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题研究人员基本信息
课 题 主 持 人 |
第一主持人姓名 |
高洁 |
性别 |
女 |
民族 |
汉 |
出生年月 |
1983.10 |
||||||||
学历 |
本科 |
参加工作时间 |
2007.8 |
任教学科 |
语文 |
|||||||||||
职务 |
语文教师 |
专业技术职称 |
中学一级教师 |
电 话 |
13812178237 |
|||||||||||
工作单位 |
江阴市山观高级中学 |
106850161@qq.com |
||||||||||||||
第二主持人姓名 |
|
性别 |
|
民族 |
|
出生年月 |
|
|||||||||
学历 |
|
参加工作时间 |
|
任教学科 |
|
|||||||||||
职务 |
|
专业技术职称 |
|
电 话 |
|
|||||||||||
工作单位 |
|
|
||||||||||||||
课题研究情况 |
其它课题完成情况 |
2018年12月主持的江阴市教师专项课题《基于高中语文新课标的作文教学现状及策略研究》结题;2013年12月参与的江阴市学科组专项课题《运用主题阅读教学提高高中生写作能力的探索》结题。 |
||||||||||||||
独立或以第一作者身份公开发表或出版的论文论著(限填8篇) |
论文或论著名称 |
发表论文(或出版论著)的报刊 (或出版社)名称及日期 |
||||||||||||||
有效教学,生命课堂——《最后的常春藤叶》教后反思 |
《语文天地(高中)》2014年5月 |
|||||||||||||||
细节描写在作文中的运用 |
《作文成功之路》2023年6月 |
|||||||||||||||
|
|
|||||||||||||||
|
|
|||||||||||||||
|
|
|||||||||||||||
|
|
|||||||||||||||
|
|
|||||||||||||||
|
|
|||||||||||||||
学科组课题核心成员(除主持人外,限填6人) |
姓名 |
工作单位 |
专业技术职务 |
研究专长 |
课题组中的分工 |
|||||||||||
周丽芳 |
江阴市山观高级中学 |
中学高级教师 |
作文 |
课堂教学、论文 |
||||||||||||
赵 钰 |
江阴市山观高级中学 |
中学一级教师 |
课本研究 |
课堂教学、资料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二、课题研究设计与论证报告
·课题想要解决的问题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核心概念及课题界定 ·研究目标与内容设计 ·研究方法和实施计划 (限3000字内) |
|||
·课题想要解决的问题 古诗文语言精炼,意境深远,内涵丰富,是培育学生语文素养和思想情感的重要载体。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高中古诗文阅读教学存在以下这些问题: 1.教师对文本一贯的碎片化解读、模式化赏析、浅表化指导:高中古诗文阅读教学课堂依然停留在“朗读课文——背景介绍——翻译课文——总结情感”的层面上,学生被动地、机械地接受纯知识的全盘灌输,这与信息时代真实的学习情境和语文课程高标准的育人目标脱离; 2.考评方式单一,忽略了学生对古诗文的学习兴趣、审美素养、创造能力的培养:单一的试题检测,分数评价,让学生对古诗文学习提不起兴趣,更别说是审美和创造力的培养; 3.教学效果不理想,学生迁移能力差:高三几轮复习,学生依然只能感知浅表的知识,无法运用已有知识去解决相应的问题,更无法感受到古诗文中的文化底蕴和情感熏陶。 本研究力争能解决上述问题。 该课题是江苏省第十四期中小学教学研究基于测试分析的跟进式改革专项课题的重点自筹课题《高中语文学习表现性评价与测试研究》的子课题四的分支,该研究将促进该子课题的推进和论证,为其提供实践依据。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1.表现性评价 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学生学业评价领域,表现性评价受到了特别关注。国内外的实证研究发现,表现性评价有助于诊断教学实践,提高教学效率。如国外的著名学者斯蒂金斯、博里奇和汤伯里等人的研究。在国内也有相关学者,如王景英、胡中锋和周文叶等,从理论和实践层面上论述了表现性评价在教学中的意义和运用的必要性。但国内的相关研究大多集中在基础概念、价值和运用的必要性层面上,大多未结合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探讨表现性评价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具体实施的问题。 2.高中语文古诗文阅读教学 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古诗文阅读举足轻重。语文教育者们对古诗文教学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向:一是高中古诗文教学的价值与意义研究。叶嘉莹先生是其中的代表,认为中国诗歌中蕴藏着丰富的文化。还有一些学者从特殊意象的审美价值、语文核心素养提升等角度进行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二是高中古诗文教学的策略或方法研究。如赵谦翔老师的“绿色文言文”教学法,褚万群老师有关情境教学法的应用等。 综上,传统的古诗文教学模式在实践中不断改进,紧贴学生的实际,注重知识的讲授与情感体悟,力求在古诗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认知参与度。 然而将二者结合起来研究的少之又少,希望自己的研究能对高中古诗文阅读教学起到一定的作用。
