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课时 光荣启程 逐梦军营——从中国征兵制度看《人口》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为八年级第一章第二节内容,学习内容为我国的人口增长趋势,人口数量及分布特点,掌握我国人口的基本国情。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旨在帮助学生认识到我国人口数量世界最多,分析人口众多的优势,帮助学生理解我国随国情而不断变化的计划生育国策,树立正确的人口观。
(二)学情分析
作为八年级学生,大部分同学都对我国计划生育的人口政策有所耳闻,但是为什么实行计划生育,开放二孩及三孩的人口政策,部分学生可能无法理解背后的原因,所以本节课除了人口数量,人口分布特点等基础知识讲解,更重要的是让理解人口政策要随着不同时期不同经济发展特点而做出相应的调整与改变。
(三)教学目标
1.说出中国的人口数量、人口增长与人口分布的特点。
2.根据中国的人口特点,分析中国人口政策制定的原因及其重要意义。
3.培养从图表中获取和分析地理信息的能力。
(四)学习活动设计
导入:视频《征兵宣传片》
环节一 数量--世界人口大国
教师:播放视频“中国为什么不强制服兵役”。
教师:阅读材料,相比于其他国家,中国的人口总量有什么特点?
结论一:人口总数多,基数大
环节二 趋势--速度较快
材料:我国人口众多,18-22周岁的男性青年人数已经达到5000多万,所以我国没有实行强制性兵役制度,为什么2019年我国要实行强制兵役登记?
思考:读图找出中国人口增长有哪些特点?
结论二:
①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人口增长较慢。
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口增长迅速。
③ 20世纪70年代开始,人口增长持续放缓,占世界人口比重逐渐降低。
环节三 政策--计划生育
材料1:2022年末,全国人口14.1亿人,比上年末减少85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6%,这是我国人口自1962年以来首次出现负增长。 ——来源 国家统计局
材料2:根据联合国定义,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超过10%,通常认为这个国家进入老龄化社会。
材料3:如图所示。
结论三:人口增长放缓,人口老龄化严重。
教师:人既是消费者,也是生产者。我国不断优化人口政策。我国从2016年开始实施相对宽松的人口政策并配套支持措施。
结论四:人口规模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教师:强制兵役登记制度是为了适应人口变化及军事需求而做出的相应的政策调整。
环节四 分布--疏密不均
教师:根据资料显示,我国兵源最多的前四名省份分别是:山东、四川、河南、湖南。而最少的为新疆和西藏。除了从数量上对比各地区人口分布外,还可以从人口密度去对比。
教师:人口的疏密程度一般用每平方千米土地上的人口数来表示。
学生:读图分析我国人口分布特点?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是哪条?
教师:西北部国土占57%,人口占6%。东南部国土占43%,人口占94%。人口地理分界线为黑河—腾冲。
结论五:人口分布不均,东密西疏。
【合作探究】读图简要解释中国人口分布东密西疏的原因。
(提示:可以从地形、气候、交通、经济等方面思考)
教师: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已从以乡村人口为主转为以城镇人口为主,约2/3的人口在城镇生活。
环节五 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