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教育家精神
分享教与学智慧
“锡教名家”培养工程
第一批培养对象教育教学主张报告会
冬韵初启,霜华轻覆,一场教育智慧的盛宴如约而至。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弘扬教育家精神,充分发挥“锡教名家”培养对象的示范引领作用,促进江阴教育高质量发展,12月11日下午,“锡教名家”培养工程第一期培养对象教育教学主张报告会在华东师范大学江阴实验学校举行。无锡市教师发展学院孙学东主任、江苏省南京高级中学马维林校长、江阴市晨光实验小学梁昌辉校长以及全市各中小学教师代表齐聚一堂,聆听报告。
名师主张,匠心独运绽光芒
蔡海峰:功能性读写,活泼泼育人
蔡校长从自身多年的教学研究历程出发,阐述了“功能性读写”的内涵。从2009年的言语实践研究,到2021年正式提出这一概念,背后是对语言学和教育教学的深入探索。
他以小学语文教学为例,强调从“为何教”“教什么”“怎么教三”个方面践行教学主张。如在《跳水》一文的教学中,不同的“为何教”定位会产生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体现了语文教学的灵活性和功能性。
“活泼泼育人”则回归到课程层面,强调用语文培育中国人,构建精神和物质世界,实现学科素养育人的目标。
黄慧:以儿童为中心,打造绘声绘色的英语世界
黄校长从教27年,基于自身的教学实践和思考,提出了这一主张。她从主张内涵、支撑原理、实践建构等方面进行了具体阐述。她认为英语教学不应局限于语言知识的传授,而是要培养学生吸收信息、发展思维等能力。从主张的内涵来看,以儿童为中心,一是以绘本阅读为载体,二是营造丰富多彩的英语学习环境。
在实践建构中,她开发课程、工具,选择合适的绘本,并通过多种活动形式,如绘本创作、情景演出等,让学生在活动中提升英语素养,体验英语学习的快乐。
贲可敬:我和我们——一起探寻教师、学生、学校本来的模样
贲校长从自身的物理教学经历出发,阐述了对物理学科的理解,以及如何将其融入教学追求。他强调物理不仅是一门科学,更是一种认识自然、探索世界和改善生活的工具。
“我和我们”的主张源于夏港中学的校训和办学理念。他认为学校办学需要教师、学生和学校共同发展,要让学生更像学生,教师更像教师,学校更像学校。
为此,学校采取了多种措施,如搭建教师发展平台,分层推进教师培训,开展丰富的学生活动等,以实现教育教学的目标。
徐霞:以真课育真人——从“我的课堂故事”到“我的教学主张”
徐主任从自己的思政教学经历中,不断探索和凝练教学主张。她以自身认知理论为基础,强调真课堂要创设真实情境,让学生有实证体验、思辨明理和牵引运用的过程。
她的教学主张从课堂故事中来,如在《新时代的劳动者》等课例中,不断反思和改进教学。她还形成了“一机两立、三层四步”的教学模式,通过议题式、辨析式和模拟式等教学范式,培养学生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
专家点评,弘扬精神谋深远
无锡市教师发展学院孙学东主任,江苏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苏教名家马维林校长,江苏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梁昌辉校长进行了现场点评。
梁昌辉校长对蔡海峰和黄慧两位老师的教学主张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认为教学主张是教师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的过程,要展现教育理想、引领教学行动和体现育人目标。他强调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修正和打磨自己的主张,同时要从常识与标识、学习实践、历史等角度思考如何更好地践行主张。马维林校长指出四位报告人都有鲜明的教育教学主张,他们在长期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同时,他们对学科、教育和育人有深刻的理解,都有厚重的家国情和坚定的教育信仰。
他还从人的生长、方法的自觉、思维的成长和时代的影响等方面分析了他们成长的原因,为青年教师提供了借鉴和启示。
孙学东主任从观察者、同行者和学习者的角度进行了点评。他认为江阴市在高层次教师培养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这得益于对高层次教师的尊重和发挥起引领作用。他从四位报告人身上看到了一线教师的独特特质,并对教育主张进行了思考,强调教育主张要从经验中提炼精神实质,要关注与实践的一致性,其表达形式应多样且注重实践成果。 本次报告会是一场教育智慧盛宴,它为教师们提供了学习和交流的平台,激发了教师们对教育教学的深入思考。在未来的教育之路上,我们期待着这些教育主张能够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为培养新时代的人才贡献力量。愿我们都能在教育的这片星辰大海中,点亮更多孩子的梦想,让教育的光芒更加璀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