·核心概念及课题界定 1.表现性评价 表现性评价是在尽量合乎真实的情境中,运用评价规则对学生完成复杂任务的过程表现与结果做出判断。表现性目标、表现性任务和评分规则构成了表现性评价的三个核心要素。 2.基于表现性评价的高中语文古诗文阅读教学研究 本课题将从高中语文古诗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入手,分析现阶段相关研究的成果及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对相关案例、文献的分析,课堂实践等方式,从表现性目标、表现性任务和评分规则等方面提出符合现阶段古诗文阅读教学的优化策略。以此来指导语文教师进行更有效的古诗文阅读教学,提高学生独特的古诗文审美鉴赏水平,消除传统古诗文程式化、肤浅化学习带来的无趣与乏味,形成更高阶的思维品质。
·研究目标与内容设计 研究目标 1. 立足表现性评价,设计相应策略,为文言文阅读教学提供指南; 2. 立足表现性评价,设计相应策略,为古诗词阅读教学提供指南; 内容设计 1.基于表现性评价的高中语文文言文阅读教学研究 ①策略:立足文言文文本解读,从表现性目标、表现性任务和评分规则三个方面,为学生创设贴近其真实生活的学习情境,给予实操性强的学习任务(学习支架),制定相应的评分规则,让学生运用已有的文言知识积累进行新文本的解读,形成深层次的认知; ②教学实践:通过设计的策略展开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去验证效果,并发现问题,优化策略,再进行下一轮验证。 2.基于表现性评价的高中语文古诗词阅读教学研究 ①策略:立足古诗词文本解读,从表现性目标、表现性任务和评分规则三个方面,为学生创设贴近其真实生活的学习情境,给予实操性强的学习任务(学习支架),制定相应的评分规则,让学生运用已有的古诗词知识积累(知人论世、意象、情感分类……)进行新文本的解读,形成深层次的认知; ②教学实践:通过设计的策略展开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去验证效果,并发现问题,优化策略,再进行下一轮验证。 3.基于表现性评价的高中语文古诗词阅读教学案例研究 通过探讨收集的案例,总结和归纳其原理和规律,进行评分规则、实施策略等的优化,以 此指导高中语文古诗文阅读教学。
·研究方法和实施计划 研究方法 1.文献分析法 通过查阅分析中国知网等数据库中的“表现性评价”和“高中语文古诗文阅读教学”相关理论,对文献进行归纳分析整理,为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并找到两者的结合点,拟定本课题的研究方向和思路,同时也为后续方法与策略的提出提供了思路。此法贯穿本研究的始终。 2.行动研究法 课题组成员共同合作所进行的有系统的研究。要求课题研究人员按照“设计策略——开展 教学——发现问题——优化策略”的步骤共同参与实践,并进行多轮循环,直至能呈现实际效果。 实施计划 1. 第一阶段:策略设计(2023年9月-2023年11月) 在查阅整理文献资料,拟定研究选题,进行理论学习和经验交流,初步完成策略设计。 2. 第二阶段:教学实践、发现问题、优化策略(2023年12月-2024年3月) 开展行动研究,进行教学实践,在实践中发现不足,结合实际情况,优化策略,再进行下一轮循环,及时反思,形成案例集、论文集。 3. 第三阶段:总结提高阶段(2025年4月-2025年12月) 整理过程性研究资料,撰写课题总结报告,申请结题。
|
|||
预期研究成果 |
|||
|
成果名称 |
成果形式 |
负责人 |
成果主件 |
《基于表现性评价的高中语文古诗文阅读教学研究》相关论文汇编 |
研究论文 |
高洁 |
《基于表现性评价的高中语文古诗文阅读教学研究》结题报告 |
研究报告 |
高洁 |
|
|
|
|
|
成果附件 |
基于表现性评价的高中语文古诗文阅读教学研究的文献综述 |
文献综述 |
高洁 |
基于表现性评价的高中语文古诗文阅读教学实施策略研究 |
研究报告 论文 |
周丽芳 |
|
基于表现性评价的高中语文古诗文阅读教学研究展示课 |
课堂实践 |
赵钰 |
|
基于表现性评价的高中语文古诗文阅读教学案例研究 |
案例汇编 |
周丽芳 |
|
完成研究任务的可行性分析(包括:①主持人除外的课题组核心成员的学术或学科背景、研究经历、研究能力、研究成果;②研究基础,包括围绕本课题所开展的文献搜集、调研和相关论文等;③完成研究任务的保障条件,包括研究资料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