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AUnit 4 This is my friendP1 |
设计者 |
薛玉华 |
|
学习主题 |
This is Sam |
时间 |
2024.11 |
|
课标要求 |
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评价应起到监控教学过程、反馈教学信息,激励学生学习、促进教师改进教学的重要作用。 |
|||
前测结论 |
通过本课前测结果可知,约97%学生基本掌握了Hello/Hi/Good afternoon/...I’m...I’m in Class...和朋友打招呼以及自我介绍的表达。基于此,本单元继续深入学习如何介绍自己的朋友这一话题。 |
|||
学习过程 |
||||
教学目标 |
学习活动 |
效果评价 |
||
1.利用单元主题图和音视频,辨认相关人物,初步感知如何介绍朋友。 |
一、Warm up 1.Enjoy a song about friends. 2.Let’s greet. 二、Lead-in 1. Let’s introduce: What can you see?Use “This is ”to introduce. 2. Listen and find Who is Wang Bing’s new friend? How does Wang Bing introduce his friend? 3.Let’s watch: Who is Xu Fengfeng’s new friend? How does Xu Fengfeng introduce his new friend? |
教师观察学生是否能通过观察图片人物,用Hello/Hi/Good afternoon/...I’m...I’m in Class...打招呼和自我介绍。 教师指导学生利用This is介绍书本中的朋友,并观察学生是否能够初步进行表达。同时,观察学生能否通过听、看的方式获取与朋友相关的信息。 |
||
设计意图:借助单元主题图,引导学生通过听、看等方式认识书中人物,同时感知核心语言,初步掌握介绍朋友的结构化知识。 |
||||
教学目标 |
学习活动 |
效果评价 |
||
在看、听、说的活动中获取、梳理卡通故事中的人物信息,领悟故事幽默之处,并总结介绍朋友的语言结构。 |
二、Cartoon time 1.Let’s introduce :介绍认识的动物朋友 2.Read and find:Who are our new friends? Willy ,Billy, Tina 找出故事中新朋友 3.Read and learn: 逐图学习,重点关注: How does Bobby introduce his friend to Tina?并找出:This is Sam.He’s my friend.模仿,跟读句子。解读图片的过程中人物的表情。 在教师的引导下思考拓展问题:Is Tina afraid of Sam?Why?”体会卡通故事的幽默之处。 4.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总结介绍朋友的核心语言:This is ...He’s /She’s my friend. |
教师指导学生准确认读Willy,Max,Tina这几个英文名。 教师通过追问引导学生关注卡通故事细节,并模仿故事人物的语音语调,及时提供帮助。 教师指导学生理解代词he指代男性,she指代女性。 |
||
设计意图:通过看视频、自主阅读等环节,引导学生理解故事,培养学生寻读的阅读策略。同时,通过跟读对话和分角色朗读,引导学生关注语音、语调、节奏等语言细节,为语言实际运用打下基础。 |
||||
教学目标 |
学习活动 |
效果评价 |
||
3.分角色表演卡通故事,正确运用核心句型介绍自己的朋友。 |
1.Listen and imitate. 学生听录音跟读,分角色朗读对话 2.Let’s act |
观察学生能否积极参与小组活动介绍朋友。 |
||
设计意图:本阶段学习活动旨在通过跟读和表演,帮助学生进一步内化所学语言。 |
||||
教学目标 |
学习活动 |
效果评价 |
||
4.以找、听、读、写的方式掌握字母LI,Mm,Nn |
1.Meet letter friends. 2.Write the letters: 2.Find the letter friends |
教师观察学生能否找出目标字母Ll,Mm,Nn,指导学生正确朗读。 教师观察学生能否利用核心句型介绍字母朋友。 |
||
