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童年》 功能性读写教学实录 2025-09-02
网站类目:课堂实录 活动级别:市级 活动类别: 执教姓名: 所在单位:江阴市教育局 执教时间:2025-03-14 执教地点: 执教内容: 参加对象:

学习任务一:

确定学习主题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开始第六单元的学习,这个单元怎么学呢?我们先做第一件事情。

生:确定学习主题。

师:这个单元有这样几篇课文。读读题目。

生:童年的水墨画,剃头大师,肥皂泡,我不能失信。

师:其实第一篇课文里有三篇小文章,分别是什么?

生:溪边,江上,林中。

师:这些课文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有没有哪位同学在预习的时候发现了?

1:都有人。

2:都写了事情。

师:这些人是什么人呢?

生:是小孩子。

师:对,和我们差不多的孩子。接下来我们来猜一猜,他是谁。

生齐:好。

师:她是个小女孩,爱吹肥皂泡。

生:冰心。

师:他是个小男孩,是个胆小鬼,特别怕剃头。

生:小沙。

师:她是个小女孩,答应了别人的事情她一定会做到。

生:宋庆龄。

师:他们是一群小男孩,爱在江边洗澡。

生:……

师:不是你们猜不出来,是因为课文中没写他们的名字。

师:在这些孩子中,有两位女孩子长大后成了了不起的人物。一起看一段资料。

1: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现代著名的散文家,诗人。她的作品充满了对大自然的赞美,以及对母爱与童真的歌颂,如《繁星》《春水》《寄小读者》。

2:宋庆龄(1893—198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之一、国家名誉主席,伟大的爱国主义、民主主义、国际主义和共产主义战士,举世闻名的二十世纪的伟大女性。

师:他们虽然是女性,但是我们都尊称她们为先生。一起读。

生:冰心先生,宋庆龄先生。

师:你看,这些孩子有的有名字,有的没有名字,有的是普通人,有的长大后成了了不起的人物。这个单元就写了这些孩子的故事。其实写的就是他们的童年。(板书:童年)

师:我们怎么学习这些关于童年的课文呢?不急,我们先来看单元导语页。

生:在童年的百花园里,我们看到了真善美。

师:这里面的一个字就告诉我们该如何去学?

生:一个看字。

师:对,我们要看见,看见什么?(板书:看见)

生:看见童年。

师:这就是我们这个单元学习的主题。


学习任务二

制定学习计划

师:学习主题确定好了,我们怎么继续学习这个单元呢?我们要做第二件事情,一起读。

生:制定学习计划。 

生:怎么制定学习计划呢?我们一起来看课后习题的要求。

生看课后习题。

师:课后习题的第一题都有哪些要求呢?

1:朗读课文。

2:默读课文。

师:对,用一个字来说,就是读。(板书:读)

师:以前读课文你们的老师有什么要求?

1:要读正确。

2:要读流利。

3:要读得有感情。

师:我们学习这个单元,还有新的读法,怎么读呢?我们一起先来看剃头大师这篇课文。(出示课文《剃头大师》)

师:在故事里,人物常常开口说话。你看表哥想说什么?

生:有你的,老弟。

师:这其实是心里话。表哥在说这句话的时候,会有什么表情。

生:自信。

师:是呀。我们要读出表情(板书:读出表情)谁来带着表情读一下。

生带着表情读。

师:表哥在说这句话的时候有什么心情呢?

生:开心。

师:对呀,我们能不能读出这种心情呢?(板书:读出心情)

生读出心情。

师:读着读着,还会有感情出来。(板书:读出感情)

师:面对表哥的自信,小沙是怎么说的?你能不能读出表情,读出心情,读出感情,同桌练习一下。

生练习汇报。

师:在两个小男孩的脸上我们看到了笑容,我们听到了开心的声音。

师:接下去我们看看我不能失信这个故事,这个故事是关于宋庆龄的故事。你读出了什么表情,什么心情?和两位小男孩一样吗?同桌交流一下。

1:不一样。

2:我读到了坚定。

3:我读到了遗憾。

…… ……

师:你看,这样读,是不是很有意思。这个单元的课文,我们就要这样读——

生:读出表情,读出心情,读出感情。

师:读完后,我们可以开个朗读会,比比谁读得有意思。(板书:朗读会)

师:除了读,我们还可以做什么?我们继续看课后的习题要求。

1:《童年的水墨画》要说说看到怎样的画面。

2:《剃头大师》要说说老剃头师傅和“我”给小沙剃头有什么不同。

3:《肥皂泡》要用自己的话说说“我”吹肥皂泡的过程。

师:其实呀,这些课后习题就要求我们要把这些童年的经历讲出来。(板书:讲)

师:怎么讲呢?你们老师怎么要求你们的?

1:讲清楚。

2:要讲得完整、具体。

3:还要讲得生动。

师:对,不过,就像读一样,这个单元的课文我们还能有意思地讲。我们先来看肥皂泡。如果请你来讲,你会把自己当作谁?(板书:你是谁)

生:我会把自己当作小冰心。

师:你会讲个谁听呢?(板书:讲给谁)

1:讲给自己的爸爸妈妈听。

2:讲给自己的小伙伴听。

师:为什么要讲给他们听呢?(板书:为何讲)

生:分享自己的快乐。

师:你看,这样一讲,是不是就更有意思了。

生很兴奋。

师:想不想用这样的方法再看看其他课文?

