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英雄雨来(节选)》
江阴市徐霞客实验小学 冯喜伟
【教学目标】
1.认识“晋、絮”等生字,读准多音字“吧、塞、哇”,会写“劫难、胳膊”等词语。
2.尝试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能用抓住主要人物、主要事件列小标题的方法,把握长课文主要内容。
3.了解雨来被称为小英雄的原因,了解抗日战争知识,学习党史,受到热爱祖国、保家卫国的革命传统教育。
4.体会课文中环境描写的作用,尝试练笔。
【教学重难点】
1.通过抓住主要人物、主要事件学习列小标题,把握长文章主要内容。
2.了解抗日战争知识,了解雨来英雄事迹,学习党史,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课前准备】
《19.小英雄雨来》研学单
任务一:说说主要内容
1. 用较快速度默读课文,读懂故事前后之间的联系。
提示:利用课文中的“泡泡”的提示,了解各部分内容,学会瞻前顾后,弄清故事的前后联系。
2. 照样子,尝试给每个部分加个小标题。
一、游泳本领高 二、上夜校读书
三、 四、
五、 六、
提示:根据示范,紧扣主人公雨来概括小标题。
3. 你能根据小标题把每个部分的主要意思连起来,说说全文的主要内容吗?
任务二:聊聊英雄形象
为什么说雨来是个小英雄?如果选择四幅画面来表现雨来小英雄的形象,你觉得是哪四幅?再次快速默读课文,圈画相关语句,说说理由。仿照下列句式说一说。
“雨来还是像 一样抖着头上的水, 用手抹一下眼睛和鼻子,扒着……”在这幅画面中,雨来 ,从中我感受到 。
任务三:补写故事结尾
1. 课文的第一部分、第五部分都写到了还乡河的景色。这些景物描写看似与小英雄没有直接关系,可以去掉吗?
2. 在课文结尾脱险后补写还乡河的景色。选取还乡河的景物,表现雨来脱险后的快乐心情。
【教学过程】
板块一 学习词串,了解故事背景
1.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深深浅浅的脚印,写满成长的故事。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少年儿童雨来有着怎样的成长故事呢?今天我们要来学习一篇战争题材的课文——《小英雄雨来》。
这篇课文选自作家管桦的中篇小说《小英雄雨来》。
2.齐读课题,引发思考:为什么说雨来是个小英雄呢?
3.带着问题,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完成《研学单》任务一的第1小题。
自读要求:
(1)默读课文,运用课文中“泡泡”提示的阅读方法,了解各部分内容。
泡泡1:读完这部分后,我要停下来想一想,这部分主要讲的是什么。
泡泡2:李大叔是谁?前面好像提到过,我再看看前面的内容。
(2)遇到难理解的词语多读几遍。
(3)思考:为什么雨来是个小英雄?
4.学习字词,了解故事背景。
(1)词串一:晋察冀 还乡河 芦花村
指读词串,纠正“晋、冀”的发音,书写“晋”字。
提问:这组词交代了故事发生的地点,谁来连起来说一说?
【党史资料】(出示地图)晋察冀是指山西省、河北省、察哈尔省。1937年,日本全面入侵中国,中国进入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边区,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之一。雨来就出生在晋察冀边区还乡河边的芦花村。
【党史资料】根据课前收集的资料,谁来说说抗日战争?(抗日战争从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开始算起,日军侵略中国东北。1937年卢沟桥事变,中日战争全面爆发,侵略军烧杀抢掠。1945年8月15日,日本向同盟国无条件投降。14年抗战,中国军队伤亡331万多人,人民伤亡842万多人。这是一段令人心痛但必须铭记的历史。)
(2)词串二:苇絮 枪栓 炕上 劫难 胳膊
指读词串。理解这些词语吗?看图理解“苇絮”,查字典理解“枪栓、炕上”,联系上下文理解“劫难”。书写生字“劫难、胳膊”。
(3)词串三:吧嗒吧嗒 塞在怀里 呜哩哇啦
读好多音字“吧、塞、哇”在文中的读音。
板块二 列小标题,把握主要情节
1.这篇课文很长,作者用六个序号分为六个部分。每一部分内容讲的是什么呢?
