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静婧:最美的遇见——当校长遇见德鲁克 2025-09-17
网站类目:文章推荐

 最美的遇见——当校长遇见德鲁克

江阴市申港实验小学   潘静婧

 

托校长培训班的福,有幸拜读了《当校长遇见德鲁克——用目标管理引领学校发展》。理论书籍一般都会让人感觉莫名的高深,容易与实际脱节,但此书——《当校长遇见德鲁克——用目标管理引领学校发展》不然。本书共有三篇九章,两位作者杜绍基和彭信之将德鲁克的管理思想精要,与校长教育管理工作者的实际相结合,对理念、战略、目标和行动四个层次进行了详尽的解说,既有理论,更有工具和案例。

“理念篇”从管理学的角度深入探讨学校组织的角色,它的办学理念以及他们是如何从漂浮在空中的思想落到地上深耕的。“战略篇”中德鲁克经典五问、系统性放弃和要事优先的操作、学校战略环境分析、组织x光透视法、不作为清单、强制选择法等,都是学校管理者需要实践的有效方法和工具。“目标篇”能让读者学到如何设立学校八大目标领域、运用目标平衡轮、共创学校目标的OKR、制定目标计划清单等非常实用和先进的知识方法与工具。“行动篇”则详细描述了执行过程的跟进、复盘和如何做绩效评估,形成了目标管理的完整闭环。读此书,不仅仅是学习一个理论框架,更是一次学校实践体悟的旅程,它是手把手地教会管理者的一整套施工图。

一、理解核心理念:目标管理超越传统的教育管理模式

在传统的教育管理模式中,校长和教师往往扮演着被动执行者的角色,他们的工作重心更多地放在日常的教学和行政事务上,而对于学校整体的发展规划和目标设定则显得力不从心。然而,《当校长遇见德鲁克:用目标管理引领学校发展》一书,却为我们展示了一种全新的教育管理模式——目标管理。

目标管理强调以目标为导向,通过设定明确、可衡量的目标,来激发每个人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在学校管理中,这意味着校长和教师不再是简单的执行者,而是成为了目标的设定者、执行者和评估者。他们通过共同讨论和制定学校的发展目标,将个人的工作与学校整体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从而形成了一种“人人都是管理者”的校园文化。

二、谋划行动路径目标管理在学校管理中的实际应用

本书作者彭信之老师结合自己丰富的实践经验,为我们呈现了目标管理在学校中的实践路径。他首先强调了目标设定的重要性,指出目标必须具体、可衡量、可达成,并与学校的整体发展战略相契合。接着,他详细介绍了目标分解、目标执行、目标评估等关键步骤,并结合具体的案例进行了生动的讲解。

在目标分解阶段,彭老师强调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他指出,学校中的每个部门、每个教师都应该参与到目标的分解过程中来,共同讨论和制定各自的目标和任务。这样不仅可以确保每个部门、每个教师都明确自己的职责和任务,还可以增强他们的工作责任感和归属感。

在目标执行阶段,彭老师提出了“过程管理”的概念。目标管理的核心在于过程管理,即通过对过程的监控和调整,确保目标的实现。因此,他建议学校应该建立一套完善的过程管理机制,包括定期的工作汇报、进度评估、问题反馈等,以便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在目标评估阶段,彭老师强调了评估的公正性和客观性。他建议学校应该采用多种评估方式,包括自我评价、同事评价、学生评价等,以便全面、客观地了解目标的达成情况。同时,他还提醒我们要注意评估结果的反馈和应用,以便及时调整和改进我们的工作。

三、明确价值体现:目标管理在学校中的效果与影响

通过引入目标管理,学校的管理模式应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首先,学校的整体发展目标会变得更加明确和具体,每个部门、每个教师都有清晰的工作方向和目标。其次,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心将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会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学校的管理和发展中来。最后,学校的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也将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会得到更好的培养和发展。

这本书为我们揭示了目标管理在学校管理中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管理的本质是要激发和释放每一个人的善意”,通过引入目标管理,我们可以激发学校的活力,让人人都成为管理者。同时,目标管理还可以帮助我们建立更加高效、科学的管理机制,提升学校的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因此,我们应该积极地将目标管理引入到学校管理中来,为学校的未来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