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下曲》功能性读写教学实录
有间功能读写教室
江阴市城西中心小学 李浩然
师:上课。
生:起立。
师: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
师:昨天,老师收到了一份通知,咱们一起看看。城西中心小学将在5月初举办“古诗词MV制作大赛”。请参赛班级自主选材,制作一份时长不超过1分钟的MV,并上传到指定平台。视频需充分展现诗词的意境、情感和文化内涵,请各班踊跃报名参加。想不想参加?
生:想!
师:好,那咱们先来看看音乐MV是什么样的?
[生观看视频。
师:谁来说说,制作一段音乐MV需要准备些什么?
生:要准备古诗词。
师:选材要准,的确,这是MV的灵魂。请你。
生:需要把内容在画面上展示出来。
师:像大导演一样拍摄一个一个镜头,没错。还有吗?
生:古诗的景象。
师:和刚才所说的一样,需要画面。
生:画面要和下面的字表达的一样。
师:也就是字幕。大家说的都对,但还少了一样很重要的东西。
生:得有人读。
师:没错,也就是音频。
师:正如大家所说,一首古诗,一首音乐,几幅画面以及完整的字幕,这就是制作音乐mv的完整步骤。又要有故事可讲,画面还得吸引人,老师考虑了一下,决定为大家选择这位诗人的这一首诗。
[师板书课题。
师:伸出手指,和老师一起写课题。谁来读?
生:塞下曲,唐,卢纶。
师:节奏不错,谁也想试试?
生:塞下曲,唐,卢纶。
师:声音非常清脆,来,我们跟着她一起读一遍。
师:看到这样的一个题目,你想到了什么呀?
生:我想到了边塞。
师:黄沙漫天,一只孤雁,很有画面感。
生:我看见了战场上满是边塞战士的鲜血。
师:刀枪剑影,奋勇杀敌,基调奠定了。
师:正如大家所说,诗人卢纶是唐朝有名的边塞诗人,《塞下曲》是他所写的组诗,共六首,描写的正是边塞战争的场面,我们今天所要用到的其中的第三首,我们来听听他自己是如何说的。
[观看卢纶数字人简介。
卢纶数字人:小朋友们好!我是唐代的卢纶,你们也可以叫我卢允言,我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喜欢用诗讲故事。我一共写了六首《塞下曲》,它们就像古代版“边疆战士日记”,诉说着战士们勇敢又辛苦的生活,藏着他们对家乡的思念。每首诗都是边关生活的拼图,有热血战斗,也有温柔牵挂。悄悄告诉你们:有些故事是我听老兵讲的真实经历呢!听说你们今天要给组诗的第三首做一个MV ,我可太期待了!
师:各位导演,光是读完题目,就已经对咱们的MV充满期待了吧,那咱们就按照这样的顺序,一步一步开启我们的MV制作吧!
学习任务一:口中有声——录制音频
师:第一步,我们需要录制音频。制作一首音乐MV ,首要的就是歌曲。歌曲由歌词和曲谱两部分组成,不过谱曲对我们而言太难了,我们可以采用配乐吟诵的方式来录制音频。歌词我们已经有了,谁来读读看。
[生读。
师:敢第一个站起来的人都是小勇士,不过啊,这里有一个字的读音需要纠正一下,谁发现了?
生:单于的单。
师:注释告诉我们,“单于”就是匈奴的首领;这首诗中有一个字比较容易写错,“雁飞高”的“雁”,大雁是边塞诗中经常出现的事物,可别误写成“小燕子”的“燕”喽,来,伸出手指,和老师一起写一写这个字,左上包住右下,竖撇要写得舒展,最后一笔横要写得长些。
师:再请一位同学来挑战一下。
[生读。
师:每一个字都读准了,送你四个字,字正腔圆。来,咱们学着他的样子一起来读一遍。
[生齐读。
师:朱光潜说过:“诗和音乐一样,生命全在节奏。”这是一首五言诗,节奏就是停顿,如何读出他的停顿?你来试试。
[生读。
师:光读出停顿还不够,停顿处声音虽然停了,但气息是连着的,谁再试试?
[生读。
师:有点味道了,老师来给大家读一句,大家听听,月黑雁飞高。谁想再挑战一下?
[生读。
师:掌声送给他,像他这样读,就把每一处停顿都读出了声断气连,像古人一样读出了诗的节奏。
师:古诗啊,还讲究押韵,这首诗有没有押韵?韵脚是哪些?
生:高,逃,刀
师:是的,这些都押“ao”韵,张大嘴,声音放开来,注意平声读悠长,才能读出古诗的韵味绵长来,来听老师读一读。
师:我们再一起试一次,放开声音来,像古人一样,把古诗的韵味读出来。
[生齐读。
师:古人的味道读出来了,那么,咱们要开始今天的第一个任务,录制音频啦,老师用手机将你们的朗读录下来,声音放开来,齐。
[生齐读,录制。
师:这一回就入情入境,很有古诗的韵味了。以后遇到一首古诗,我们都可以按照这样的方式来读,先根据注释,读准字音;再找准节奏停顿,读得声断气连;最后像古人一样,读出诗的韵味来。
[生若有所悟。
师:第一步录制音频,咱们已经完成了,接下来,还得给音频配上背景音乐。音乐是情绪的表达,听听这几首音乐,你分别感受到了怎样的情绪?
