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科学活动:海绵宝宝和我玩
活动目标:
1.通过多种感官感知以及三次操作实验,初步了解海绵的一些特性。
2.能主动、大胆地用较为准确和完整的语言描述自己的认识和发现。
活动准备:
1.玻璃瓶每人1个,贴上幼儿的标记;白色海绵、彩色海绵块若干
2.贴数字的篮子(2、3、4、5、6);PPT
3.透明水盆、一块新海绵
活动过程:
一、激趣导入,认识海绵
1.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样好玩的东西,看看是什么呀?想玩一玩吗?
发给幼儿人手一块白色海绵玩一玩。
2.幼儿:摸一摸?捏一捏?压一压?抛起来
3.小结:海绵又轻又软,真好玩。
二、操作实验,感知特性
1.第一次实验
(1)说说想法
看,这里有一个小瓶子,海绵宝宝想要住进这个新家里,你们觉得它能住进去吗?
为什么?
幼儿说说理由(可以、不可以)
(2)试着做做
大家意见不统一,请你们试一试吧!
(3)分享交流
小结:海绵软软的,只要小手用力捏一捏、压一压,就可以把它送进瓶子里啦!
2.第二次实验
(1)提出要求
看,又来了什么呀?这么多彩色海绵宝宝也想住到这个瓶子里,你觉得你的瓶子里还可以住几个海绵宝宝呢?(2、3、4……)
你们想请的海绵宝宝到底能不能住进瓶子里呢,我们再来试一试。听清楚要求:第一,要一边送一边数,看看一共送了几个进去;第二,如果送好了,就请你把你的小瓶子送到前面篮子里来,住了2个的就放到2号篮子,住了3个的就放到3号篮子……
(2)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3)观察交流
观察1:我们来看看,都送对了吗?
观察2:住进瓶子里的海绵宝宝和没住进去的有什么不一样?
(外面的和住2个的) (住2个的和住5个的)
3.第三次实验
(1)海绵宝宝真调皮,现在她们想从瓶子里出来了,它们出来后还能变成原来的样子吗?
(2)大家意见又不统一,那我们再去试试吧
(3)看看你们的海绵宝宝变回原来的样子了吗?哎呀,它怎么这么厉害的呢!用用力就变形,不用力就变回原来的样子,原来它是有弹性的啊!
三、延伸拓展,经验提升
1.了解海绵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
PPT出示:洗碗、擦鞋、沙发、体操垫
2.科学小游戏:观察一块海绵从浮→沉
原来海绵宝宝还会喝水呢!
3.找一找:我们班级里哪里有海绵,它有什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