设计意图:本阶段学习活动通过找、听、读、写的方式,使学生掌握字母LI,Mm,Nn的音与形。小组活动或师生互动增加了活动的趣味性,反复找、听、读、写的环节加深学生对字母的印象,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字母的认读与书写,为以后的英语学习奠定基础,提升英语学习兴趣。 |
||||
后测结论: |
根据后测结果,班内90%学生能运用核心句型“This is...He’s my friend”进行表达。但有约10%的学生还不能完全灵活运用,在第二课时中可以继续加强训练。另外,对于句型“This is...She’s my friend.”在本节课中学生大部分都还未掌握,下节课重点可以训练该句型。 |
|||
教学反思 本课为新版译林小学英语三上《Unit 4 This is my friend》第一课时,主要针对核心句型This is ...He’s /She’s my friend.展开教学设计。 在学习本单元之前,学生对于前三单元出现的人物已经熟知,且能用不同的方式去打招呼。但是对于本单元即将学习的核心句型还并未了解。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核心句型的用法,本课时采用前置性评价主导教学设计、助推教学过程。 一、确定预期结果,解决“去哪里”的问题 王蔷、李亮(2019)认为,教—学—评一致性强调教学目标、评价任务、教学活动三者内在的一致性,是以目标为导向,旨在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因此,教师应立足学习目标,确定预期结果。本单元主题为“介绍朋友”,属于“人与社会”主题范畴。在社交场合中,学生需要通过向他人介绍自己的朋友,帮助他们更好地相互了解,促进人际关系的建立。 Lead-in板块围绕Big question:“How do you introduce your friends?”呈现主题情景图,学生需要通过观察图片与听对话,感知本单元核心句型。Cartoon time初步回应Big question,引导学生初步掌握介绍朋友的句型“This is...He’s/She’s my friend.”。该语篇讲述了博比向姐姐蒂娜介绍自己的好朋友萨姆的故事,为学生提供初步感知单元核心语言的情境。Letters in focus联系卡通故事的内容,聚焦字母Ll、Mm、Nn的学习。通过研读以上板块内容,我以Lead-in板块中“朋友间相互介绍”这一目标作为本课时的学习目标。 为确保学习目标的达成,教师应思考“怎么评”这一问题,将评价任务进行前置,通过甄选与学习目标相对应的前置性评价内容,确定学生达成学习目标的具体表现维度,并细化评价指标,以此诊断学生已有知识储备和能力水平。因此,我将本课时教学目标细化为如下内容: 1.利用单元主题图和音视频,辨认相关人物,初步感知如何介绍朋友。 2.在看、听、说的活动中获取、梳理卡通故事中的人物信息,领悟故事幽默之处,并总结介绍朋友的语言结构。 3.分角色表演卡通故事,正确运用核心句型介绍自己的朋友。 4.以找、听、读、写的方式掌握字母LI,Mm,Nn。 二、设计表现任务,探究“如何判断到了哪里”的问题 不同于传统的教学设计,前置性评价是将评价置于活动之前,从学习结果出发确立评估证据,以此检测学生是否达成预期结果以及达到什么样的程度,确保评价目标的达成。本节课重点是在情境中理解、巩固和运用句型介绍朋友。因此,我设计如下理解性、巩固性和迁移性表现任务,以此解决“如何判断到了哪里”的问题。 我通过“任务一:用This is ...”介绍卡通故事中认识的动物朋友,以及任务二“找一找,Bobby是如何向Tina介绍Sam的?”。学生通过以上两个任务,不断理解本课时的核心句型:This is.... He’s my friend.”随后,我创设新的情境“第二天,Bobby和Tina在放学路上又偶遇了Max和Willy”,引导学生思考Bobby会如何向Tina介绍Max和Willy?,从而有效地帮助学生在情境中进行真实的语言巩固和内化。 在教学字母的过程中,我紧紧围绕本单元的目标语言继续创设情境,呈现任务一“用This is...介绍这些新的字母朋友”、任务二“大小写字母是朋友。指出小写字母m、n、l的朋友,并用This is...He’s/She’s my friend.”介绍一下。”学生在情境中不仅习得新的字母朋友,同时通过核心句型有效地在相近的字母中正确地进行大小写字母匹配,最终实现迁移运用。 总之,以逆向设计原则为依托的前置性评价,切实帮助教师提前明晰学生“缺什么”、前置思考学生“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怎么学”,以此检测教学目标的达成,最终提升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