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定要素,优化任务群设计
——夏江萍名师工作室送教活动
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新教材,推动学校语文老师研究落实语文要素,优化课堂教学,同时,也为了迎接新课标的颁布,深入理解任务群设计,促进课堂教学转型,3月3日,夏江萍名师工作室来到月城实验小学开展送教下乡研讨活动。
此次活动聚焦课堂教学,将“锚定要素,优化任务群设计”作为研讨的主题,以同课异构教学研讨的方式开展。工作室成员冯冬梅老师执教了《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黄晓艳、顾慧丽老师对《我们奇妙的世界》进行同课异构,方惠燕、刘敏瑜、夏琼老师对《自相矛盾》进行同课异构。针对同一节课,同一个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师采用不同的构思、切入点、侧重点进行设计,他们以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巧妙的课堂设计,合理而有效的课堂资源利用,为大家在转变课堂教学教与学行为上做了切实有效的引领。
接下来,工作室学员分组评课研讨,然后各组代表进行点评。与以往展示课的点评不同,本次活动以研讨为主,侧重在提出修改意见及建议。徐萍老师从“研学单促思考、媒介学知识、对话练能力”这三个方面评价了冯冬梅老师的课,并提出了改进意见,建议冯老师在生字教学和情景任务优化两方面再进行调整;蔡海峰老师从“解读力、设计力、表现力”这三个“力”对两堂《我们奇妙的世界》展开点评;季勇老师在点评三堂《自相矛盾》时,就“字词需要更集中、要素要更明确、文化更彰显”这三点,希望老师们在教学小古文时,“把握好三个度”。
最后,导师夏江萍进行点评及讲座。夏特提出,成功的教学就是给予孩子们最主动的角色和最智慧的任务实践,她充分肯定了六位老师的进步,指出她们在课堂上能激发、驱动学生积极学习的角色体验,有充分的对要素的任务实践,有情境动力的创设,思维展得开。但在自主探究和参与的形式还要设计的多样一些。夏特依次点评了六位老师课堂的亮点,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修改意见。
一课多研促成长,同课异构展风采。“同课异构”让执教老师从中获得了丰富的个人体验,也引发参与者智慧的碰撞,让观摩的教师在观察、分析、比较的过程中得到了发展。本次活动为老师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交流互动平台,有效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期待下一次更精彩……
撰稿:王玉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