快速浏览课文,尝试给每个部分加个小标题,完成《研学单》任务一的第2小题。
提示:根据示范,紧扣主人公雨来概括小标题。
2.独立完成研学单,教师巡视指导。
3.交流每一部分内容。
4.学习列小标题方法。
(1)课后习题用小标题的方法概况了第一部分内容是游泳本领高,第二部分内容是上夜校读书,你发现了什么?(列小标题方法:扣主要人物,抓主要事件)
(2)修改小标题
(3)交流小标题:第三部分掩护李大叔,第四部分勇斗鬼子,第五部分雨来“牺牲”,第六部分成功脱险。
小结:抓住主要人物、主要事件,用简洁的短语概况各部分主要内容,就是小标题,一篇长课文可以用小标题分成几个部分。
5.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1)把小标题连起来说说课文主要内容。
(2)思辨:第一二部分与“小英雄”的主题似乎没多大关联,是否多余?
(3)小结:梳理六部分前后联系。
要点:课文重点写的是雨来的英雄品质,主要是第三、四两部分,第一、第二部分是不是多余的?(第一部分写雨来游泳本领高,为后面雨来成功脱险埋下伏笔;第二部分上夜校读书,接受了爱国主义教育,为掩护李大叔、勇斗鬼子作铺垫。)
(3)用自己的话说说主要内容。
小结方法:把长课文分成几个部分,列出小标题,再把每个部分的主要意思连起来,就能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板块三 研读课文,领悟英雄品质
1.为什么说雨来是小英雄呢?如果选择四幅画面来表现雨来小英雄的形象,你觉得是哪四幅?再次快速默读课文,圈画相关语句,说说理由。仿照《研学单》任务二的句式说一说。
“雨来还是像 一样抖着头上的水, 用手抹一下眼睛和鼻子,扒着……”在这幅画面中,雨来 ,从中我感受到 。
2.随机交流。
画面(一)年纪小,游泳本领高
理由:雨来调皮可爱还是个小孩子。但是年纪这么小就能和鬼子斗争,年少志气高,不愧为小英雄。正因为他游泳本领高,最后成功脱险。
依据:第一部分第2自然段,作者把孩子们比喻成了一群鱼,第一部分第4、5自然段,作者把雨来比作小泥鳅和小鸭子;第六部分第7段,作者再次把雨来比作小鸭子。三处比喻写出雨来游泳本领高,是个机灵可爱的孩子。
朗读体会比喻的好处。
画面(二)机智掩护李大叔
理由:敌人追赶搜查时,雨来使尽气力把缸挪回原地,撒腿往后院跑,抱着树往上爬
依据:第三部分最后两小节。
关注动作描写“使尽气力,才把缸挪到原地、撒腿往后院跑、一直朝后院跑去、抱着树就往上爬”等语句,感受雨来面对敌人追赶时的机智勇敢。
朗读体会英雄品质。
画面(三)面对鬼子逼问毒打,顽强不屈
理由:面对敌人训斥盘问时,雨来机智冷静;面对敌人威胁毒打时,雨来勇敢顽强;敌人要杀害他时,仍然宁死不屈。
依据(1):第四部分雨来面对鬼子盘问说的话及说话时的表现。
关注雨来的语言描写“捡来的”“什么也没看见”等语句,以及说话时的动作,体会雨来的机智冷静。
分角色朗读感受雨来面对训斥、盘问、哄骗、利诱时的机智冷静。
依据(2):敌人威胁毒打时,雨来半天才喘过气来,脑袋像有一窝蜂,嗡嗡地叫……雨来还是咬着牙说没看见。
关注:鬼子是怎样毒打雨来的?朗读体会鬼子的凶残恶毒。
体会比喻用法:如果说刚才作者把雨来比作小鸭子,写出了雨来的可爱和对雨来的喜爱,那把鬼子比作“鹰”,写出了什么?(写出了鬼子的凶残恶毒,表现了作者对鬼子的憎恨)
想象此时雨来的心理活动,感受雨来的坚强不屈和爱国精神。
小结:我们从雨来的语言、动作中读到了他机智勇敢、坚强不屈的英雄品质。
画面(四)热爱祖国,信念坚定
理由:雨来这么小,这么调皮可爱,却能表现出英雄的顽强勇敢,因为他热爱自己的祖国。
