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四上期末试卷,我个人认为这是一份高质量的试卷。题干表述准确清楚,试题与考纲一一对应,试题能力导向鲜明,能很好地起到引导语文学习的作用。具体说来:
一、注重理解积累,实现语言运用。
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中第二题看拼音写词语和第三选择题重点考察的是形近字、音近字、同音字、以及能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恰当理解词义,正确运用词语。第四大题是考察学生对诗文名句的积累。
所以我们老师在进行统编教材教学时,还是要重视字词,夯实基础,勤加积累;更要联系生活,设计语境,灵活运用。
二、立足单元主题,紧扣语文要素
要用好统编教材,需要我们立足单元整体,聚焦文本内涵。
试卷第一部分第一题的听写句子内容为冰心的名句:“童年啊!是梦中的真,是真中的梦,是回忆时含泪的微笑!”这句话出现在第六单元导语中。这一听写试题非常明确地启发我们,单元整体设计,要从单元导语出发,明晰单元主题,厘请单元要素,精准把握目标。
再看这份试卷,对语文要素的呈现和考核随处可见,尤其是在阅读和写作两大板块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课内阅读《走月亮》第5小题要求学生找到写得好的地方,并做批注,做批注是四上第六单元的阅读训练要素。再如课外阅读《好汉查理》第3小题要求学生概括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而这是第四单元的阅读训练要素。作文《那一次,我很自豪》要求将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写具体,这又恰恰是第五单元的表达训练要素。
因此,我觉得只要我们立足课堂教学,紧扣语言要素,深入研究教材,科学扎实施教,有效实践训练,这些题目自然也难不倒学生。比如刚才提及的批注试题,如果学校进行了批注主题研究,组员对批注内容、方法及具体训练模式进入了深入的探索,学习例文,习得方法,而后依托必读书目进行批注阅读练习,那么收效一定良好,本题得分率一定较高。
三、强化阅读策略,培养读写思维。
读与写是语文教学重要内容,因此,试题重点考察学生对阅读理解策略的运用。在课外阅读《好汉查理》中,让学生选择查理发生变化的原因。许多学生选择了C,这反映出学生的阅读理解思维还停留在浅层分析,未能真正理解文章的主旨。所以我们在平日阅读教学中,要教会学生一些阅读理解策略,比如纵观全文抓关键的方法。在理清文章思路、感知故事大意后,要找寻、读懂文章中关键的词句。如文章的开头结尾句、独立成段句、反复强调句、抒情议论句等。所以如果学生关注到最后一句杰西的话语:“你会的,我从来就相信。”那么,尊重信任这一中心主旨就呼之欲出了。
本张试卷还很好的折射反馈平日读写结合训练成效:课内阅读截取的是《走月亮》第6自然段。其中第四小题是读“我把蒲公英吹得飞啊飞……”来想想画面。就要要求学生能运用课文所学方法,联系熟悉事物和生活经验,从“看到、听到、闻到、想到”等多个角度,想象事物的样子、声音、味道等。因此,我们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读写的有效结合,通过以读促写、以写促读等实践活动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读写思维能力,最终达到润物细无声的理想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