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健-《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读书心得 2025-09-18
网站类目:文章推荐

《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读书心得

江阴市华士实验小学 陈健

本书简介:《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是由格兰特·威金斯与杰伊·麦克泰格合著的教育理论专著。该书提出“理解为先”的核心理念,系统构建逆向教学设计框架(UbD),强调以预期学习目标为导向,通过“确定预期结果→设计评估证据→规划学习活动”三阶段流程重构教学体系。书中创新性提出"理解六侧面"评估维度(解释、阐明、应用、洞察、神入、自知),并围绕"大概念"构建学科核心框架,主张通过基本问题引导深度学习。

一开始读本书感觉晦涩难懂,但通读之后慢慢发现,这是一本非常好的工具指导书籍,使我进行意义理解的教学设计有了较为清晰的路径。

我之前设计课程或单元教学活动时,思考较多的是在参考教参和课程标准后,如何让教学更有趣味,更富有启发。至于教学效果如何,大多只是从学生的上课状态反馈及记录本的评价来了解。这种评价停留在经验层面,所以内心总有些许不安。

而通过对这本书的初步通读,使我这种不安得到有效缓解。在书的第一章介绍了追求意义理解的教学设计需要进行逆向设计。并逆向设计的三个阶段:确定预期目标→确定合适的评估证据→设计学习体验和教学。在第二章,对“理解”进行了详细阐述。接着在第三~第六章阐明了如何在阶段1进行与清晰目标和标准相关的、围绕持久理解和基本问题的单元架构。在第七、八章围绕预期结果的证据是什么?什么是预期理解的恰当证据?两个问题介绍了在如何在阶段2寻找为达到预期结果而锚定在单元中的可靠且有用的证据。然后在第九~十章介绍了为追求理解而在阶段3进行的基于研究的学与教的策略,及一些能促进理解,增进知识和技能,激发学习兴趣等学习活动。

当然,再好的理论,如何不具有操作性,也很难有效实施。而作者充分考虑到了这一点,在充分理解了一些教师的诸多困难及误解:“如我们不得不为了应试而教、我们有太多内容要讲、需要的课程和评估工作很难,我们是在没有时间去做好这件事。”之后,给出了切实可行的方案:借助工具(UbD6页模板、逆向设计原则、UbD交流网站http://ubdexchange.org——貌似登录有点困难),由团队设计一个单元,并且每年随着对学生作业的深入分析,尝试多次调整。

就像书中所说,行动胜于空谈,更重要的是在今后的个人设计和学校团队教研活动中,通过实践逆向设计来理解、精通UbD,使自己更智慧地工作,也更好地帮助学生追求意义理解,得益于对本书的阅读,我进行了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的改进,如《起重机的奥秘》、《昼夜交替》等,也通过自制了相关教具:起重机模型、傅科摆等模型,来帮助学生追求理解。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