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先的摇篮 2022-04-10
网站类目:教学设计 活动级别:县级 活动类别: 执教姓名:冯冬梅 所在单位:江阴市敔山湾实验学校 执教时间:2022-03-10 执教地点: 执教内容: 参加对象:

23.祖先的摇篮

【教学目标】

1.借助图片、字理等方法,认识“掏”“祖”等7个生字,正确书写“摘”“掏”。

2.通过多种形式朗读,读好第二、三小节中带问号的句子,读出想象与猜测的感觉。

3.积累“摘野果”“掏鹊蛋”等带动作的短语,再想象祖先在原始森林里有意思的生活,并通过连线、看图、表演等方式体悟动词的妙用。

4.通过课文的学习,能试着仿说片段,学会运用带动词的短语。

课前猜谜:

1. 胖胖小伞林中开,等着姑娘把它采。

2. 一只小船床边放,里面睡个小宝宝。妈妈用手轻轻推,摇来摇去把觉睡。

1)播摇篮曲:小朋友,闭上眼睛想象此刻我们就躺在摇篮里,妈妈的温暖的大手扶着摇篮,摇啊摇啊……你觉得怎么样啊?

摇篮是我们最初成长的地方,它是那么温暖舒适,那么美好自由。读——摇篮

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也和“摇篮”有关。

一、读题导入认读“祖先”

1.这是一首很有意思的儿童诗,谁来读课题。指读,齐读。

2.“祖”是一个生字,怎么记住它?(示字旁+且)。

伸出手,我们一起写一写。示字旁,只一点,右边是个且,长横稍稍往上抬。

祖先是什么意思呢?(特指年代比较久远的老祖宗,就是我们的祖先)  

二、初读课文,感知“摇篮”有意思

1.祖先的摇篮是什么?它又是什么样的呢?让我们开启一场“摇篮探秘”之旅吧!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想一想:课文中祖先的摇篮是什么?

2.感受“摇篮”样子的有意思。

1)读了课文,你知道祖先的摇篮是什么?(原始森林)

(2)原始森林是什么样的呀?再读一读第1自然段。出示:  

那浓绿的树荫一望无边,遮住了蓝天。 

怎样的绿叫浓绿”呢?(颜色特别深、美丽、茂密、很有生机,都行)。板书:绿

出示森林图:这就是原始森林,这种绿给你什么感觉?读好浓绿

“绿”有好多种呢(出示图片),这种绿淡淡的,是什么绿?这个呢,是呀,它嫩嫩的。这是青翠的绿,叫——翠绿。一起读好这些美丽的绿色淡绿  嫩绿  翠绿

原始森林不仅绿还——一望无边。什么是“一望无边 ”?读好。板书:大

③原始森林这么绿这么大的,文中有一个词直接就把这两个意思概括出来了,你能把它找出来吗?

苍苍茫茫)指读,齐读。

④这么大这么绿的原始森林居然是祖先的摇篮,真有意思!怪不得小作者说——真有意思,这是多大的摇篮啊!  板书:有意思

你能把这种感觉读出来吗?指读,齐读。

三、学习诗歌,感受动作有意思

1.祖先的摇篮不仅样子有意思,里面装的事儿也很有意思呢。再读读23小节,圈一圈祖先在摇篮里可能干什么?

2.板贴短语,祖先在摇篮里——引读。

3.初步感知动宾结构:

1)老师把这些词请到屏幕上:

野果  掏鹊蛋  逗小松鼠  采野蔷薇  捉红蜻蜓  逮绿蝈蝈

(2)看看加点字有什么特点?(动词)

(3)表示动作的词和表示事物名称的词合起来,就把人们在干什么说清楚了。

4.积累动词,体会动作之趣:

这么多有意思的事情中,你最想做哪一件呀?(生随机说,根据回答相机积累动词)

1)  摘

①聪明的你有没有发现,有个动作和“摘”(或采)是差不多的。所以有个词叫——采摘。

②但是他们之间是有细微的区别的哦,出示图分辨。(向上取下高处的果实,向下取下低矮处的果实)齐读2个词。

2)

①有个动作和“逮”差不多——捉。

②喜欢捉蜻蜓和蝈蝈的孩子带上动作,一起读。

3)

①你会逗小松鼠吗?你来逗逗它(引导用动作逗,用语言逗)

4)

①出示“缶”的图片:掏这个字很有意思,中间的“缶”是个大肚子小口子的容器,要想把里面的东西取出来,就得把手从口子里伸进去,那这个动作就叫——掏。所以你知道为什么鹊蛋要用掏了吗?

除了“掏鹊蛋”我们还能——掏口袋掏耳朵掏腰包

5)小结:用上这些表示动作的词不仅把干什么说得清清楚楚,还让人觉得特别有意思呢!(齐读6个动宾结构词)

5.改一改:

(1)我们的祖先还在这个摇篮里——和野兔赛跑、看蘑菇打伞

2)你能把它们换成上面的形式吗?(追野兔,赏蘑菇……)

6.练一练:

1)那你也会给他们填上合适的动词吗?

 )蘑菇  (  )野菜  (  )夕阳   (  )明月   (  )星星

2)交流反馈,老师也给大家准备了一些,读一读吧。

7.祖先在摇篮里的生活可真有意思啊,连起来,再读读(8短语个)。

放进句子中一定更有意思!练一练,指2人读。

四、诵读问句体会朗读有意思

1.祖先做的这些有意思的事是作者亲眼看见的吗?(抓住“我想—可曾—”“?”来说)

2.原来这些有意思的事情都是作者想象的,猜测的,猜测的语气该怎么读呢?

1)出示第二小节,指读。(你用上扬的语气告诉大家你在猜测)

2)听老师读读,你能不能发现秘诀:①问号前语调上扬②想的时候语速慢一点。

3)学着老师的样子再练一练。指读.

4)下面的句子你们一定也会读了吧?指读。(你不仅读得好,脸上的表情也告诉我你在猜测呢!)

五、畅想生活,体会想象有意思。

1.在祖先的摇篮里,人们还会干哪些有意思的事情呢?

2.配乐欣赏图片:他们也许……也许……

3.指名交流。

4.也许还有很多也许,把你们的想象和猜测放进句子里,模仿2或3自然段,编一编小诗吧。拿出研学单,找到任务二,同桌说一说。可以选左边一列,也可以选右边一列。

5.全班交流,师生共评。

6.小朋友展开了想象的翅膀,也成了小诗人了呢!当你想象着这么美好自由的生活的时候,你一定会情不自禁地说——啊!苍苍茫茫的原始森林,我们祖先的摇篮。

、观察比较,学写“摘掏”

1.刚刚我们走进了祖先的摇篮,学得特别认真,接下来我们要来学生字了。

2.学生观察。

1)一看结构: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2)二看高低:左右同高。

3)三看关键笔画:都有横折钩,但是“摘”挺得直直的,“掏”稍稍往里收。

3.教师范写,学生练写,教师巡视、点评。

  • 阅读(69)
上一篇: 《西门豹》教学设计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