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室成员论文发表于小学教学设计:为素养而评:体现素养进阶的小学英语表现性评价实践研究 2025-09-09
网站类目:文章推荐

为素养而评 :体现素养进阶的小学英语表现性评价实践研究

一、素养导向:锚定指向素养的表现性评价目标

要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精准评价,需要先确定评价目标。评价目标是指教师期望学生达成什么样的学习结果,而表现性评价目标的设计应以素养为导向,且是具体的、明确的、可达成、可彻查的,从而解决“我要把学生带到哪里去”的问题。

1.从三个维度着眼,思考评价目标

王蔷、蒋京丽指出“教师应基于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材和学情,设计指向素养的单元评价目标,从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两个维度监控和评价学生在单元学习过程中和单元学习结束后的综合表现”。因此,素养导向的表现性评价目标需从课程标准、教材以及学情三个维度考量,重点关注学生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真实问题。“高阶化”的表现性评价目标应从新课标的核心素养学段要求入手,思考学生在本单元具体可培育的核心素养。笔者依据 5~6 年级核心素养学段特征描述以及单元主题内容,认为学生在本单元可以达成以 下具体核心素养特征(见表1):

1   核心素养特征

 

核心素养特征描述

 

语言能力

能在教师引导下,领悟本单元不同语篇的基本意义,获取和整合有关职业主题的内容;运用所学语言与他人交流,传递信息,表达关于职业的看法和观点。

文化意识

通过常见的简单语言材料,获取中外文化的简单信息,感 知与体验文化多样性;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良好的品格。

 

思维品质

能在教师引导和启发下,通过语篇阅读,归纳、概括调查表、职业信息卡、职业点赞卡的要素;能提出自己的看法,有条理地表达有关职业的观点与建议。

 

学习能力

能在教师引导和帮助下,积极参与单元学习活动;能通过 同伴对话、调查采访、职业信息卡设计、职业点赞卡书写等语言实践活动,进行目标语言的迁移运用。

表现性评价目标的制定还应通过研读教材找准单元要素训练点。本单元核心语言为运用一般现在时 特殊疑问句第二、第三人称单数的形式对不同职业展开讨论。同时,学生也将在译林版《英语》六(下)Unit 8 Our dreams中学习与职业相关联的梦想主题。因此,学生应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加深对职业的认知,感受不同职业带来的社会价值,并合理规划自己的理想职业,树立积极的职业观和价值观。

通过学情分析可知,学生已初步学习了与“职业”相关的部分词汇以及关于“

”“能力”的话题和句型表达。然而,学生对于一般现在时第三人称单数的表述还不够熟练,对于职业的主题认知和意义探究还不够深入。因此,本单元的重点可以聚焦对一般现在 时第三人称单数的训练和对职业主题意义的纵深探究。

2.从四个元素入手,细化评价目标

教师应根据学业质量的具体表现标准,细化为可习得、可观测的指标,并从学习主体、学习途径、学习内容、相应的行为水平等方面进行具体表述。

基于以上分析,笔者以“主体—路径—内容—行为 ”的表述方式细化素养导向下的表现性评价目标(见表 2)。

2   五(上)Unit5 What  do they do?单元表现性评价目标

 

具体描述(主体—路径—内容—行为)

评价层次

1. 学生通过阅读 Story time,能准确提取与梳理职业信息(job/duty/place),并通过对话初步介绍职业信息。

学习理解

2. 学生能基于职业信息卡(job/duty/place/...)进一步运用一般现在时特殊疑问句第二、第三人称单数形式,以对话的形式准确谈论他人职业信息。

应用实践

3. 学生能借助职业信息卡建构信息,多维度(job/duty/place/ reason/...)调查他人职业,深入了解人们选择职业的原因,思考职业与爱好、能力间的逻辑关系。

迁移创新

4.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深入讨论职业背后的社会价值,从多维度(job/duty/place/reason/value/...)书写和点赞心目中的城市好帮手 ,并基于写作的三个标准(write completely/ thematically/correctly)评价、修改、创作文本。 同时,学生能够联系自身兴趣、爱好等合理规划自己的理想职业,心怀梦想并为之奋斗,树立积极的职业观和价值观。

 

 

迁移创新

以上表现性评价目标,立足课标要求、教材和学情,指向核心素养的培育,给予学生展示学习证据的机会,目标具体、明确、可达成、可彻查。

二、学习在场:设计引发素养的表现性评价任务

“在表现性评价中,需要学生完成的任务称作表现性任务”(周文叶,2014)。因此,教师应在模拟真实的情境中设计真实、开放的表现性任务,通过解决“我如何安排学习活动才有利于学生产生更好的表现”的问题,引发学生核心素养的相关表现,实现学习在场。

1.依托真实情境,构筑大任务

表现性任务是通过设计基于情境的真实学习任务,帮助学生建立任务和真实生活间的关联。译林版《英语》五(上)Unit5 What do they do?的单元话题是职业,属于人与社会”主题范畴,涉及“社会服务与人际沟通”主题群,“常见职业与人们的生活”“对社会有突出贡献的人物及其事迹”等子主题。学生通过本单元学习能感知不同职业带来的社会价值,合理规划自己的职业梦想,心怀梦想并为之奋斗,树立积极的职业观和价值观。