[播放琵琶曲《十面埋伏》。
师:什么感觉?
生1:感觉他们骑着马,拿着刀正在奋勇杀敌。
生2:很紧张
生3:很热血
师:你们都有着很不错的乐感,的确如此,正如曲名所写,这首曲子听起来情势危急。来听听第二首。
[播放竹笛《烟雨小镇》。
师:这一首呢?什么感觉?怎样的情绪?
生:很快乐,很悠闲,就好像在玩耍,跳舞。
师:是啊,乘着船儿在江南古镇游玩呢。
师:来听听最后一首古琴曲《冬雪》。
[播放古琴曲《冬雪》。
师:如何?生:很悲伤,很悲凉
师:古琴曲的特点就是尾音悠长。很有意境。
师:你们会为这首诗选择哪一首曲子作为配乐呢?
生:我选择A。
师:和他一样的同学请举下手。大家都选择A,看来大家对这首曲子的感受是一样的。战争一触即发,紧张到了极点,的确是这一首最合适了。
学习任务二:目中有画——拍摄分镜
师:录制完成,各位导演离成功越来越近啦,接下来,咱们去故事里瞧瞧。这是一首叙事诗,要把故事写明白,不难。谁来说说,谁和谁之间?什么事?
生:匈奴的首领在夜晚逃跑,被士兵发现,士兵去追逐他们。
师:说的非常完整,能不能告诉老师,你是从诗中的哪些句子发现的?
生:我是从诗句中的单于夜遁逃和欲将轻骑逐发现的。
师:找的可真准,你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的确,这个故事很简单,就是敌人逃,我军追。
师:只不过,光知道故事大纲,镜头拍的出来吗?
生:不能。
师:是的,诗啊,就是无形的画,其实拍摄镜头和画画是一样的,我们得用上会发现的眼睛,去诗句中找找,拍哪些人,哪些事,画哪些景?整首MV我们就按照诗句的顺序把它分成4个分镜头,先来看分镜1.
师:拍什么?怎么拍?
生:拍大雁在天空中高飞。
师:老师听出来了,你抓住了一个字“雁”,能不能再详细一些。
生:大雁在黑夜里飞。
师:慢悠悠地飞?还是?
生:我觉得可以先拍月亮,黑漆漆的夜,昏暗的月亮,然后再拍大雁,像士兵的箭一样飞。
师:从哪儿?
生1:从战火上。
生2:军营上。
生3:从树梢上飞走。
······
师:大家能够通过“大雁飞”这三个字能想象出各种不同场景,这就是想象的魅力。来看看咱们的分镜头1,是不是和大家想象的一样?
师:惊鸟离林,人物出场,这是很多导演都会运用的拍摄手法。那敌方单于和军士们是如何逃的,诗中具体写了吗?
生:没有。
师:话不说透,这是古诗中常用的一种手法,叫作——
生:留白
[师板书:留白。
师:话没说透,怎么拍啊?我们可以靠自己的什么?
生:靠我们自己想象力可以想象出来。
[师板书:想象。
师:话不说透,就是把想象的空间留给大家,这个分镜2就得靠各位大导演自己发挥了,拍什么?怎么拍?
生:我们可以先把画面分为两半,然后有一个人骑着马从树林里冲出来。
师:这个人是谁?
生:单于。
师:找画面,想画面,拍画面,无非就是去找,什么人,什么事,怎样的景?谁再来说说,拍什么?生:单于在树林里悄悄躲起来,士兵们在草丛中发现了他。
师:他还串联起了一定的情节,从草丛里拍出来,这单于身上肯定——生:全是杂草
师:一片狼藉的样子,是的。还有吗?
生:可以拍他看起来很紧张,跑两步回一下头,时刻担心有没有人追上来。
师:拍他的什么地方?生:面部表情。
师:对啊,可以用特写镜头,放大他的表情,此时他一定非常的——
生1:慌张
生2:狼狈
师:是啊,还有谁想补充?生:还可以把镜头拉远,拍所有人。
师:一群随从跟着一起逃,是吗?用一个词语来说,那真是逃得屁滚尿流啊。来瞧瞧分镜头2,是不是正如大家所想的那样。
师:看来,从诗句留白处,放开我们的想象,我们就能把整个画面绘声绘色地拍摄下来,聚焦这个“逃”字,各位大导演们开始渐入佳境了。
师:分镜3,拍什么?怎么拍?生:一群将领带领士兵去追逐单于。
师:你讲明白了,但是还不够具体详细。
生:先拍一个整体镜头,夜里很黑,一群士兵骑着马,加一点细节,比如士兵身上的血。
师:追击打斗过程中,负了伤。还有谁要补充?