生:想。

师:我们来看《我不能失信》,你可以是谁来讲这个故事?

生:小宋庆龄。

师:还可以是谁?

生:爸爸妈妈。

师:还可以是谁?

生:我们自己。

师:如果是小宋庆龄,可以讲给谁听?为什么讲给她听?

生:可以讲给小珍听,告诉小珍,他是个诚实守信的人。

师:如果你是爸爸妈妈呢,可以讲给谁听?为什么讲给她听?

生:可以讲给其他家长听,夸夸自己的孩子。

师:如果是你们来讲,可以讲给谁听?为什么讲给她听?

生:可以讲给同学听,告诉他们要诚实守信。

师:有意思吧,还有一个故事可以更有意思地讲。我们一起看《剃头大师》。这个故事里三个人物,其实有三个称呼。小沙是什么称呼?

生:胆小鬼。

师:老剃头师傅呢?

生:害人精。

师:表哥呢?

生:剃头大师。

师:这个故事可以讲成三个故事,分别是胆小鬼的故事,害人精的故事和剃头大师的故事。胆小鬼的故事谁来讲?

生:表哥来讲。

师:讲给谁听?

生:小伙伴。

师:为什么讲。

生:嘲笑小沙。

师:换个词,叫调侃。

师:害人精的故事由谁来讲比较有意思?

生:小沙。

师:讲给谁听?

生:表哥。

师:为什么要讲给表哥听呢?

生:要吐槽。

师:剃头大师的故事谁来讲?

生:小沙。

师:讲给谁听?

生:表哥。

师:为什么呢?

生:笑话表哥。

师:你看,这样讲故事是不是更有意思。我们讲的时候要注意——

生:你是谁?讲给谁?为何讲?

师:我们还可以开一场讲述会,比比谁讲得更有意思。(板书:讲述会)

师:刚才我们发现了,可以用读和讲得方式看见童年,不过,这里看见的是别人的童年,我们还要看见谁的童年?

生:自己的。

师:对呀,这个单元就要我们写身边有特点的人。(板书:写),一起读读写作的要求。

生读。

师:我们可以写我们的同学,也可以写自己。发现了吗?在生活中,对同学,对自己有不同的称呼。有什么呢?

生:小书虫,乐天派,运动健将……

师:在你的同学中,有这样不一样的称呼吗?(板书:不一样的称呼)

1:有大力士。

2:有飞毛腿。

…… ……

师:不同的称呼背后一定有不同的故事。(板书:不同的故事)

师:大力士的故事一定是什么?

生:他力气很大,搬东西一个顶仨。

师:飞毛腿呢?

生:跑的很快,把同学远远地甩在后面。

师:对呀,妈妈要追着揍他的时候。

生:他一溜烟跑没了。

生大笑。

师:看见了别人的童年,我们还要看见自己的童年,我们可以用写的方式进行分享。不一样的称呼,就有不一样的故事,就会有不一样的童年。(板书:不一样的童年)

师:我们可以开一个分享会,一起分享童年的快乐。(板书:分享会)


学习任务三:

积累生词新句

师:每个单元的学习,我们还要学会积累,我们要做第三件事情,一起读。

生:积累生词新句。

师:书的后面有三张表,一张识字表,一张写字表,一张词语表。你们准备怎么积累。

1:识字表要读,尤其要注意多音字。

2:写字表要写。

3:词语表要默。

师:是的,我们要记住。(板书:记)其实这个单元的学习,还有一些很有新鲜感和难理解的句子。你看,课后习题中,《童年的水墨画》有什么要求?

生:联系上下文,说说诗句的意思。

师:《肥皂泡》一课呢?

生:说说“五色的浮光,在轻清透明的球面上乱转”的意思。

师:读到这些句子有什么感觉?

生:像诗句。

师:是的,这些句子很有诗意。(板书:有诗意)

师:再来看,《剃头大师》中的“世界上再没有比他更优秀的顾客了。”读到这样的句子什么感觉?

生:好笑。

师:这是有意思地句子。(板书:有意思)

师:《我不能失信》中那句话有什么柑橘?

生:有道理。

师:是呀,有意义。

师:我们要积累和理解有诗意,有意思和有意义的句子。怎么做呢?我们来看交流平台。

1:联系生活经历。

2:联系上下文。

3:查资料。

4:请教别人。

师:是的,只有理解了才能积累。我们在读这个单元的课文时,碰到这样的句子要学会理解后积累,我们可以开个交流会。(板书:交流会)

师:同学们,我们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要看见童年。看见别人的童年,也要看见自己的童年,我们可以做读、讲、写、记这四件事,我们可以开朗读会、讲述会、分享会和交流会这四场会。接下来,就开启我们看见童年之旅吧。下课。

  • 阅读(7)
上一篇: 没有了 | 下一篇: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