基于此,笔者设计单元大任务“Give  likes  to  the great  city  helpers(点赞身边的城市好帮手)”。该表现 性评价任务以单元学习的真实情境为依托,通过点赞身边的城市好帮手,体会不同职业的社会价值,萌生想要在将来为城市作贡献的想法。这样的表现性任务帮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用英语做事情”,切实提升问题解决能力、发展核心素养。

2.体现素养进阶,生发子任务

在大任务的引领下,教师应细化并设计逻辑关联 的子任务。同时,子任务的设计还应突出“联结(新旧知识融合)、生成(诞生新的思维成果或学习产品)、迁移(将所学迁移到真实的学习情境中)”三大学习要素。

笔者根据上述大任务,结合单元学习目标和板块内容,设计四个层级的表现性评价任务,以此评估学生素养水平是否达成。具体任务如下(见表 3):

3   表现性评价任务

 

             

【任务 1】同伴对话:介绍家人职业

学生运用核心句型谈论Mike和Su Hai家人的职业名称、职责、工作地(job/duty/place),并根据描述 职业的相关维度形成职业信息卡,丰富对主题内容的 理解。此任务是单元阅读课的表现性任务,有效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目标语言的训练获取职业信息,为达成评价目标 1 提供证据。

【任务 2】调查采访:了解亲戚职业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运用一般现在时特殊疑问句 第二、第三人称单数形式问答调查彼此亲戚的职业, 并提炼相关维度(job/duty/place/...),形成调查表。学生通过拓展职业认知面,了解更多职业,树立正确职业观。此任务针对评价目标2,是单元语法课的表现性任务。该任务旨在帮助学生基于真实情境进一步运用一般现在时的第三人称单数巩固训练。

【任务 3】作品展示:寻找身边的城市好帮手

学生通过寻找身边的城市好帮手自主设计职业信息卡,从更多维度(job/duty/place

/reason/...)描述他人职业,该任务针对评价目标3,是单元综合课的表现性任务,旨在通过设计职业信息卡感悟爱好、能力等与职业规划之间的逻辑关联。

【任务 4】书面表达:点赞身边的城市好帮手

学生通过了解身边人的具体职业以及职业给社 会带来的具体帮助,书写点赞卡。此任务针对评价目标4,是单元写作课的表现性任务,旨在帮助学生进一步思考职业的社会价值以及自己在将来能为社会做出什么样的贡献,树立积极的职业观和价值观。

以上子任务通过口头表达、调查访谈、实践创作等表现性评价方式 ,运用本单元核心语言逐步完成 “Give likes to the great city helpers(点赞身边的城市好帮手)的单元大任务。学生在表现性评价任务的引领下通过了解职业具体内容、明确“是什么”,实现对主题意义的表层理解;同时通过关注不同职业带来的社会价值,以及不同人们选择职业的原因,理解“为什么”,实现对主题意义的拓展与深化。最终,学生学会思考自己的理想职业以及今后努力的方向 ,落实“怎么做”,将观念落实为行动。

三、激励进阶:开发表现素养的表现性评分规则

教师还应基于表现性评价任务设计能够判断和 解释学生表现的评分规则,为学生提供学习反馈。表现性评分规则应从学生完成任务的不同维度的表现进行描述,解决“我怎么知道学生已经到那里了”的问题,实现激励进阶。

《课标》中二级(5~6年级)语言技能内容要求中提出,“模仿范文的结构和内容写几句意思连贯的话,并尝试使用描述性词语添加细节,使内容丰富、生动”(教育部,2022)。据此,师生通过分析表现性任务4,从不同维度细化评价指标,制定如下书面表达评价规则(见表 4)。

4   书面表达的评价规则

 

评价维度

评价指标

优秀☆☆☆

良好☆☆

一般

Write

completely   框架是否完整

能表达总体观点、描述职业细节、给予个性化评价

能表达总体观 点、描述职业细节

能描述职业 细节

 

 

 

 

Write

thematically 内容是否契合主题

能从5个以上维度描述职业细节

(职业名称、职责、工作地、选择职业的原因、职 业价值等)

 

能从4个维度

描述职业细节

 

能从2~3个维度描述职业细节

 

 

 

 

Write

correctly

语言是否正确

语言规范正确 (正确使用第三 人称单数形式), 语义连贯、语言

丰富生动

语言规范较正 确(基本正确使用第三人称单 数形式),语义

基本连贯、语言较丰富生动

语言不够规

范正确(不

能正确使用

第三人称单 数形式),语 义不够连贯

 

 

 

在制定评价规则时,量表的考查维度应该尽量可 观测,因此笔者从框架、内容、语言三个考查维度细化 评价指标。如在对学生书面表达“框架”维度的考查中,将考查点设置了表达观点、描述职业、给予评价三个评价指标。通过对这三个评价指标做出评价,以此评定书写框架的总体行为特征。该表现性评价规则指向 学生综合素养的测评,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反思提供 具体、可参考的依据,最终落实“教—学—评”一体化。

总之 ,教师只有锚定指向素养的表现性评价目标、设计引发素养的表现性评价任务、开发表现素养 的表现性评分规则,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在真实的学习任务中表现素养,从而实现素养的可视、可评。