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爱萍:基于思维品质培养的小学英语绘本教学策略 2020-10-12
网站类目:文章推荐

基于思维品质培养的小学英语绘本教学策略

江阴市华士实验小学环南部 蔡爱萍

一、问题的提出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明确指出:英语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1]。语言与思维的关系十分密切。学习和使用语言要借助思维,学习和使用语言又能够进一步促进思维的发展。而学习和使用外语,则可以丰富思维方式,进一步促进思维的发展[2]

作为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思维品质,不同于一般意义的思维能力,也不同于语言核心素养中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而是与学生语言学习密切相关的一些思维品质。具体表现为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创造性、批判性、敏捷性[3]。由于教师培养思维品质的意识薄弱,在以往的英语阅读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阅读技能,积累词汇和句型,以及提取、核对基本信息。受这种传统阅读教学模式下课堂活动的限制,学生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往往停留于表面,缺乏深度和广度。如此阅读教学已不能满足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发展学生思维品质的需要。

《培生儿童英语分级阅读》第八级中的The Bear That Wouldn’t Growl,讲述了一只快乐的从来都不吼叫的小灰熊Bella,在经历学校学习、独自生活体验后,最终学会吼叫的故事。本文将以这节绘本阅读教学课为例,具体阐述如何在绘本阅读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二、绘本教学中思维品质培养的策略

1.读前激趣 启动思维

在英语绘本阅读教学导入环节,教师要设计教学活动以激活学生已有知识背景和相关生活经验,通过锁定绘本关键词,根据主题,引导学生进行与主题有关的交谈,为教学绘本中的重点词汇和揭示主题做铺垫。图文并茂、视听结合的导入方式能够更全面立体地激活旧知、活跃思维。

通过对文本主题的解读,在绘本读前环节中,教师以一段视频导入,视频记录了不同种类的熊在大自然中生活的点滴。在观看视频后,教师通过提问“What’s the video about? What bears do you know? What do you know about bears? ”激活学生的旧知和已有经验。学生已经在教材中已学过熊的种类,通过简单的师生交谈和头脑风暴打开思维,在轻松的互动中回顾polar bearbrown bearblack bear等旧知,唤起了关于熊的生活习性的已有经验。在了解学生的已有知识储备后,教学与今天绘本主题相关的新知grizzly bear,呈现grizzly bear的特性fierce,以及题眼growl,并演绎、分析灰熊特点和生活习性后,概括归纳出结论“Growling is the most important skill to help them live in the world better.”,为解读故事内涵做铺垫。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经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他们思维的火花。”视频在绘本阅读教学的导入环节中不但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更为培养思维提供了沃土。在视频在辅助下,学生与主题相关联的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在头脑风暴中得以延申补充,并激活了思维。

2.读中善导 发展思维

1)聚焦封面 设疑激趣

封面(cover)是绘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可以通过“读”封面获取许多绘本信息,如:人物、题目、作者、插画作者等。其中题目是核心组成部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读封面时,聚焦标题,大胆设问,激活思维,引起阅读兴趣。

在导入环节中,教师已在视频的辅助下,通过交谈激活了与主题相关的背景知识,如熊的种类、特征、生活习性等。在完成热身后,教师呈现绘本封面,引导学生对封面进行观察、分析,结合封面图文信息进行表达,初步建构对绘本的印象。学生通过谈论封面,思维进一步被打开,在教师的引导下,锁定标题The Bear that Wouldn’t Growl,发挥想象力主动提问:Why wouldn’t the bear growlWhat happened in the story?

教师引导学生围绕绘本题目展开头脑风暴式的自主提问,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参与的机会,发展思维灵活性和创造性。在解读封面,自主提问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剖析标题下的隐藏的深层信息和意义,从而培养思维的深度。

2)对比细节 预测情节

美国著名画家芭芭拉库尼曾有一个形象的比喻:绘本像一串珍珠项链,文字是串起珍珠的细线,而插图则是珍珠。绘本插图不但为学生阅读提供了直观的视觉信息,帮助理解故事文本,还为学生提供了想象空间,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知识背景和生活经验,对故事情节进行猜测。

在本节绘本阅读课中,教师截取绘本中的第一幅图和最后一幅图,结合学情和主题,设计了让学生观察两幅图中Bella的表情,比较不同。引导学生根据表情的不同,分析原因,发挥想象,猜测故事情节。

在插图的引导下,学生结合已有知识背景和生活经验对文本进行预测。这个过程提高了学生的思维活跃度,发展了观察力、想象力、思考力,也培养了直观形象思维、抽象思维。

3)判断正误 构建脉络

在预测猜想的基础上,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整本绘本阅读,努力从图文中搜寻证据,将获取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从而验证猜想,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故事大意和脉络。此外,教师还设计了选择正确故事情节的活动,鼓励学生通过比较、推理、联想等方式判断所给信息正确与否,最终选择正确故事情节,构建对绘本的整体印象。教师设计了如下选项:

a. Bella lived with her family happily.

b. Bella went to a grizzly bear school.

c. Bella’s family didn’t like her.

d. Bella smiled all the time and she was not a grizzly bear.

e. Bella lived in the forest on her own.

