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市前洲中心小学、江阴市徐霞客实验小学、江阴市夏港实验小学联合教研暨小学语文功能性读写名师工作室第35次研讨活动
煦风和暖日,教研正当时。为聚焦核心素养,落实新课标理念,推进课堂研究,提升语文教师的教研能力,3月20日,无锡市前洲中心小学联合江阴市徐霞客实验小学、江阴市夏港实验小学、江阴市蔡海峰小学语文功能性读写名师工作室,以“指向教学评一致性的低年级阅读教学探索与实践”为主题开展了教研活动。工作室成员以及三所学校的教师代表共同参加了此次活动。精彩课例,观摩共成长
江阴市徐霞客实验小学的强微老师和无锡市前洲中心小学的朱梦馨老师分别为大家呈现了两篇不同的故事类文本的课堂教学。
朱梦馨老师执教了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小马过河》一文。朱老师用贴近生活的语言,以“讲好故事”为驱动带领学生进入情境。教学中创设了“看图片,忆情节”“读故事,讲起因”“用词语,讲‘过河’”“辩一辩,明道理”四个任务,层层推进,逐步剖析文本结构,建立起思维支架,探寻故事复述的路径。课堂上,学生们积极参与讨论,踊跃举手发言,通过分角色朗读和表演式复述,加深了对故事的理解,逐渐明白了故事中的核心思想——面对问题时,不能一味依赖他人的意见,而是要通过自己的实践去寻找答案。
强微老师执教的是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小毛虫》一课。教学中,强老师设置了层级分明的三个学习任务:把故事讲成一句话、把故事讲成三句话、把故事讲成三段话,抓住故事情节的各个节点,创设生动的情境,结合重点词句理解,引导孩子们融入故事中去,与小毛虫同行蜕变之路,也是心灵成长之路。同时,强老师还巧妙地利用AI技术,通过和法布尔通话的形式给学生们科普了有关昆虫的知识。整堂课,学生们读、演、讲,沉浸在语文学习的快乐中,获益匪浅。
专家引领,交流促提升
课后,工作室导师、江阴市夏港实验小学副校长蔡海峰结合听课感受,以“低年段故事类文本教学的策略”为话题,对两堂课进行了深入浅出的点评和提纲挈领式的指导,老师们认真聆听,收获颇丰。
蔡海峰老师针对如何培养学生使用故事类文本的五大能力——“读、讲、演、议、编”,从学理的阐释、评价的标准、活动的设计、操作的要点等维度,结合现场微课展示,向大家阐明了低年级故事类文本阅读教学的要义。
最后,陆丹副校长对活动进行了总结,希望老师们能好好内化今日所得,在教学中不断复盘,不断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