生:先拍单于逃走,空中一支箭追来,没射中,骑兵跟着追上来了,将军说:“给我追!”
师:很有气魄的大将军,如果,你是此时的将士们,你会怎么想?怎么做?生:士兵们立马超过大将军,对将军说:“包在我身上!”
师:你在想象所有士兵一起奋勇向前追击敌人的样子。这行军过程也是有讲究的,为什么是“轻骑”?什么叫轻骑?生:士兵身上不穿任何保护物。
师:轻装上阵,不穿铠甲,对吗?敌方匈奴善重甲行军,我军为何以轻骑追击?
生:单于趁士兵们没注意跑了,他们没时间穿铠甲。
师:情况非常紧急,战争一触即发,哪有时间穿啊!
生:士兵们觉得铠甲太重了,骑在马上,马骑不快,可能追不上敌人。
师:我们现在追敌,最重要的就是速度快,看来各位大导演都开始思考脚本逻辑是否合理了,这真是很好的进展啊!正如大家所说,我们来看看分镜3,士兵们是如何追的。
师:来看最后一个镜头,大雪满弓刀。拍什么?
生:可以在大雪里摆上很多刀剑,还有敌军的遗骸。
师:我听到了你刚才的一个词语,大雪。点明了此时的环境,非常——
生1:冷
生2:恶劣
师:还能怎么拍?
生1:雪凹凸不平,到处都插上了箭。
生2:大雪都落在了兵器上,落满了将士们的兵器。
师:你抓住了这个“满”字,你觉得,此时,这大雪仅仅是落满了刀剑吗?
生:有可能还落在了士兵的身上和马的身上。
师:衣服上,盔甲上,到处都是雪,一个字,现在非常冷。在大雪天轻装上阵,这是对将士们意志力的考验啊!这么冷的天,要不,回去吧,下次再追。
生:不好,因为他们忍着这么恶劣的环境,追了这么久了,现在回去就前功尽弃了。
师: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此时能放弃呢?
生:绝不能回去,单于杀害了我们这么多同胞和士兵们,绝不能放过他。
师: 我感受到了你话语中保家卫国的决心。
师:别人是重甲行军,你连盔甲都没穿,太危险了,回去吧。
生:我肯定不回去,我都已经追了这么久,马上就追上了。
师:可是,你会受伤的。
生:受伤怎么了?要是放了他们,老百姓们肯定要受苦。
师:从你的话中,老师看到了一群英勇无畏的战士们。
生:哪怕受伤也要追,不能让无辜的百姓们再受伤害。
师:哪怕献上宝贵的生命,因为将士们抱着视死如归的决心。
师:看看,分镜头4是不是和你们想的一样。
师:诗句中有许多语义未尽的地方,不过留白正是古诗的魅力之处,给我们留足了想象的空间。各位大导演正是通过自己的所思,所想完成了分镜脚本,刻画了一个个镜头,是的,在这落满大雪的弓刀上,在这寒天雪地中,我们不仅看到了一个个在严寒中英勇无畏的将士,更感受到他们身上奋勇杀敌,保家卫国的精神。
[师板书:英勇无畏 保家卫国。
学习任务三:心中有情——配上字幕
师:现在,我们还差最后一步,为MV配上字幕。自古以来,书法作品都是诗歌流传的主要形式之一,不同的字体对应着不同的诗歌意境。这三幅作品字体不同,分别是楷书,行书和草书,你更喜欢哪一幅?为什么?
生:我觉得楷书很整齐,不乱。
师:像行军的队伍一样。
生:我觉得行书能表现出当时很紧急。
师:因为行书看上去笔走龙蛇。
生:草书很凌乱,很豪放,看上去写得很紧急。
师:扣准了肃杀紧张的气氛。
师:如果,要给今天的MV配上字幕,你会选择哪一幅作品呢?
生1:选草书,看上去最紧张。
生2:行书。
师:书法也是情感的表达,为什么这么选?
生:我选行书,字体端正的体现不出战场很危险,草书我觉得不好看。
师:根据自己的审美来选的。还有吗?
生:我也选择行书,我觉得草书太乱了,看不清体会不到情感,楷书又太工整了。
师:或者说,是不是因为行书的笔锋看上去或浓或淡,正如诗人卢纶此时的情感一样,一言不足以蔽之。卢纶是一种怎样的情感?生:很紧张,着急追击敌人。
师:同时看到尸横遍野,他一定也非常的难过,他在同情这群将士们。但是,每一位战士都是抱着必死的决心来到战场上,只为一个目的,那就是——
生:保家卫国。
师:既然这么多同学选择行书,那咱们就试着用行书来制作今天的字幕,来看看咱们的MV。
师:在这节课的最后,卢纶也有话要说。
卢纶数字人:看了大家制作的MV,太精彩啦!某内心真是感慨万千啊,谢谢各位小朋友们。
师:希望在今天制作MV的过程中,大家能够感受到将士们保家卫国的决心,以后也成为像这群将士们一样,生爱国之志,铸爱国之情的小小少年。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生:起立。
师:同学们再见。
生:老师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