依据(1):第四部分最后几个小节。雨来被鬼子毒打,鲜血溅在课本的几行字上“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因为热爱祖国,雨来宁死不屈。
依据(2):第二部分,上夜校读书时他学到“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这句话在雨来心里种下了爱国的种子,也是雨来在遭受毒打、甚至枪毙时不屈服的精神支撑。
依据(3):课文写了雨来父亲和李大叔参加边区战斗,对雨来有榜样作用。
3.深入解读:四幅画面展现了雨来的英雄品质,这些品质中哪一个品质最重要?(热爱祖国)
正因为雨来热爱祖国,为了人民,为了祖国,他甚至愿意牺牲自己的生命。
面对敌人追赶盘问,雨来勇敢机智,因为——“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面对敌人哄骗利诱,雨来沉着冷静,因为——“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面对敌人威胁毒打,雨来坚强不屈,因为——“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4.小结:四幅画面展现了雨来的英雄形象,请你选择其中一幅再讲一讲小英雄的故事。
板块四 聚焦环境,体会环境作用
1.除了写雨来英雄的故事,课文多次写到了还乡河的景色,我们称之为环境描写。请你找出来读一读,再想想这些景物描写看似与小英雄没有直接关系,可以去掉吗?
2.交流:
(1)第一小节:“芦花开的时候……都罩在柔软的芦花里。”
引导:既点明了故事发生的地点,又写出了还乡河的美丽景色,为雨来脱险埋下伏笔。
(2)第五部分:“太阳已经落下去……在上面飘飘悠悠地飞着。”
引导:烘托人们无比悲痛的心情。
(3)第六部分:“还乡河静静的……在草窝里叫着。”
引导:感受还乡河的静,想象人们的心理活动,感受景色描写所表达的人们难过又充满期待的心情。
3.小结:三处环境描写,一个出现在故事开头,交代故事发生的地点,两个出现在中间,推动情节的发展,烘托人们的心情,不能去掉。
4.课堂小练笔,《研学单》任务三:
那当大家得知雨来成功脱险后的心情是怎么样的?能不能在课文结尾补写一处环境描写,表现快乐的心情,完成研学单任务三。
提示:要选取还乡河的景物写。
预设:久驱不散的乌云在阳光下正慢慢消失,水面仅留下子弹划过的层层涟漪,微风拂过还乡河边白花花的芦苇,发出沙沙声响,似乎在唱响一曲赞歌……
板块五 拓展阅读 巩固阅读方法
1.有人说,战争让妇女、儿童走开。但面对外敌入侵,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会奋起抗争。在中国的抗战史上出现了很多像雨来一样的小英雄,你还知道谁吗?
【党史资料】把敌人带进埋伏圈英勇牺牲的王二小,冒死送鸡毛信的海娃,智斗鬼子的小兵张嘎、誓死不说出八路军下落的儿童团团长王朴……
2.课后搜集这些小英雄的故事读一读,和同学讲一讲他们的英雄品质。
3.阅读管桦的中篇小说《小英雄雨来》,运用今天学习的阅读长文的方法:利用小标题概况主要内容、通过品读动作、语言感受人物形象,关注环境描写,体会环境描写的作用。
情节 人物 环境
板书: 小英雄雨来 游泳本领高 交代背景
上夜校读书 热爱祖国 推动情节
掩护李大叔 勇敢机智 衬托心情
勇斗鬼子 沉着冷静
雨来“牺牲” 坚强不屈
成功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