在上述选项中,abe选项可以结合绘本文本和插图,进行理解和归纳后推断出正误。cd选项有一定难度。就c选项来说,绘本中没有出现明确的相关提示信息,插图对理解也帮助不大,学生需要在理解文本和认真解读插图的基础上,进行联想和推测,最后做出正确的判断。再比如d选项,插图中的文本“She would make a good Teddy Bear.”给判断造成了一定的干扰。有的学生认为这个表述是正确的,理由是:根据棕熊学校老师的评语可知,小熊Bella之所以不会像其他棕熊一样吼叫,是因为本质上她不是一个棕熊,而是一只不会吼叫的Teddy Bear。但多数同学能够整合对绘本的理解和自己的生活经验,并进行分析和推理,进而做出正确的判断。

教师设计选择正确故事情节这个教学环节,使学生能够借助思维学习和探索语言。在阅读过程中,通过比较、分析,联想、推理等思维方法,赋予了绘本阅读内涵和深度,有效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品质。

4)深度挖掘 把握内涵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解于问,问题设计是组织阅读教学的中心环节[4]。在绘本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当设计能助益于发展学生思维的问题。不但要设置常规的只需要低阶思维活动的理解性问题,更要设置对现有思维水平有挑战、能培养更高层次思维能力的高阶问题。在本节绘本阅读课中,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知识水平,基于绘本图文信息设计问题,引导学生理解绘本内涵。问题如下:

Q1: How many people are there in Bella’s family?

Q2: Bella always had a big smile. She was a happy girl. What do you think of Bella?

Q3: Bella never, ever growled. Were her family happy about that? Why do you think so?

Q4: What are they going to do?

Q5: What is Bella doing in the school?

Q6: What are they going to do to help Bella growl?

Q7: What did Bella do in the forest?

Q8: How was Bella’s new life?

教师的问题应有目的性和层次性,能有效促进学生理解知识和发展思维,并服务于整节课的教学目标[5]。在上述问题中,Q1Q4Q5Q7属于事实性问题。绘本中的图文相互支撑,学生通过观察插图和阅读文本了解故事情节,获得答案,从而提高分析、理解图文的能力。Q3属于质疑性问题。在读完故事第一部分后,教师提问:Bella never, ever growled. Were her family happy about that? Why do you think so?引发学生积极思考。学生分别站在父母和哥哥的角度来揣测不同家庭成员的心理感受,并为不同的猜测进行分析、推理、论证和评价。这种针对“不确定”、“不一致”之处提出问题,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培养思维品质。Q2Q8属于评价性问题,这类问题引导学生在理解绘本故事情节的基础上,对绘本中的人或事进行独立分析和判断。其中Q2要求学生基于个人情感体验对人物Bella进行评价,而Q8则要求学生根据绘本故事情节对Bella的生活现状进行客观评判。无论是针对“不确定”、“不一致”的质疑性问题,还是基于个人情感体验或客观事实的评价性问题,都有助于提高学生对问题的比较、分析、推理等能力,也培养了思维品质的深刻性、灵活性、逻辑性、批判性。

3.读后体悟 拓展思维

学习是一种反思思维活动[6]。在绘本阅读的最后环节,教师引导学生对整节阅读过程进行反思:What do you learn from the story?这个问题引发学生对本节课习得的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学习方式进行回顾和总结。

然而,仅限于表层理解的阅读是不够的,还应通过深度挖掘故事内涵,发展批判性思维。教师通过提问What do you think of Bella’s parents? What about your parents? 引发学生积极思考,在对事实进行充分了解、分析、评价、反思后,对故事中的人和事、对现实生活的人和事进行公正和审慎的判断,更要以开放的心态面对不同于自己观点的答案。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就人文性而言,学生通过英语课程能够开阔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发展创新能力,形成良好的品格和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走出文本,走进生活才能帮助学生深度理解绘本主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同时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三、结语

阅读是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重要途径。在小学英语绘本阅读教学中,教师应从多角度出发,设计由低到高、循序渐进的多阶阅读活动,引发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对故事进行深度解读,促进思维深刻性、灵活性、创造性、批判性、敏捷性的发展,从而提升思维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