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品质的阅读,有价值的分享
——夏江萍名师工作室寒假系列读书活动之好书分享会
为推动夏江萍名师工作室读书学习活动的系列化,促进学员们积极加强理论学习,提高自身理论和文学修养,寒假一开始,工作室就开启了“书香陶情,阅读赋能“2021寒假系列读书活动。
2月5日18:30,学员们又一次在线上相约,开展好书共享活动。相互借鉴,追求各美其美;彼此促进,达成共生共长。
活动以四个“一”的分享步骤有序进行:
一、一个书目接龙,相互知晓。
有品质的阅读,该阅读什么呢?学员们按照学号在线上进行书目接龙。21本书,涉及各个方面,有关于教育教学理论的《教育的本质》《核心素养的中国表达》《儿童立场》等,有关于写作指导的《作文七巧》《教海探航》等,也有文学类书籍《人间词话》《风会记得一朵花的香》《晚熟的人》等。畅享书海,我们从分享书目开始,一本本经典正在进入我们的生活圈!
二、一句话推荐,相互激发。
有价值的分享,该分享什么呢?是书中的主要观点,还是自己阅读的最大感受?学员们通过回忆自己读书的过程,回味阅读感受,用凝练的一句话来给自己所读的书打call。如徐萍的“表达型教学,通过‘言语活动’实现‘语文要素’的转化。《表达型语文》,教你策划言语活动,帮助儿童习得言语能力。” 蔡海峰的“叙事学:打开叙事性作品教学的一扇窗户。”季勇的“核心素养很高大上,成尚荣很高大上,但成尚荣谈《核心素养的中国表达》很接地气。”冯冬梅的“这是一本治愈心灵的好书,更是一本启发写作的好书。”……一句话的分享,简短而凝练,让我们对一本本好书充满了阅读期待!
三、一段精要阐述,相互促进。
有层级的影响,该从何说起呢?学员们根据自身的阅读收获,对这本书来一段精要阐述。大家针对书中的某一点,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际,谈了收获,也提出了自己的困惑。如黄晓艳老师针对王荣生教授的“学的活动”,反思了自己的课堂教学;袁君琳老师认为《正面管教》是一种教育理念的传达,就像武侠小说中的“内功”;何洁老师读了《名作细读》,由衷地感到作为语文教师要不断地提高自我的文本解读能力,而对文本的解读应是开放式的、多元化的、个性化的……每一次分享都是一扇窗的打开,一道阳光的照耀,一场春雨的滋润。
四、一组阅读画面,相互濡染。
有效果的推广,该怎么进行呢?学员们把自己读书的情景和笔记摘抄,定格成一个个镜头。潜心阅读的身影,密密麻麻的摘抄,一处处的批注点评,折射出学员们平日里的勤奋与努力。好书像一艘船,将我们摆渡!好书像一位智者,将我们指引!
一个半小时的线上交流,学员们潜心融入,畅所欲言。时光在忙碌中无声流逝,生命在阅读中充盈丰厚。
工作室导师夏江萍对这次线上好书分享会大加赞赏,她说:“午后阅读,真惬意!晚间分享,好智慧!运用生活,更美妙!感谢今晚每一个分享,在我的眼前汇成了‘风流潇洒读万卷,沉鱼落雁醉书香’的一组影像集。阅读力决定学习力,学习力决定生长力,让阅读陪伴我们,遇见2021更年轻更美好更优秀的自己。”
书香陶情,阅读赋能。在导师的鼓励下,学员们将继续以好书共读的形式,互相促进,积蓄力量,逐步加速,不断丰厚自己的综合素养,更好地教书育人。
(撰稿:顾慧丽)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