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追问,定有学问 ——浅谈小学英语追问的艺术 (胡晨筱 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实验小学) 2020-10-28
网站类目:文章推荐

英语课程标准中要求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倡导体验参与,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但是学生的自觉体验和主动思考难免有肤浅疏漏之处,这就需要教师进行及时的调控和引导,而追问正是不可或缺的调控手段那什么是追问呢?教学方法与艺术全书是这样回答的:“追问,是对某一内容或某一问题,为了使学生弄懂弄通,往往在一问之后又再次提问,穷追不舍,指导学生能正确回答为止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追问则是指在学生解答了教师预设的问题后,教师再根据学生的回答有针对性地二次提问,再次激活学生思维,启发学生质疑,促进深入探究,从而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因此,把握好课堂教学的目标与节奏,及时有效地进行追问,往往会使小学英语课堂绽放异彩,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无效追问的现象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追问作为启发学生思维的重要手段,已越来越受到老师们的重视但笔者通过观察,认为某些小学英语课堂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同样存在这样一些现象:

1.简单模式化

英语课堂中,浅白直露毫无思维价值的问题充斥着课堂一些问题不用思考就能回答,虽然这样的问题能够回答的同学很多,课堂气氛很是热烈,但是没有实在的意义和效果,对学生思维的促进和发展也没有太大的帮助久而久之,学生也就养成了课堂不动脑的习惯

2.机械重复化

在如今的英语课堂中,有为数不少的老师习惯重复学生的回答问其原因,说是怕其他学生听不清,所以有必要重复学生的回答以示强调其实这是老师课堂不注意思考的表现,机械重复学生的回答只会使谈话主题浮于表面,无法深入,学生的思维也难以激活学生只有在老师机智的追问下,才会迸发出新的智慧火花,学生与老师在这种良性的环境中才能实现教学相长

3.问题偏难化

在英语课堂尤其是英语展示课中,老师们为了显示自己的英语水平,经常会提出一些偏难化的问题,其结果只能是弄巧成拙因为受学生学习水平的限制,偏难化的题目只会使学生对学习产生畏惧,打击其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有效追问的思考

那么,如何在课堂中巧妙地运用追问艺术来启迪学生的智慧呢?首先,老师要善于倾听,善于思考同时,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和节奏,进行及时而有效的追问,通过追问,使学生思维的火花不断在课堂绽放异彩

1.在交流中追问——激活思维

师生交流是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最常见的一种对话形式真实而自然的交流,既能较好地导入新知,巩固旧识,提高听说能力,实现语言输入到输出的转换,还能发展良好的情感态度例如,在教学I like...句型时,很多老师只是要求学生进行简单的句型操练事实上,我们还可以让交流更深入些,挖掘学生的真实情感,从而使交流的信息更丰富笔者在教学中通常是这么做的:

T: I like rabbits very much. Because they’re white and lovely. What animals do you like?

S: I like pandas.

T: Why?

S: Because they’re white and black. They’re very lovelytoo.

……

尽管在这一对话操练中,出现whybecause的生词,但是这并不构成学生学习的难点,恰恰是学生使用语言的内在需要对话中师生交流真实而自然,主题鲜明,语言鲜活,学生在教师巧妙的追问下,激活了英语思维,在交流语言的同时拓展了语言知识,表达了自己真实的情感体验,从而发展了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2.在导入时追问——水到渠成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之有法方能导之有效,因此,导入环节设计的好坏是决定课堂教学成败的关键其中,提问式导入是在学习新内容之前教师用问答形式与学生进行的交流,其作用在于使教师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已知知识的掌握程度,找到新旧知识的结合点,巧妙而自然流畅地导入新课内容当然,在提问导入中进一步地针对性地追问,往往会使新知的导入水到渠成

3.在错误处追问——巧妙纠正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学生语言表达错误在所难免,我们对此不应惊慌失措,更不要责怪学生,而要正确看待学生的错误,明确错误产生的原因,把握合理的纠错时机和掌握正确的纠错方法,使之更有效地为教学服务在学生出现表达错误时,教师如能在错误处进行暗示性的追问,会巧妙地纠正学生的错误

4.在意外处追问——生成精彩

追问是有效课堂教学的催化剂小学英语教师要具有课堂追问意识,更要具有追问的精神敢于追问和善于追问,是教师教学智慧和教学艺术的展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有追求问题的有效和方法的有效,才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点拨学生心智,放飞学生思想,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周蓉.“设问有方”才能“教之有效J.中小学外语教学,2009(6).

2.胡庆芳.课堂教学提问有效性的实践研究[J.中小学外语教学,20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