用Don’t be…What can I do? You can…Let’s…Good idea!,帮助其解决负面情绪问题 ,最后回到日常生活,总结解决负面情绪问题的方法策略。

1.图文回顾,运用I’m…介绍Color Monster不同颜色时的不同心情,说唱成儿歌。

2.图文提示,以愤怒为突破口,帮助Color Monster解决问题。

3.6人小组,选择一种负面情绪,合作对话,帮助Color Monster解决问题。

4.师生讨论,“把负面情绪放在瓶子究竟是不是一个好主意?”

5.总结反思,运用本课所学,解决生活中的负面情绪问题。




教师观察学生能否基于师生问答,小组讨论,解决绘本人物和生活隐藏的负面情绪问题。



设计意图:本阶段学习活动旨在通过课前阅读的绘本故事,营造关爱Color Monster语境下,回顾绘本大意中,继续讨论如何解决负面情绪问题,之后,联系生活实际经验,巧妙整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情绪问题策略与路径。

后测结论

根据后测统计,发现100%学生对于“解决负面情绪问题”有正确的看法,也有了应对生活中的负面情绪的解决方法。100%学生掌握了绘本故事融入后习得的句式,能结合教材所学,使用Don’t be…What can I do? You can…Let’s…Good idea!关心他人。100%的同学能表演课文卡通故事,但是有部分同学在表情与动作上还有待改进。

教学反思

结合本课教学,根据实践反思

一、解读课标精神,厘清语法教学评一体化实施问题

新课标指出,语法教学是满足语法知识“形式——意义——使用”的三统一的教学。显然,新语法教学已不是只强调语法知识的“规则与结构”的单一教学,而是转向语法语用的“理解与表达”的教学。下面就以关键问题的解决,厘清语法教学新内涵:

问题1.语法课单指高年级第二课时吗?答案是否定的,语法课应指向各年级各单元各课时,因为语法是语言合理表达的框架,语法教学目标达成理应在各课时当中。

问题2.前置性评价如何理解?前置性评价可以理解为学前学情的准确估摸,为教学设计打基础;也可以理解为课堂效果的整体规划,为课堂教学做分析;还可以理解为教学行为的持续观察,为教学结果做反馈。可见,前置性评价是“为促进语法教学的评价”。

二、利用前置性评价,构成语法教学评一体化实施场域

基于前置性评价的语法教学是基于教学目标推导教学效果的逆向设计,通过“学习评价量表、学历案、课堂观察量表”三种评价量规,以学生、授课教师、听课教师为评价主体,构成基于前置性评价的语法教学场域。该场域,先有学习评价量表为教学设计提供起点,再有学历案为授课教师教学提供参照,后有课堂观察量表为教学效益提供比对,三者循环作用,贯穿整个过程。

三、基于前置性评价,阐述语法教学评一体化实施策略

下面以江苏省译林版小学英语四下Unit7 What’s the matter?第三课时为例,阐释具体实施策略:

1.整体解构单元教材:设计课时教学目标

通过研读单元教材,解构课时教学,四下Unit7各课时解读如下:












从上表可见,根据大单元主题“Care and Help”,各课时教学内容与主题意义均已设定。其中,第三课时教学是整合单元主教材Cartoon time和课外绘本Color Monster实施,第三课时主题意义是“学生能关爱他人与自我健康,学习调适不良情绪”。作为承上启下的第三课时,具体教学目标如下:

1.师生、生生对话中,学生习得并运用感觉类单词“angry/ sad/afraid”,关爱他人;

2.卡通语篇阅读中,学生习得并运用关心类句型“Don’t be…You can… Let’s…Good idea! Hello, .... This is …speaking.”,关爱卡通人物Bobby;

3.绘本故事阅读中,学生小组合作,习得并运用求助类句型“What can I do?”和情绪表达类句型“I’m red/blue/black. I’m angry/sad/afraid.”,关爱绘本人物Color Monster。

4.视频观看后,师生讨论,帮助打碎花瓶的小男孩解决生活问题,由他人推及自我,学习调适不良情绪。

2.学习评价量表是语法教学评一体化实施规划图

学习前测是学生课前完成部分,能为学生提供课前学习支架式辅助。前测通过“学前导航”,设有“基础前测、主题初探、质疑问难”三块内容,学生在“读读、勾勾、选选、写写”中,鼓励他们采用多种自主学习方法,如跟读文本录音、观看课文视频等,发现自己学习尚待解决的难点,培养他们自学英语的能力。

后测是学生课后完成部分,便于学生反思总结课上所学。学生从“I know… I can act… I can help…”三个角度,评估自己是否达标,也便于教师反思教学效果。所以,学习评价量表能激活学生学习欲望,铺垫课时教学,既是教师对课时学习目标的儿童化转述,也是学生对期望课时学习后应达到的学习结果描述。

3.学历案是语法教学评一体化实施效果图

学历案是教师为便于儿童自主或社会建构经验,围绕某一独立的学习单位,对学生学习进程进行专业化预设的方案。以本课学习理解阶段体现为教学目标2为例,要求学生在看、听、说、读中,精读卡通语篇,理解并表达Bobby故事心情,合作并解决Bobby故事问题,声情并茂地表演卡通语篇。为保证教学效果,设计如下四个学习活动:

活动1.学生先看图1,使用How are you? What’s the matter? Are you…?关心Bobby;再观看文本视频,核对Bobby不开心原因;后阅读图1图2文本,加以想象并解决“如果我就是Bobby,该怎样回答老师的问题?”【效果评价1.教师观察学生能否使用核心句型参与互动和交流,主动分享个人对该主题已有的知识、经验,并根据需要调整提问方式,进行追问或给予鼓励】;

活动2.学生先通过选择,预测后来发生的事情;再观察图3,想象并扮演Mrs Fox和Mrs Mouse电话对话【效果评价2.教师观察学生预测情况和想象对话的质量,根据学生表现给予指导和反馈】;

活动3.学生先依次看图4、图5、图6,想象并补充课文留白;再讨论分析Bobby一开始不愿意告诉老师自己不开心的原因【效果评价3.教师根据学生补白和讨论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提供帮助】;

活动4.学生先根据升降调和重音,跟读文本;再分场景,表演对话【效果评价4.教师先指导学生朗读对话,后鼓励学生分场景超越教材文本,进行更丰富的对话表演】。

以上四个学习活动均有匹配的效果评价,再次验证“学历案就是以学生学习为立场,以教学活动效果评价前置的逆向设计的教学实施图”。

4.观察量表是语法教学评一体化实施验收图

课堂观察是观察者带着明确目的,凭借自身感官及有关辅助工具,从课堂情境中收集资料的一种科学观察教学效益的方法,其目的不在于评价教学而在于改进教学。利用课堂观察量表,课前,授课教师向观课教师提供好教学目标、学习活动、效果评价相关内容;课中,观课教师根据课堂实际,采用点对点打“√”的方式对教学情况进行评估,评估意见分别是A(完全一致),B(基本一致),C(不太一致),如果现场评估意见是B或者C,观课教师需要在具体的教学目标,对应的学习活动,匹配的效果评价中,用笔显红标出并简要注明不达标的原因。课后,观课教师为授课教师提供一张完整的课堂观察量表。基于量表数据,授课教师再次聚焦教学目标,核对学习目标,结合学生评价量表前测与后测结果,对比学历案,反思语法教学实践,真正验收语法教学效果,形成可迁移的语法教学主张,总结合理的语法教学步骤,为下一阶段语法教学提供更好的参照。


字体要求:中文宋体小四,英文Times New Roman小四,行间距22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